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作家為什麼沒有嘗試學習寫一些市場化的網文賺些快錢?

時間 2021-05-09 09:18:36

1樓:

因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圈子啊。

傳統文學的消費市場是學術界、教育界、學生閱讀、高階閱讀、ZF圖書館等等,同時還會有些被翻譯成外語,出版海外。

能在傳統文學這行立住腳的,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學術、教育或者文化系統內的職務,比如大學教授、出版社主編、文化部門工作等等,有些還會擔任當地人大代表。都有穩定的社會地位和收入。

而且在外快方面,這些人其實比你想得要滋潤:影視化這塊,張藝謀改編過莫言的,馮小剛改編過劉震雲的,陳凱歌改編過李碧華的,嚴歌苓和前面兩個都有過合作,還有阿城這種乾脆就是作家+編劇的。

走穴的話就更多了,隨便出席一場什麼集團、機構、節日、活動的宴會、開幕式等等都會有收入,講課講座這些就更頻繁了,無論是給其他大學的,還是給公司、集團甚至ZF部門的。

如果以上這些都沒有的話,那就老老實實寫書教課或者在出版社工作唄,雖然無法成富豪,但混個中產還是不成問題的。當然,苦逼的肯定也有,特別是青年一代純粹用愛發電的嚴肅向文學作家。說白了,在淘汰選手這塊,傳統文學和網文作者一樣殘酷。

你到處投稿總是不中,也沒有謀求到穩定工作,家裡也沒礦,那就是過幾年該幹啥幹啥了唄。

網文這邊,消費市場就是純粹的普通人了。

普通人對嚴肅思考和高階品位這個東西不是說不知道,而是沒那麼在意,大家更想獲得比較直接的刺激和快感,大家就是想看甜文,寵文,虐文、打臉文,公升級文、修仙文、都市文、穿越文等等,所以網文重視劇情設計+人設,對思想昇華則是有也行、沒有也無所謂的態度,這就跟傳統文學相悖甚遠了,多數寫傳統文學的很難完全轉換成這個創作思路,所以就算嘗試,很可能也無法成功,還不如認認真真寫自己擅長的

2樓:Loober

我雖然沒見過,但是我的老師小花同學是一位大佬寫手,他曾經說過這樣乙個人。

五十來歲,幹傳統文學的,打算向他學寫網文賺點錢,我老師直接問他願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寫那些喜聞樂見的東西,比如英雄救美,裝逼打臉,扮豬吃虎這種東西。然後那人勃然大怒,他說他堂堂作家為什麼要寫那種低俗的東西?然後我老師也不客氣,直接說那你走吧,我教不了。

說白了,大部分傳統文學的放不下身段。而且嚴格來說,我們網文其實是服務業,而他們是文學,領域都不同。

3樓:鐵甲依然在

從市場經濟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市場有分工!

這就好比為什麼銀行那麼多錢為什麼不去做房地產一樣,因為市場有分工,銀行的精力只能夠做好銀行的業務,而不能把房地產的業務也一併幹了。

用個更簡易的比喻就是,你現在有乙份工作選擇,乙份是公務員,乙份是去公司裡當職員,你不可能把自己分成兩半一半去當公務員,一半去當職員。

4樓:魚伍

我覺得原因很簡單一位傳統作家去寫市場化的網文,並不一定真的能賺到什麼錢。

一、更新速度網文更新的話,每天在網文界不算快的,但是傳統作家能適應這個更新速度麼?

二、網文的「套路」 劇情發展的節奏不同網文本事就要求快節奏,例如白夜行放在網文裡面,節奏是不是就過慢了呢?

所以,本來網文和傳統文學的差距就比較大,沒能力也沒必要。

5樓:

乙個一直打王者百星高階局的大佬突然去玩青銅局,儘管也有很多段位的小號存在,但還是會因為混亂的青銅局改變大佬的意識預判和操作。

得不償失。

6樓:Daniel

盜墓筆記寫得爛成啥樣了,但為什麼其他作家寫不出這東西?因為其他作家不明白腐女們喜歡看什麼,去迎合她們。

市場對爽文作家的要求和對傳統作家的要求截然不同。傳統作家的文筆、思想深度、生活經驗等等對於網文來說沒什麼意義,網文作家需要的是把握讀者的喜好,不停地讓讀者爽,語言通俗,這些傳統作家並不擅長

7樓:

有乙個時期父親(列夫·托爾斯泰)對戲劇很感興趣。有一次他去皇家小劇院看拉比什的鬧劇《草帽》。當時父親正在寫喜劇《教育的果實》。

劇場休息時,他在休息室遇上一位認識的教授。那人覺得看這種庸俗低階的戲時被托爾斯泰撞見是很尷尬的。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您也來看這種烏七八糟的東西了。」他苦笑著說。

「我一直幻想著能寫出這麼乙個東西,」父親說,「但可惜我沒有這個才氣。」

——托爾斯塔婭《遙遠的回憶》

為什麼作家都喜歡寫悲劇?

Karen 因為悲劇更貼近現實,越真實越有力量。人生八苦,生老病死 愛別離 怨長久 求不得 放不下。這些才是常態,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紅樓夢 中有首好了歌,把人間寫得無比真實。乍一讀只是感嘆寫得好,若干年後再讀,只覺得冒冷汗,原以為自己只是看客,不知不覺很多事已經經歷了。柴靜寫過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

有什麼寫家鄉或者寫乙個地區寫的最好的作家或者書?或者哪些書地域色彩很濃?

新疆 李娟 阿勒泰的角落 遙遠的向日葵地 劉亮程 乙個人的村莊 湘西 沈從文 邊城 陝西 路遙 平凡的世界 賈平凹 秦腔 北京 老舍 茶館 四世同堂 正紅旗下 上海 張愛玲 半生緣 想起來再補充 麥克斯韋的貓 題主提到了劉震雲先生 河南新鄉 寫河南 我想再說乙個就是閻連科先生 河南洛陽 先生的作品大...

閱文事件鬧得那麼兇,為什麼傳統作家卻不發聲呢?

註冊號800萬,大部分都是開個書寫了幾千字不寫的小學生,真正在寫的更新的也就幾千本,因為推薦位最多就養活那麼多人,而舊合同舊書已棄坑的作者則不在影響範圍,所以真正影響的就是能靠這個吃飯的那千來個人吧,撲街沒影響啊,本來就只有六百 說鬧得兇但真的利益相關的沒幾個。 臉上表情極其複雜 yw手底下多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