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式戰鬥機的缺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5-31 12:02:42

1樓:aaeeqi

具體型號具體分析我就不做了,費勁,大概說一下共性吧,基本都是一直在試圖改善一直沒改好的問題,機體結構相對脆弱,機體太小公升級潛力差,針對幾何空戰設計的零戰機翼太長隨速度提高阻力會變大很多,高速效能差,機炮用的規格是20*72的炮彈,彈道太差,無線電裝置受發動機干擾,效能差

2樓:La-5FN

那啥,玩過戰雷歷史的應該知道,零戰是繞不過噴火的,只要前期反應足夠快,帶著零戰進入繞圈狀態,盡可能往上繞,零戰繞個幾圈就沒有動能了,只能俯衝下去,我當時是開噴14繞零52的,繞了幾圈,一開始中了機槍,然而就是撓癢癢,繞了不一會零52明顯控制性下降,只能下壓機頭俯衝改出,我直接咬住機尾,乙個點射打碎了

3樓:

就機動性而言,零戰的翼荷載小,滾轉比較慢,右滾轉由於發動機螺旋槳扭矩的原因,比左滾轉更慢一點(這其實是單發螺旋槳飛機的常態(YAK則相反));所以零戰跟高翼荷載的美機拼剪式機動時會比較吃虧。但是,在同時期的單翼機中,零戰的中低速盤旋效能非常優異,美機要是跟它拼盤旋那是找死。

4樓:

問題幾乎都是因為發動機不行上,馬力不夠

所以,只能減重……

導致結構上要打洞減重,導致結構脆弱

……沒有裝甲,導致人、機構和油箱等等都沒有保護

5樓:SERB

說什麼結構限制,發動機不足什麼太抽象。

這樣吧,假如有一台電腦,針對512MB記憶體條做了大量優化,但是受結構所限,不能使用更大的記憶體條。 那麼在512時代,可能這電腦還好用。但是記憶體條的規格上去之後,只能砸電腦了,更慘的是這個電腦的使用者日本,最後沒有換電腦就去次時代神機比拼了。。。

6樓:山口 多聞

缺點的根源在於發動機不給力。

由於出力小,所以飛機要設計的輕,於是就要在結構上偷輕、降低防護性,最終在更強的美國海軍機面前會暴露出所有因為發動機不給力而導致的種種不足。

但是作為乙個靜態模型愛好者,乙個軍事遊戲玩家,還是樂於製作田伯伯的零戰模型,開著21型在war thunder裡面和小夥伴們一起擼飛機玩的.......

7樓:夏亞Char

上面的說錯了。零戰11型開始使用榮12型星型發動機(940匹),32型-62型都是使用榮21型(1130匹)日本並不是提供不了大馬力發動機,而是零戰由於機體空間問題沒法搭載當時的譽,火星等大馬力大體積的發動機,但又開發不出小體積大馬力發動機(之間有過搭載的甲醇-水噴射助力系統榮31引擎的零戰53型,但由於可靠性太低而沒量產)。

8樓:王卡里

零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日本的工業能力問題,不能提供大馬力發動機,就只能在機體設計時榨幹一切潛力,做到極致的輕,滿足bt的需求。

後果就是太小,沒有改進潛力。對比bf109,從初期的600多馬力的db601,到後期的2000馬力的db605;噴火的動力也是從800增加到2000多。零21的榮發動機,從800多也就到52型的1200多,再大就裝不下。

9樓:巴頓

機體小公升級空間有限,速度慢俯衝差,裝甲薄弱,火力不足。一開始靠著低翼載轉彎半徑小打打殖民地兵大爺的水牛P-26啥的沒問題,後期就是要跑跑不掉想追追不上,絲毫沒有戰場主動權。

這事兒說起來還是小日本死腦筋一味抓狗鬥。二戰時期空戰已經演變為編隊空戰為主,真正合適的戰機是高速、厚甲、火力猛的戰鬥機。當然零的問題和日本發動機太爛也有關係。

戰鬥機無人化的瓶頸是什麼?

情緒溫馨 現在已經有無人機的戰鬥化。當然,距離實際問題還有兩個 警察體系的法律問題,如果出現誤傷,誰負責。發令者,硬體商,軟體商。分不清楚,怎麼執行任務。軍隊系統,則是六性問題。如果做到安全可靠,保養簡單,長時間儲存後還能立即投入使用。對於軍品,往往為了可靠性降低元器件使用量,並且要求能夠較長的儲存...

舊日本帝國海軍的零式艦載戰鬥機可以被陸軍的一式戰鬥機取代嗎?

未完成的音色 取代不了,儘管很多方面隼戰比零戰還強。隼相比零 1有更強的滾轉率。p40在被零戰咬尾時還可以通過副翼滾轉逃脫,但對付隼那是毫無希望的。The Oscar boy could plant himself behind the P 40 and stay there no matter w...

後掠翼戰鬥機的原理是什麼?

你想小張了麼 機翼各剖面沿展向後移的機翼成為後掠翼飛機在飛行中,當垂直於機翼前緣的氣流流速接近音速時,機翼上表面區域性地區的氣流受凸起的翼面的影響,其速度將會超過音速,出現區域性激波,從而使飛行阻力急劇增加。後掠翼由於可使垂直於機翼前緣的氣流速度分量低於飛行速度,因而與平直機翼相比,只有在更高的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