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理工科學生為何要把學拉丁語當作訓練思維強度的工具?

時間 2021-05-30 10:16:17

1樓:「已登出」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

通曉多種的語言,除了帶給我們許多間接的實際用處以外,同時也是一種直接的培養思想智力的手段,因為隨著了解到概念的多個方面和細微的差別,我們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也就得到了校正和完善。掌握多種外語也使我們的思維更加靈活,更加自如,因為隨著掌握了這些語言,概念就越發脫離了字詞。而學習古老的語言尤其幫助我們達到這一目的,因為古老的語言與我們現在的語言差別很大——這種差別不允許我們逐字複述,而是要求我們把整個的思想重新熔鑄,改換另一種形式(這是學習古老語言為何如此重要的乙個原因)。

2樓:Tertobutilo Linskhag

訓練思維的話,如果想要訓練邏輯可以去學邏輯語Lojban,或者挑戰一下Ithkuil?(迫真)

學拉丁語著實沒啥用,拉丁語的自然坑還嫌不夠少麼?

3樓:

沒有這回事。

學拉丁語對提公升邏輯思維沒什麼幫助。除了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必要外,學拉丁語沒有太大的用處。

不過上乙個學期的拉丁語課,學學皮毛,對了解西方文化還是有好處的。真正學到能讀原文、能寫的地步沒有必要,除非你是學者,你要讀的經典早就被翻譯成英語了。

4樓:

而且拉丁語作為一門「死的」語言缺乏鮮活的文學作品支撐和活躍的使用者社群,學習過程枯燥無味,也很難支撐下去。

如果要達到訓練思維強度,學習人工輔助語「Esperanto」「Ido」甚至「Klingon」,都是不錯的選擇。

*本人生物狗出身掌握如下語言:英語 Esperanto 法語德語俄語基礎拉丁語

5樓:

拉丁文的語法、變格啥的特別麻煩,確實能訓練思維。。。不過也有點以偏概全吧,訓練思維很多途徑,何必折騰學死語文。。反正我學了拉丁文後,英語水平倒是提高了不少。

6樓:付恒

這個是刻意的誤導。

學拉丁語,等於是叫你去學乙個沒有多少用處的東西,浪費你的時間。學習語言對思維也不會有明顯幫助,主要就是下功夫,功夫夠了自然就能學好,根本不需要太多思維能力。

即學不到知識,也鍛鍊不了能力。

真要訓練思維強度,學拉丁語遠不如去做數學題,即學到有用的知識,又能鍛鍊思維能力。

換句話說,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7樓:

不不不,大部分所謂的「把學拉丁語當作訓練思維強度的工具」的理工科生,學拉丁語/拉丁文的原因,只是因為——

特喵的幹這一行的老祖宗在用,不學不行啊!我也不想學的!!

譬如鄙視鏈底層的博物狗們。

不學好拉丁文,連個新種的描述都看不懂。

(我才不會告訴你們,本學酥並沒有學拉丁文只會背幾個學名罷了)當然植物學在2023年還是哪一年已經允許用英語對新種進行描述了,真是福音。

為什麼理工科學生要學習科學史?

億萬肥宅的夢 只有充分了解了前輩們科研路上的艱辛,我們才會對他們的科研成果充滿敬畏。前人研究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東西,如今,我們只需要一節課的時間,就可以全部獲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遠方,不斷探索。求知慾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 潘安 你知道那麼多新技術,難道不好奇是他們是怎麼想的嘛?為什麼...

人文素養對於理工科學生做科研有什麼影響?有多重要?

土衛六 很重要。成功需要很多優秀的品質來支撐。優秀品質來自於家庭教育和自己不斷地補充學習。最深入人心的素養不是來自於勵志書,而是榜樣。 zaxidele 簡單的回答就是 沒用。當然,你也可以說有用,因為萬物是普遍聯絡的,你不吃飯也成不了頂尖科學家是不是?院士之所以小時候讀那麼多書一大原因是那個年代除...

在理工科學生心裡,藝術是不是沒有價值的?

題主不用在意這個啊,部分理工科學生認為藝術沒有價值那只是他們的偏見,犯不著給他們解釋,被藝術觸動過的人自己也會自己去了解,未被觸動過的人和他解釋也沒用。藝術的價值不是靠其他人的承認而存在的。未來也很大程度不會和他們打交道。真把他們那些話當回事,無非只讓他們更確信自己實用主義至上的鄙視鏈而已。何況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