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會被普通話取代嗎?

時間 2021-05-12 18:24:51

1樓:

早晚的事。

西南官話近幾年桂柳片,陝南片,鄂西片,湘西片等等都在被普通話取代,與此同時,成都以及貴陽等大城市市區的方言也在逐步被普通話取代

2樓:追風

被取代是早晚的事,不只是方言,普通話失去他應有的價值也會被淘汰!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沒有任何承載力度的語言消亡是遲早的事。

方言其實也是某種地方區域上的「普通話」,舉個簡單的例子,上古周武王討伐殷商聚集了八百個諸侯國,什麼概念?相當於在河南地區,山西、河北、陝西三省南部有八百個小國家八百種方言,甚至是外語!你套到今天相當於出門坐車不到乙個小時就去「外國」了,說話聽不懂,文化不同種你還敢說方言的好嗎?

今天的方言就是文化統一的結果,只不過因為山海、省區的阻隔產生了部分差異。所以為什麼要統一文化,就是為了徹底消除思想差異增強歸屬感,防止離心離德的割據行為,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是乙個國家、乙個民族,經濟才會得到發展,不認可的可以對比一下古代中國周邊的部落、酋長,哪怕是北韓和日本他們和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滯後了多少。

現在的普通話只不過是文化統一的繼續,當然未來的普通話詞彙也有可能吸取方言的優質內容,進行融合質變,這是歷史趨勢。

也許千百年後全球化進一步推行,漢語會和其他語言相互交流融合形成新的「國際普通話」,但這都是後話。

3樓:

主要還是看方言的使用頻率,以四川重慶為例,基本上日常說方言,基本上不會說普通話,除非和說普通話的外地人交流為表尊重才用上普通話,其他時刻基本上不說普通話,畢竟在乙個大家都說方言的地方,乙個當地人操一口椒鹽普通話就太彆扭了,所以基本上在方言使用頻率很高的地區不存在被普通話代替的可能,當然,基本上大家都能說普通話,但是在方言大環境下,大家都更偏向於說方言了,因為說方言真的更親切.

4樓:早晨的太陽

不會。像我現在四十多歲,偶爾講下普通話感覺非常拗口,說四川話反而得心應手。

最後講乙個段子,說建國初期,當時國家進行投票用哪個地區的語言做普通話,而四川話差一票差點成為中國的"普通話",如果超過一票的話,哈哈,現在全中國講的普通話就是四川話啦。

5樓:起個破名字

感覺地方話被共通語取代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吧。地球就這麼大人們來來往往交流肯定不能各說各話的,容我狂想一波,也許未來人類也只會剩下一種語言不過這個未來太遠了。

6樓:bearter

方言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社會很多以前的東西將被慢慢取代,消失。人們越來越嚮往的大城市,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很多下一代會慢慢不會講自己家鄉的語言了。

7樓:NormanChen

先上個結論,我個人認為,21世紀在漢語語族流變的歷史裡,可能會以「官話的世紀」留存。

趨勢在那邊,是好還是不好,你們可以自己定義。所有的東西都是運動變化的,語言的發展也不例外。這個問題下面不少答主都在說各地的方言正在逐漸普化,反之,也很明顯地,普通話的推廣在向各地尤其是非官話方言區推廣的時候,也自發的會和當地的方言/土語/族語以及發音習慣有所融合,這種融合的結果,成功者比如大家熟悉的「台灣腔」還有以「南普」為代表的各路廣西普通話。

我也見過一兩個普通話不錯的廣西同學,,據我查的資料南普也有了與標普不同的,應該是引自本地原生方言的特有詞彙,個人認為這南普說是南寧官話應該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我們可以想象,等我們這一代長大了,操著本地味道普通話教牙牙學語的下一代,如此迴圈幾代人以後,經過普通話對方言的重新整理及與方言的不斷融合,我們對方言及方言分布的理解會發生變化。例如南普取代南寧的多種原生方言而被定義為「南寧方言」,「地瓜腔」以及其他一些流派的閩普分割閩南語、莆仙語、閩東語等閩語家族而形成「閩台官話」及其不同流派,然後別的相關普通話次級腔調,例如「台普」會取代口音的地位,等等。

8樓:HYL

以現在的趨勢來說是一定會的。 逐漸擴散的全球化趨勢和中高階職位需求注定把所有人引向主流的普通話。全國範圍內除了某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方言(東北話,新疆話等),大面積使用所以儲存的好的方言(四川話,廣東話,閩南話等)其他的都講走向沒落。

我出生在乙個十線小城市。在我祖父母那輩,大家都用純正的晉語交流。等到我父母那輩的時候,由於大量知青湧入和電視廣播的普及,大家的晉語也就沒那麼標準了。

語法和詞彙也逐漸偏向普通話。等到我這輩的時候我認識的同齡人裡也基本只有我會方言。

「零零後的同學你不會說方言」

-《大田後生仔》

9樓:逸之

簡單地說自己的看法:現存的方言分割槽可能陸續瓦解最終面目全非,但是語言永遠都在變化中,隨著推普的繼續深入,新的方言或方言格局或許會形成。不排除各地「藍青官話」有演變出新方言的情況出現。

10樓:紙灰機飛啊飛

很有可能呢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上60%的語言都在快速消亡中…

在中國,方言的衰落一方面跟大力推行普通話密切相關。另一方面,經濟發展造成的大量人口流動也是重要因素,大城市裡來自不同地域的人都是用普通話溝通。

舉個例子,廣東話在廣東使用人口非常的多,而受普通話衝擊,越來越多的廣東新生代在同輩交流之間使用普通話或者廣普交雜,從人口的角度看廣東話有被普通話取代之勢頭,但是消亡估計不至於,畢竟廣東話還是乙個比較廣泛使用的方言。

但是再往深層次想一想,語言本身就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呢… 一百年前的普通話(我指與文言文對應的「白話」),五十年前的普通話,和現在的普通話無論在發音、詞彙、語義上都有相當大的變化…

現在的廣東話詞彙和句式中已經有大量是從普通話直接語音翻譯過來的,所以就算廣東話沒有被取代,他已經被普通話同化了許多了…

11樓:藍Nho trai

我的堂妹16歲都不會說白話了,只會聽,不會講,我們這裡把粵語叫白話。我的鄰居是廣西講客家話的,他有兩個女兒05後乙個兒子10後,連客家話都不會講了而且還聽不懂。看到我附近講方言的人越來越少我感覺很悲哀

12樓:遼西小農

「回」字就剩一種寫法了。

語言作為交流傳播文化的工具,統一是大勢所趨。

講方言文化的,方言所承載的文化如果是有價值的,必然會被作為普通話的一部分保留下來,至少會作為一種資料儲存下來供相關學者研究。其餘的,就像「回」字另幾種寫法,看起來是「文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意義。何況古往今來,各種所謂的「文化」滅絕的多了,不廢江河萬古流。

講認同的團結的就更可笑了。更大群體的認同更多數人的團結不是更好麼?自己非要切割出去是什麼意思?

13樓:唐澤雪穗

這個問題好像在問,中文會被英語取代嗎

答案是否定的

且不說中國地域遼闊,各類語言有著巨大的差別。在電視節目中甚至有的播音員主持人也是使用的方言。他們的目的只是想拉進與觀眾的距離。

普通話比較規範,能讓別人聽的懂你說的內容。鄉音是會讓人感到親切的,一聽見那個味兒,心裡就踏實。

反正我是接受不了跟我媽天天用普通話交流。而且我很喜歡東北小品

14樓:

不會,中國太大了,哪怕是普通話,也會形成方言不用的口音。

個人主觀,不一定對,非專業人士。

官話區會進一步普化,西南官話地盤會進一步擴大(當然也進一步普化,本來現在階段是:純sun->cun,街,戒,界gai->jie,ng消失我ngo,崖ngai->wo,o,ya,內部僅存的入聲區域徹底入歸陽平,更加普化),有望徹底吞併湘語區,隨著閩粵地區文化影響力下降,方言留存變低,內部分歧大的吳語區有可能在幾大方言區中率先完成普化。

15樓:狗行千里要吃肉

農村方言變化可以看出一些趨勢,儘管農村6070後爺爺奶奶普通話不好,也要跟孫輩說普通話。日常對話,網路,電視劇集,能接觸到普通話的地方越來越多,普通話入侵農村方言越來越嚴重,我是農村長大的90後,求學基本在城裡,會說方言,但是方言詞彙被普通話同化,口音保持比較好,不少父母一輩的詞彙到我們這一輩已經用的很少,但是口音基本沒有變化,這一輩普通話並不普通,日常交流說普通話的不多。但是看看我們的下一輩,學普通話從娃娃抓起,他們能聽懂方言,但是不會說,到了未來這種同化趨勢只會加快吧,普通話正在變普通。

16樓:槐楠

從我身邊的情況來看,會。

南方人,高三。我上小學的時候身邊同學個個會方言,學校還禁止在校園使用,並且父母一輩常用的「儂」也廢棄了,只有家裡老人才習慣說。後來我上初中開始,親戚家的小朋友都是半方言半普通話。

上高中之後,表哥表姐的孩子都只會普通話,甚至聽到我講方言時還有人很詫異。

所以短短10年的時間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其他地區應該也有這種情況,方言消失還是會的。

17樓:林根盛

現在很多小孩能聽不會說了。我爺爺奶奶是六幾年的時候來到江西,會說潮州話和我們這的方言(江西吉安),能聽懂普通話和粵語(我們這叫粵語叫白話),到我爸爸這一代,我爸爸會說潮州話,普通話和方言,聽懂客家話(我們村都是廣東來的,有部分是說客家話,我們這叫客家話叫做河洛子話,很奇怪[好奇])。到了我這,會說潮州話,方言,普通話,其他都不會了。

到了後面的,比如我姑姑的兒子那批人,就只會說普通話和方言了,再往後我舅舅的孫子這一批人,都只會說普通話,只能聽懂方言了。

語言確實語言環境,我小時候父母說方言,看電視是普通話,上小學的時候是爺爺帶著,說潮州話。所以都會。也有例外,我乙個堂弟,小時都會,大了潮州話只會聽個大概了,說幾句基本的話,很多都不會了。

18樓:馮利波

不會,西南官話注定不會被普通話替代,因為普通話相對於西南官話沒有任何優勢,語速慢,同音字太多,容易產生歧義,不能表達豐富的情感。

19樓:上岸改名

我覺得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應該有,只不過過程很漫長。可能需要一兩百年中國漢語方言按照現在國家分法南北方漢族人語言都屬於漢語言方言,語言的存在是為了交流的需要,目前普通話空間越來越大,全國各地人民交流越來越大方言使用頻率減少了,為了經濟執行高效必須做的選擇(與各地交流來往)

隨著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人民關注的不僅僅是溫飽,還要關注自我享受,自我價值,更關心家鄉經濟,發展,文化,其中也包括方言。當然上海這麼發達沒感覺到上海話能強勢到哪(不知道是不是政策原因還是其他)按照發展中國2023年即可步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當然現在一線很多都到了)意味著中產更多,關心這些的也就更多

非專業人士作答

20樓:百草谷

方言不會被普通話取代。但方言會部分吸收普通話,就像普通話也會部分吸收方言一樣。

春秋戰國以來民族共同語一直都和方言共存,春秋時期的民族共同語不叫普通話,叫雅言。但經歷了兩千年的變遷,方言依然存在並且變化著。

普通話對方言的影響?

對四川話地區的人來說,更多的影響,是詞彙。我爺爺奶奶那一輩說的好多詞,我能聽懂,但是我平時不會去用。很簡單的乙個,他們管工作叫 活路 每次一聽到這個詞,我就覺得他們來自乙個物質缺乏的年代。不找活路,做活路,就真的沒活路了。聽起來就感覺到壓力。我這代人,肯定不會這麼說。再加上我後來在普通話地區生活過幾...

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矛盾嗎?

貴幫阿貴實 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本身不矛盾。只是,經是好經,就怕叫歪嘴和尚念歪了 比如說,要求教師必須用普通話教書,我覺得合情合理,但若規定學生之間不准說方言就完全稱得上是矯枉過正了。 萱叔寶 看你怎麼看待方言。如果把方言當作和普通話地位一樣的語言,所有普通話的功能方言都要做到,那麼就是你死我活的爭...

推廣普通話,必須要消滅方言嗎?

Volodya Zhao 不是必須,但客觀上一定會削減方言的使用範圍和交際功能。個別方言甚至會逐漸絕跡,退出歷史舞台。一般而言,乙個多語言習得者很難做到門門精通,像研究涉外問題 外交 國際關係 世界史等 的學者,掌握最好的一定還是母語,外語中可能英語最好,其他小語種次之。方言與此類似。乙個習慣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