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語言會有賓語主語化的現象?

時間 2021-05-08 05:50:20

1樓:雨宮Lin

在日語生成語法的框架下,「がを」這些詞並不指定具體的「語義角色/深層格"。這些格被稱為「構造格」。

みんながこの本を読んだ。(施事)

この本が読まれた。(受事)

ジョンが子供を走らせた。(致使者)

如「からで」這些可以指定具體的「語義角色/深層格",被稱作後置詞(相當於英語的介詞)。即:

2樓:

「君が好きだ」這個句子根本就不是個動詞句

「好き」明明是乙個ナ形容詞

類似於「京都の紅葉は有名です」(京都的紅葉很有名)這樣的句子這種句子只允許帶有乙個主語

而ナ形容詞用來描述主語的性質

表示「誰是什麼樣的」

「君が好きだ」的「好き」並不等同於漢語中的「喜歡」這個動詞。

而應該理解為「受人喜歡的」這種形容詞。

因此更加直接的理解為「你很受(某)人喜歡」

而不應該是「喜歡你」這樣的動詞句。

把漢語的表達方式代入日語是不正確的。

而如果完整的表達方式是「私は君が好きだ」的話此處的「私」也不應該理解為主語(眾所周知,日語的は不一定表示主語,只是表示主題),其可以理解為乙個特殊的句子成分,來補充說明是受誰喜歡的(其實我也找不出乙個合適的術語來描述這個成分)。

3樓:ICARUS

題主混淆了兩個東西:句法關係(grammatical relation)和題元角色(semantic role)。日語我不懂,但德語那個情況很明確,不存在「賓語變成了主語」,而是動詞選擇了不同的論元(相比漢語而言),作了主語。

對於「喜歡」這個動作來說,兩個參與的論元承擔的角色分別是experiencer和stimulus,這兩者在不同的語言裡都有作主語的潛力,具體要看具體的語言如何選擇。漢語和英語等是選experiencer作主語,德語和義大利語等選stimulus。

另外英語中,like的行為曾經和德語類似,後來才變成類似漢語。

4樓:

先占個坑,題主提到的日語現象是我博導關注的領域之一,不過我這裡想提及的是另乙個東西:賓格主語

在蒙語等一些阿爾泰語言裡,有些時候句子的主語是以賓格標記的。

有關這些現象等我下午回到住處再詳細地整理一下(抱歉寫了一堆沒營養的東西)

人為什麼會有一些情緒?

花卷 有身體的原因也有思想的原因吧原因千奇百怪總之都做不到佛一樣的六根清淨氣定神閒。因為我們都是常人。而即便是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快樂作為常人可能沒有私慾和情緒了但是同時生活也沒有樂趣了常人的樂與佛可能不同吧人都是矛盾的不知足不懂的獲取有限的利益想要山又想要棉但在很多事情上我們是可以借鑑和參考聖賢文化等...

為什麼一些採用 Source 引擎的遊戲,會有 看畫風知引擎 的感覺?

二十世紀的玉豬龍 引用本站以前乙個答案 我覺得簡潔易懂 畫面油膩膩 虛幻3 強光閃瞎眼 寒霜 優化很良心 UBI 幀數特別高 起源 COD IW魔改 如何辨認一款遊戲採用的是什麼引擎?手機遊戲 Jiang 要是了解起源引擎地圖製作的話,就會知道起源引擎的遊戲場景大部分都是用hammer裡的長方體拼出...

為什麼毛戈平不把自己化得帥一些?

Kri了個大sty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毛叔叔哭出聲,辛辛苦苦給你們做彩妝,你們不會用還不說,反過來說我不帥!我不管!老子最帥! 年年鴻雁飛 不帥就是不帥啊為什麼要尬吹 個人認為題主想要的可能是硬朗的帥,也不一定就是某些答主口中的鮮肉偶像臉 但是毛老師底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