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文威教授的《代數學方法》

時間 2021-05-06 15:05:29

1樓:

我校高等代數課程推薦讀物

因為我們老師是個駿男,lww也是俊男,所以我們老師在第一節課就用了一整張ppt介紹lww與其俊書

順帶一提,我從來沒有學會過古典伴隨矩陣,直到我看了《代數學方法》第八章

2樓:Snorri

市場上需要這樣的書。

每個專業領域都需要兩種書。一種是入門書,讓小白能方便的上手,掌握一些初步的結論和工具。另一種是架構書,讓人明白理論或技術的全貌。

入門書寫得好,就像敞開的大門,讓人輕鬆望見庭院的風景。架構書寫得好,就好比從高處觀全景,豁然開朗。

現在很多書是稀爛的入門書,好像盜墓筆記一樣,打了個黑黝黝的洞,還覺得自己很牛很有技術。

3樓:Bibliomania

不咋地,我鄒宗豐可是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高階玩家,沒必要看得上一李文威。

我鄒宗豐的個人主頁:https://www.

4樓:殷正

此書不適合初學者至少是普通人中的初學者。

它的閱讀難度高於所有市場上可見的抽代書籍。

我記得我直到研一開學都是讀不太懂的。

我大約是在經過研究生一年的代數訓練以後才適應了它的風格,到了研三大概才能比較舒服的閱讀。

真的很多人吹此書我猜都是數學經驗比較豐富了。大三以前能比較順暢地看此書的我認為都是大神至少遠勝於我。

我認為此書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看確實不錯也就是說它是不錯的參考資料。

但是作為教材我不認為乙個普通的初學者能讀懂。

這類書吧我的態度也是一言難盡。初學嚼不動但又棄之可惜。

5樓:QuanTumMeC

謝 @雪無心 圖書館的贈送

去年暑假得此書,到目前為止還是只看得懂前面部分內容www

高考完好好學抽代,不知一年後再讀,會產生何種變化(先挖坑( ▽`)

6樓:

水平不懂如何評價,而且我讀得也不多,但閱讀難度顯然是高於大部分近世代數教材的。乙個是不少例子往往不是初學近世代數的人所掌握的,另乙個是李文威的語言實在是太精簡了。

所以初學範疇論真的能看懂嗎?反正從這裡開始我就放棄了

另外一本介紹範疇論的教材,Yoneda Lemma的證明差不多有4頁,這還沒算上前面Yoneda embedding的介紹,當然這是因為交換圖確實比較佔空間,可李文威這個「道盡一切」也太犯規了吧。

7樓:

(我只看到函子與自然變換一節.) 此書跳步過多, 對沒相關知識背景的人來說閱讀難度太大了, 總之那些細節我補著補著就放棄了, 心想: 作者真的想講清楚嗎?

於是也不對後面的章節抱有什麼期待了. 不過最近作者的個人主頁出現了乙個新的計畫專案 [初等代數], 描述是 [思考中, 可能定位為面向理工類專業的大一教材, 考慮搭配 SageMath.] 估計真要寫完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還請各位在仔細閱讀此書或一部分之後, 再發表一些至少不是誤導性的, 無實質性的評價.

8樓:

天不生李文威,萬古如長夜!

我反正是讀了《代數學方法》以後原地跪了。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李文威老師的功力。眼界和品位都遠不是別的教材所能及的。

獻上我的膝蓋,這是我做為乙個狂妄的毛頭小子第一次五體投地。

膜拜,好好努力爭取以後能見上一面,沾沾仙氣。

如何評價威迪文海韻?

SYadda 1.五大裡水人算不太耐磨的,而百樂是出名的耐磨 2.當然值啦,看看龍鳥派犀的現產18k全新是什麼價錢 3.似乎不一樣 我只用過丐版,丐版的漆杆很棒 4.和別家的也差不多,不過我的上墨器掰!斷!了!我也不敢說人家水人上墨器辣雞,不過我自己摸過幾百個上墨器,也沒掰斷過第二個 介面是歐標的,...

如何評價中科院院士李小文?

忍冬科珊瑚樹 上大學之前,李小文院士的 布鞋院士 形象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當時不知道遙感是什麼,只知道這是個很有趣的老人家。結果後來學了跟遙感息息相關的專業,給我們上環境遙感的老師就是北師大畢業的,她在課堂上提起李小文院士的時候簡直變成了迷妹,我才知道這個有趣的老人家原來是這麼牛的大拿,就連上...

如何評價 90 後副教授,現實版何以琛 陳少威?

無處安放的棋子 看到許多人在酸,但是他們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即使是副教授,只是講課的話工資沒多少,必須要寫文章,文章保質保量你才能呆下去,你才能掙那份高工資,試用期間寫不出文章了?那對不起,您另尋高就吧。你要是寫的文章比人家多,學歷背景差不多,你也可以來。 因為這類人是我們這種平庸的人可能再努力都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