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思想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6-02 22:54:56

1樓:

知識改變大腦,不同的知識選擇和構造導致了了大腦的不同。我的理解是:

蘇格拉底的物件是語言,不管大腦內容還是聲音。柏拉圖關注大腦中知識的結構。亞里斯多德關注的是知識本身以及大腦對於知識的處理,至於大腦怎麼處理知識,不管。

從個人而言,我們個人而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帶來了兩條路線。第一條就是概念主義,用詞彙構造的概念重構我們的大腦,從而形成高速的聯想結構。

第二點是不管使用什麼手段,比如筆記、電腦、分工合作;總之,通過語言符號表達的知識來工作。

用計算機模擬就是:全記憶體工作和多級儲存、分布儲存、只統一編碼的選擇。

顯然,根據現在的各個學科研究結果,亞里斯多德的選擇是主流。當然,對於個人而言,柏拉圖的技術也很重要。人的能力不僅體現在儲存知識上,更重要的是對於知識的處理工具大腦上。

這一點可以類推所有的歷史知識貢獻者。注意到這點差異是閱讀人的思想的開始。

2樓:lanxia5755

用亞里斯多德的話,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思想的差異主要是柏拉圖及其學派在尋求可感事物的原因中,將非感性的定義同可感事物截然分割,對立起來,主張凡是被普遍地表述的東西都有『相』。使事物多了一倍,而『相』處於真實的本體之外,成為凌駕於多之上的一。而亞里斯多德認為普遍是寓於具體事物之中。

產生這樣的思維差異,個人認為與亞里斯多德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亞里斯多德出生醫學世家,從小就接受了嚴格的醫學訓練,這種醫學訓練培養了亞里斯多德特別重視經驗事實的思維方式。所以亞里斯多德認為理論知識不能脫離經驗事實,他在《形上學》一書中就指出:

「倘有理論而無經驗,認識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含個別事物,這樣的醫師常是治不好病的。」既然理論知識不能脫離經驗事實,那麼作為理論知識的「相」當然也就不能脫離開具體事物而存在。所以我認為這是導致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思想差異的主要原因。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主要文學觀點是什麼?

1 柏拉圖是唯心主義文學思想的鼻祖。首先,關於文學的本質,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 模仿說 他認為理念是世界的本質,現實世界是對理念的模仿,文學藝術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故而是不真實的。其次,關於文學的作用,柏拉圖認為文學是有害的,會培養低劣的人性。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文學藝術的任...

如何研讀亞里斯多德?

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9 宜昌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是他的名言。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被譽為是一位 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他就是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 傻白甜 亞里斯多德代表作 尼各馬可倫理學 政治學 詩學 修辭學 分析後篇 物理學 形上學 論靈魂 形上學 形上學 一詞來...

柏拉圖的正義和亞里斯多德的正義有什麼不同?

一分一秒 首先呢,他們兩個對於社會秩序的正義,觀點上是基本一致,都認為城邦裡的每個公民應當各司其職 各守其責,按照自己的能力 社會地位 資質來完成自己份內的事,保持城邦內的和諧與和平。但亞里斯多德相比於柏拉圖更強調中庸 中道,堅稱中庸是正義的核心,他不僅僅要求公民做他應該做的,還要求社會給予公民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