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生活中的例項可以推翻數學公理?

時間 2021-06-03 21:10:02

1樓:蘇暖暖

我不明白lz的例子是如何違背數學公理的。

比如2到5,有4個數字,然而5-2=3——這個才是正常。

因為5-2表示「2之後不算2,到5為止算5,有幾個數字」

算2的話就要再加上1啊。

同理,9-0+1=10。

另外數學公理都是「假設」。

比如歐式幾何,其實三次元沒有無限延伸的直線,沒有絕對平坦的平面,沒有絕對直的直角,等等。

這些公理或公設,是人們基於對於真實世界的一定認識之後,抽象出來的一些「假設」。

這個過程叫做建立「數學模型」。

數學模型可能看起來很像沙上建塔,然而它同樣在一定的誤差允許範圍內,能反映一定的現實規律,對指導應用層面是有意義的。還是比如歐式幾何,我們日常在小範圍內活動的時候基本上是在利用歐式幾何的:你看到乙個牆角,就覺得是三個垂直的面;你看到直尺,會看到乙個矩形,鄰邊垂直,對邊平行;等等。

當然歐式幾何也有不成立的時候,比如地球其實是圓的,在大尺度下地面是有曲率的。這種時候我們一般是覺得假設不能符合實際情況,會更換數學模型,而不是覺得有很大的悖論——一般只有當數學模型本身不能自洽的時候我們才會煩心。比如地球這個例子,我們把平行公設改掉,得到橢圓幾何,就能較好地符合大尺度下的地面情況。

數學也一樣是科學,自古以來就存在不斷被證偽而前進的過程。你行,你就上,提出更完善的數學模型;沒有哪個數學模型能反映一切情況,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

有哪些現實生活中的以毒攻毒的例項

冬雷 就在前天,濟南雨過天晴後也是熱的一批,上午在大太陽底下打了四十分鐘羽毛球,熱的汗都把大褲衩濕透了。完事兒也沒覺得啥,中午也沒睡覺,下午便和中暑差不多頭疼頭暈想睡覺,可是晚自習還得上啊於是買了兩瓶罐裝的鳥窩咖啡,晚飯前一瓶,飯後一瓶,美滋滋的去上自習了,當晚頭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學習倍兒有精神...

在學習生活中能力比學歷更重有更好的例項嗎?

請叫我男爵大人 題主,是想說能力比學歷重要吧,進而得出學歷不重要的言論嗎?但是扎心的我才不會安慰人呢!現實生活就是有工作能力的人學習能力也不會太差,所以他們學歷也很高啊! 你可能沒搞懂什麼叫能力,能力就是你的一切,學歷只是能力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經驗 技能 身體等等都包含在能力之內,所以能力比學歷更...

在數學中,如果推翻了一條很基礎的公理,那麼會造成什麼後果?

飯一哥 你好!公理是人想出來的,人!這個句子的主體!所以沒什麼推翻不推翻的,人覺得有用,如果有天人覺得沒用,那不用推翻,人自然會把它捨棄,對了你如果說有什麼用,又不能吃?大哥你買個菜不說數字試試! 凌風 僅僅是個人看法,不喜勿噴。有人說數學的公理可以是任意的。本人非常反感這種說法。個人認為數學就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