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高中語文課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不要求講究平仄?

時間 2021-05-30 07:46:06

1樓:

我有個網友是澳門的,玩手遊認識的,我遊戲ID裡有個「黑」字,既然她是澳門的我有次聊天問她會不會入聲字,她說我ID的「黑」字就是入聲。再問懂不懂平仄,結果給我說了用粵語音調區分平仄的方法,原來人家高中就已經學了這些,人家高中班主任寫詩都講平仄的。

說說我高中遇到的事情吧。

我跟語文老師說按平仄這個字應該這麼讀,他說不用在意這個,李清照不是批評蘇軾不守格律嗎,蘇軾還是文豪。

我按照平仄一眼看出題目中的文字錯誤,不過我沒提出來,其他人都沒發現。如一首詩「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我一眼看出「雲」字有問題,應為「去」之誤。

結果老師講題的時候還是按照錯誤版本。

有個題裡是范成大的《鷓鴣天》,當時讓全班一起朗讀一遍,讀到」從今裊裊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最後乙個字全班統一讀成四聲。我感到很彆扭。

總之玩平仄很有意思。有道題是張煌言的詩,第一句」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一看第一句不符合格律,改成」家亡國破「才符合。然而到其他地方查了原詩就是」國破家亡「

自從懂格律,看到的東西總比不懂的人要多。

別被錯字坑了。平仄這種東西還是要懂一點的。

2樓:

平仄是作詩用的,不是賞析用的,唐人作詩不講平仄的通通都自稱古風,比如李白很多古風。李白的詩靠賦的修養來補,就不需要平仄了。三國演義結尾的詩也叫古風,居然還是七言長詩,古人真的不會這樣好嗎,羅貫中。

3樓:

就跟高中英語為什麼不講嚴氏音標一樣。

老師搬著凳子和學生一塊看錄影學習?

不是我在黑高中英語老師水平低,而是以前偏語言學的東西, 教了多年的語言教師還能記得多少呢?

4樓:劉豫

因為古詩詞的平仄只能說出其規則,當時的平仄用現代漢語是沒法讀出來的。中古漢語經過歸納是四聲八調,陰平陽平陰去陽去陰上陽上陰入陽入,平聲為平,上去入為仄,而現代漢語北京官話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入聲已經消失,而且古代的平聲現在有歸入仄聲的,古代的仄聲現在有歸入平聲的。更何況古代音韻原本也不是一成不變,初唐你得用切韻,宋代你得用廣韻,當然後來元明清有個好處,很多文人不用當時語音而是用平水韻來作詩詞。

可是哪怕是學平水韻不學其他的吧,你也得背韻表,然後背了韻表,你也只是知道哦這個字是仄,這個字是平,如果想讀出來,要進行專業的音韻學習,這個現在屬於大學的漢語音韻學的內容。所以對於中學小學來說,怎麼教,怎麼學?當然了,講解格律是怎麼一回事,告訴學生近體詩和詞牌曲牌在古代是有格律限制,要按照平仄填入,古代分多少個音調,因此古詩是有音韻美的。

這樣的說明還是應該要有的。至於說通過音韻賞析,那就很難辦,依我看來還是算了吧。

ps:反對今人用平水韻作舊體詩,當代該用當代韻。我就不信作舊詩的都會中古擬音,那些鼓譟用平水韻的,例如徐晉如之流,你會讀中古音嗎?

讀都不會讀,你還用平水韻,嫌作詩不夠難,再加個智力遊戲做門檻?

5樓:

教這個得看老師能力了。師範類的中文系學生能力有差異,初高中語文老師又不全是師範類科班出身。能教平仄的太少了,能教的有趣或者是認真的就更少了,就算教當時又能碰到多少個感興趣學的學生?

而且不排除這個對邏輯思維有點點要求。教國學詩詞得有個氛圍,還記得我們高中班爭著背古詩詞還有笠翁對韻什麼的。那會兒高中語文老師是個年近四十的男老師,文科生高考數學考滿分的那種,大學中文系畢業以後一直在我們高中教語文。

那年高二上學期,他花了乙個月的語文課給我們講古詩詞的韻腳什麼的,還讓我們根據講的內容來試著寫一些五言和七言。後來我們班為了追其他班上課的進度講快了好多書本的文章。真是有點懷念柴泊湖畔的夕陽和田田的荷葉呀。

6樓:

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育目的僅僅是讓學生理解意義、體驗情感。平仄一般都要到大學古漢語課上才專門學,這是漢語言方面挺專業的知識,對體會詩詞情感並不是十分重要,沒有必要教。這跟高中語文的定位不太相符。

7樓:滅帝釋天

平仄屬於美學範疇,屬於建築美和協調美,不符合我們通俗教育的中心思想學習。

它不愛國,不愛家,不憤世嫉俗,不憤懣,不憂慮,不壯志難酬,不豁達,不依依惜別,不愛情友情親情。

考試不考,那我還學你幹什麼?不過,好在那些真正喜愛詩詞的同學,不用學習只需誦讀也能漸漸深入感受咱們的韻律美。

8樓:魏修遠

沒用而且沒時間啊,你想,學了詩詞格律平仄,光學平仄對理解詩詞幫助不大,要想達到題主說的程度還得更深

你就得接著學詩詞音韻學,背《詞林正韻》之類的書。

然後學完後,你得自己懂詩詞的深層含義吧,所以又得學各種意像,典故。

然後接著還得練各種對仗,又因為現代普通話的平仄不明顯,你還得知道每個字的音韻……………………

你認為咱們這群天天刷五三,王后雄,背生物的理工狗有這麼多時間???

況且學了這玩意沒用啊,除了對聯可以自己寫(還得練毛筆字)還有平常沒事寫點律詩之外之外不能幫助咱們解一道題。

9樓:學霸磊

答一下吧,目前本科生專業漢語言文學,過去的大二一年學了《詩律與寫作》這門課(有的學校就沒開這門課)

高中老師不講很大原因是高考不考,雖然有點可笑,但目前中國大部分高中還是應試教育,一切以高考為準,高考不考當然就沒有學習的必要了

我們老師說了我們學一年也只是學個皮毛,所以詩律的學問還是很大的,如果展開講高中老師的教學任務可能完不成,找了幾張老師發的課件你們隨便看看

10樓:醉酒長歌行

因為意境和考試不沾邊。就是精神的昇華和利益的獲取不對等。如果高考考這個,那麼你可以看到各種古詩詞補習班。

為什麼?因為現在的人,大部分看的是,我學到什麼,能在社會上獲取什麼。比如錢。

考得好,父母會給我更大的利益。但是,大部分學習好的,都不是父母強逼著學習的。只有自我如何去知道自己的選擇,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我就喜歡,考不考有什麼好關係?

11樓:陳石榴

因為古音分為平上去入,古代的平上去入與現代拼音的四聲發音不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根據現在的拼音讀音反推出這個字是平聲還是入聲。而古人讀書最基礎的就是聲律啟蒙,對每個聲部有哪些字很清楚。簡單說就是我們現在沒有聲韻的基本功了,教你平仄你也很難把字對號入座,所以就不做硬性規定。

12樓:

課本上的古詩詞,都是古今流傳的佳作。考究古詩詞是否講究平仄無異於對古人的羞辱啊。

平仄無礙於賞析。

格律體現的是格律詩詞的寫作程式。

對於語文課來說,只希望學生掌握分析、欣賞其中的詩意與表達的能力,所以完全沒有必要要求掌握格律。另外就是課本上的古詩詞也不完全是格律詩詞。

PS:在「賞析」現代人不入流的詩詞的時候可能需要談談平仄的問題,因為沒別的好說的了。

13樓:楊子

要分清平仄就要弄清入聲字,要是還要分清韻部就還要弄清平水韻,詞林正韻,然後詩律除了常規平仄之外,還涉及眾多的拗救規則,一來是對中學生來說太複雜,二來是也找不到那麼多能搞清格律的語文老師。。。

高中語文到底怎麼學,上語文課該幹啥?

踏雪 非文言文部分,一定要重點去聽老師對於課文的分析。比如 某句話用到了什麼修辭,文章是如何開展的,中心思想是怎麼表達的,文章是怎樣寫人物的,用了哪些技巧.很多方面。一定要注意聽課文的分析!老師給大家講課文的過程,其實就是帶領大家提公升分析能力的過程。這個步驟,沒有捷徑,而且見效緩慢,所以很多孩子覺...

高中語文課有必要聽課嗎?

你離不聽課的水平還差很遠呢!舉個例子,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裡,你覺得你十四歲的孩子像哪個孩子?你看你像不像那個自以為懂得所謂出題套路的小男生?最後還是被大人耍得團團轉吧!高中語文課你覺得懂了中考的出題套路就可以不聽?呃,你覺得高考的語文套路和中考一樣嗎?以後萬一AI出題可咋整?高中要訓練自己什麼能力,...

高中語文課一定要聽嗎,我們老師說語文決定你能不能上名牌大學,但是感覺聽了沒啥用,所以要聽嗎?

諾瑤 語文聽不聽都一樣,都做做題目就好了,然後對著答案看。前提是老師比較水,如果老師講的好的話是可以聽的,如果老師只是照著PPT或者答案讀的話,完全可以不聽。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 除非你的語文非常優秀,否則都建議聽。其實語文課很多時候都有這種聽了和沒聽區別不大,但長期不聽和長期聽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