做智慧型硬體產品經理與做網際網路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1-05-11 17:44:29

1樓:王小天

作為乙個初入產品經理的來談下我的,各位大神都談了很多,收穫頗多,然而大家卻並沒有談其做的智慧型硬體產品的分類,從產品分類有消費級智慧型硬體產品,工業級智慧型硬體產品,而產品本身有完整的產品,也有一些模組產品,這些產品的不同分類其做法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大差異,籠統去談的話可能會引起一些誤導。

從我做行業應用產品的經驗來談下,我做過的專案均是行業應用的模組,有應用於儀器儀表上的模組,有應用於汽車黑盒子的模組,說說我遇到的一些坑:

1、成本,成本,成本。由於第一次做模組產品,在模組定義上沒有經驗,結果最終的模組產品成本比較高,在市場上的成本優勢很弱,相當被動。

2、坑多又深的車載黑盒子。汽車黑盒子從技術角度而言確實不是很難,然而汽車黑盒子的規格要求卻非常高,遠比消費電子高的多,從晶元到模組,從實驗到認證,每乙個環節都埋下了很多很多坑,摸著石頭過河確實很痛苦。

3、市場調研不足:在新的行業領域內去拓展產品,對行業的市場調研,對行業的了解不足,對行業中埋伏的「殺手」和「地雷」摸底不夠,看似充滿機會的市場,逐漸深入進去之後才知道到處是漩渦。

2樓:蘇暉

就像 @忘象Van 所說,智慧型硬體產品經理必須結合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的技能和硬體產品經理的技能。網際網路講究快速迭代,但是硬體沒有辦法。我是網際網路產品經理,但是公司是做系統整合的,他們有硬體產品,也有應用整合,我希望公司未來的方向是智慧型硬體方向(個人期望)。

關鍵就在於如何有效的梳理整個設計與生產流程至關重要,要不就會掉進傳統硬體的模式中去,而且需要你不停地學習硬體知識,然後和網際網路知識結合,這是乙個沒有多少借鑑示例的過程,坑很多,需要一步一腳印慢慢地走。

還有一點不同的就是你如何說服你的老闆,或者說讓老闆認同你的網際網路思維模式+硬體思維模式,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烙印著硬體起家的公司,都有乙個通病:「成本」,這往往是讓你被撅回來的原因

3樓:張桃

做智慧型硬體一年的經驗,個人看來硬體放在物聯網的環境裡,能把工業設計、互動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揉到一起,會更有意思。本來「設計」一詞向源頭追溯的話就是"造物「,任何從無到有的產品設計都可以嘗試。

做實體產品經理轉行做網際網路 軟體產品經理需要哪些關鍵條件?

丁丁丁 網際網路產品只是產品的一種形態。如果覺得實體產品弱爆了,其實我想告訴你的是,那說明你自己對實體產品和認知也就和你的評價是乙個量級。 有時候覺得做實業的都是土鱉,跟做網際網路的專業PM相比簡直弱爆了 這完全不贊同。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同行業的產品經理各有側重而已。不過個人淺見,對於人性的...

為什麼產品經理都喜歡做網際網路社交產品?

劉旋 為啥大部分年輕人一說做網際網路,首先想到的就是搞乙個社交產品呢?因為社交產品看起來門檻最低啊 但是實際上是最難做的產品 無需行業背景 社交產品是少有的超脫實體行業的領域,也就是說不需要某個行業的資深從業經歷和專業知識 業務相對單純 只需要了解並利用人性,促成使用者間的交流互動。不需要或很少考慮...

如何評價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做 Uber 司機?

Ronan 昨天凌晨3點半一位因菲尼迪車主用Uber把我從浦東送到浦西,我說你真努力啊!他說我現在還在開有三個原因 1喜歡開車,2能賺錢,3不想見到老婆 一朋友今天剛講的故事 無他,生活轉換而已,只不過反差較大,從 高大上 的產品經理到普通的司機師傅。類似的例子比如程式設計師賣襪子,程式設計師開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