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美嗎?

時間 2021-05-11 15:16:44

1樓:

方言也都用漢字就不說了。只從普通話發音來感覺,嘴活動挺大的,好多音發準要咧大嘴,不咧發音就黏糊了跟北京話一樣。不美觀也不好聽。

而且,不知道普通話挑音色還是怎麼樣,大學非普通話土著的同學說普通話,特別是發言的時候,聲調極其的高,好難聽。

2樓:Coprophagist

聽起來軟,但是刺耳,屎音(翹舌)兒化音(捲舌)介音多, 音調也高,不夠男性化。

吃兒屎兒娘兒娘兒。

只能說你們聽慣了這種音。

普通話,娘起來像泰語,土起來像重捲美式英語,村起來像倫敦peasant, 另類起來 qingcongqingcong.

美,你自己覺得就好了,但是別炫。

3樓:

首先,普通話不是任何一種方言;

其次,普通話從先秦至今有完整的、一脈相承的演變過程。

發音越簡單的語言,聽感越美好。

普通話是漢語範圍內發音最優美的(根據非漢語區的人對中國個地區漢語語音聽過之後的反饋得出的結論),因為它刻意剔除了幾乎所有方言都存在的一些難聽的發音。有些地方的方言是真的不好聽,早先在國際上給中文抹了不少黑,在國內卻叫喚的最兇。

官方最大的失誤就是把「現代標準漢語」叫成了「普通話」而非「國語」或「通用語」。因為按照官方的意思,「普通」在這裡指的是「general」,即「普適通用」,但在大多數人的語境裡卻成了「ordinary」的意思。為什麼鮮有台灣人反對國語,而大陸各個地方(主要是南方,其實跟普通話區別不大的北方方言處境才是真正危險的)都出現了方言主義者,我覺得跟名字也有一些關係。

還真有一些地區的人會因為「普通話」這個名字就天然地覺得它低了一格。

4樓:信丘藝林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只能說物以稀為貴,普通話太普通倒顯得不那麼美了,只是乙個跟外界的溝通工具,而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有家的感覺,如粵語、客語、閩南語韻母也比較多,唱歌、讀古詩詞也比較押韻……

5樓:走在冷風中

今晚有感,不邀也答。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粵語,刷劇也只刷港劇...然後今晚恰巧看了一部電影,裡面女主是說普通話,男主說粵語。普通話和粵語放一塊聽,粵語完全沒有普通話大氣 ,顯得很村...

(或許也是由於女主是台灣腔的普通話吧......233)。如果整部劇都是粵語,倒也很順耳好聽,可是有普通話(特別是那麼軟萌的普通話口音)的對比,讓我不喜歡男主說話的同時也對男主提不起興趣了......

所以普通話還是美的,特別是好聽的聲音說出來~

6樓:guocheng

只要人心嚮往美好,人類進化的方方面面應該都是向更符合審美前進的。寒冷氣候和頻繁的人文交流會促進語言進化。作為千年帝都,各方精英人馬嚮往聚居經年營造而成的審美積澱肯定是豐厚突出的,並會反映在方方面面,該地區方言的語音悅耳詞彙豐富傳神反映的就是審美積澱的優勢。

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交流是為了促進了解達成共識合作,交流效益越高,語言越進步。為了提公升交流效益,發音體系應該是從粗糙笨重費勁向細膩輕巧順滑發展,輕巧應該比笨重討喜,討喜即符合審美。人文交流頻繁文化積澱深厚的地方懶音兒化音一般較多就是圖省力討喜,聽起來也較流暢順滑。

語音較悅耳,與發音相關的生理構造也會較細緻,例如嘴巴較小嘴唇較薄,牙床較收斂窄小。東方審美所欣賞的櫻桃小嘴瓜子臉蛋,不是無緣無故的。

俗話說旁觀者清,有外中國人這樣比較京腔普通話和粵語的差異: 北京人說話象口裡含著雞蛋,沒見嘴皮怎麼動但刺溜出來就是一大串,而廣東人說粵語象喉嚨卡著塊石頭嘎嘎作響,且面部肌肉運動幅度大。粵語古音古調存留較多就已說明這是進化較慢的語言,地處邊陲,氣候溫暖是粵語人文進化較慢的主因。

古時已有蘇東坡韓愈將粵語喻為鳥語。比較「經濟」「飛機」在普通話和粵語的發音,普通話已進化成舌尖子音 j ,粵語仍是舌根子音g,作用力於舌尖比舌根省力,就象作用力離門鉸越遠越省力。猿猴發吼只有源自喉部的音,嬰兒剛開始發音也是從喉部的gugu gaga 開始,近一歲才開始掌握舌尖和唇部的dada mama 。

其實人學習新事物都是從粗糙笨重向細緻輕巧進步的過程。

符合審美,較容易被接受認同,影響力就廣,大勢所趨,所以世界上四個主要華人社會裡的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皆以普通話為官話推廣普及,唯獨在香港的英中國人在上世紀70年代故意背道而行,立粵語為中文官話,同時立法禁止普通話的傳播,目的是為了分化華人,打壓哪些民族自尊心較強,因戰亂及政權轉換從非粵語地區南下香港的文化精英的話語權。有意思的是,英中國人不讓香港人說普通話,但在香港的國際學校裡,小老外們一直學的卻是普通話而不是粵語。沒聽說有香港人因此揮舞入鄉隨俗的大棒。

粵語曾借香港的娛樂文化存在感高漲過,但卻成不了什麼氣候,香港在占有起步先機有錢有國際接軌的優勢下娛樂文化依然直線下滑,歸根也是因為文化積澱薄弱,審美水平跟不上時勢。

我贊成保護方言,鼓勵說方言,但香港應該取消粵語的官話地位,因為妨礙了推普,還不時鬧出語言爭端。普粵語音及用詞差異大,粵語口音的普通話一直有負面標籤作用,越晚開始學普通話,粵腔越重。

7樓:朱夏凜

不僅缺入聲,入派四聲也混亂。

曾梗宕江通攝入聲,不僅文白層共存,大多數字還是要麼只有白讀要麼只有文讀的音。

捲舌聲元音色混濁,發音還費力。

陽平35從中間公升,去聲51降到底,不對稱。

8樓:La Valse

作為乙個從小只說普通話的帝都狗,還是覺得粵語和閩南語最好聽,可惜對我來說太難了實在學不會,內心是頗為遺憾的。btw,著實羨慕那些可以多種方言無縫切換的小夥伴,我只能一套普通話系統走到黑。

9樓:博爾濟吉特厄音珠

重要的問題說三次:粵語是漢語方言!粵語是漢語方言!粵語是漢語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乙個方言!!真的不要給粵語招黑了行不……

利益相關:用鳥語(粵語)的人。

非要挑起普通話和非官話方言的矛盾撕逼麼?

題主你這樣唔吼啊!像我們愛豆那樣平時用揚州口音普通話,有時興致來了講幾句廣東話,其樂融融,八紘一宇唔吼嗎?

10樓:董個貓

魚不知水,美不美這個還是要別處的魚來評判。於是我找到了這個:

漢語、韓語、日語,那個更好聽一些?http://m.ltaaa.com/Index-article-pid-3307.html

11樓:硒金鍶

語言本身是沒什麼美不美的,重點還是使用語言的人如何應用語言如何對語言再創作。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學作品才是賦予語言以美感的根源。普通話,或者國語,在徐志摩筆下和在我筆下根本就是兩種境界。

這種差別不是來自於語言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二者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創作能力上的差別。簡單點兒說,文學造詣決定一種語言在乙個人筆下口中有無美感。

12樓:

又是乙個預設答案的問題...

雖然我覺得知道這道題面向的人群是哪些,但我還是要說,普通話美。

若談正統、清高,大概也就後人推測的中古發音優雅。

若談小眾、文化圈,那也就您所在地區的方言最親切。

若談書同文、口同聲,東詩西吟、南詞北賞,一言出而天下和,那普通話挺美的。

13樓:

覺得美與不美本是乙個很主觀的問題,各人當有各人的看法,談談自己的好噁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缺乏音韻學歷史常識還硬往上靠,以期顯得自己很有道理,就殊為可笑了。

普通話有重音嗎?

louzhiguo0000 1 如果指的是強調某一成分的重音,應該所有的語言都有這種現象。2 人們說漢語時不是乙個個字地說出來的,而是大致上以兩字或三字組合的方式說出來的,這種組合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臨時的,有的是不能間斷的,有的是可以間斷的,有的組合節奏明確,有的就不太明確。但是這種雙音節和三音節...

普通話起源?

已登出 看我的回答前,首先確立兩點共識 1語言發音在歷史中是漸變的,不存在絕對的繼承與變化。2,基於第一點,不要計較各地方言誰更像古漢語。那麼現在梳理一下普通話的誕生脈絡。我們先把回到六百年前,古代也是有語言語文教學的,所以音韻學也是古代研究的一部分,而且是官方很重視的一門學問,古代的官方發音通常稱...

普通話說的不好,怎麼準備普通話考試?

子春釣詩 一定要找準位置!找準位置!找準位置!很多發音不對都是位置不對,這點做不好只會南轅北轍 然後再不斷地說,不斷地用。可以訓練繞口令。在學習普通話過程中有段時間是語音尷尬期,別人聽起來會難受,自己也說不利索,說不標準。但這個是必經之路,熬過這一段肌肉記憶時間,基本上算是跨越了乙個階段了。再之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