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自閉症患者交談?

時間 2021-06-03 00:34:59

1樓:恩啟IDEA朝陽中心

提起孩子的語言問題,家長們總有這樣的擔心:

「我家孩子從來不會提問,總是跟我一問一答,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玩。」

「為什麼我兒子明明知道自己的需求,卻從來不會主動跟我們說,都是拉著我們的手去拿。」

「每次孩子要尋求關注時,心情好的話他就會一邊唱歌一邊偷看我,如果心情不好就是馬上尖叫、哭鬧。心情不好的時候居多……」

總結看來,家長的疑問就是——為什麼孩子明明會說話,可是和人溝通的時候卻總是不能好好說呢?

其實,會說話和會溝通並不是乙個問題,而自閉症孩子恰恰在這兩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困難。

01語言障礙

自閉症孩子語音和語言的共同特徵包括:

高音調或平坦音調:自閉症孩子的音調、音量與普通孩子不同,突出的特徵是語言的韻律失調,有些自閉症孩子說話的音調較高,聽起來像唱歌,還有些孩子的聲音語調則比較單調平板,沒有抑揚頓挫之感,聽起來就像「機械人」。

背誦:自閉症孩子經常逐字逐句地背誦從電影中聽到的某段台詞,或者無休止地談論與當前的對話無關,自己卻喜歡的話題,並不在意別人是否聽懂是否回答或是否有興趣進行交談。

缺乏理解語言的能力:不會使用完整的句子,不會使用問句、否定句等。

重複無意義的語言:自閉症孩子會反覆重複相同的語句。例如,反覆從一數到五,或者問他們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

仿說:自閉症孩子在回應別人的提問時經常會發生「鸚鵡學舌」的狀況,例如,如果有人問「您要點心嗎?」 他們會重複回答「您要點心嗎?」。

言語和語言發展不均:輕度自閉症孩子的語言能力可能發育正常,甚至會發展出較豐富的詞彙量,但通常只涉及特定的興趣。

因為常有這些語言障礙,自閉症孩子不願或不會用語言表達交流,對他人語言不感興趣,在別人和自己說話或叫自己的名字時經常無法回應,會給人造成聽覺障礙的錯覺。

溝通問題

其實,語言能力只是有效溝通的一方面,而肢體語言(例如手勢,肢體語言和眼神)也可以向他人傳達資訊。

但是,社交溝通所涉及的所有能力,都需要對複雜的社會性有一定的理解,並具有基於這種理解進行自我轉換的能力,然而自閉症孩子往往最缺乏這些能力。

因此,他們在與人溝通時,往往會遇到這些困難:

缺乏對肢體語言的理解:自閉症孩子通常無法通過手勢語言(例如指向物體或使用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會用點頭、搖頭、手勢或肢體語言來表示不同意思,更不會在交談中輔以手勢和表情達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無法在不同的時間或場合使用恰當的語音:自閉症孩子往往難以發展,維持,和理解人際關係,不會在特定情況下轉換使用恰當的語音。例如,在葬禮上發出笑聲,會讓人誤認為不尊重人;在玩遊戲時一本正經的講話,則會讓別人覺得像「書呆子」。

眼神交流困難:大部分自閉症孩子不會用目光與人表示交往

無法讀懂他人的觀點:這種無法將自己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的能力通常被稱為缺乏「心智能力」。

如何提公升語言和溝通能力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明明會說話卻依然做不好溝通?

其實,溝通是乙個複雜的過程,從基本的溝通意圖、說話內容、溝通技巧,以至明白對方的反應,當中涉及不同的技巧和能力。但是,自閉症孩子在這方面的能力較弱,往往無法跟上急變的溝通資訊。

另外,自閉症孩子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發展遲緩,還有孩子欠缺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即使有說話能力,他們也經常鸚鵡學舌,只會重複他人的說話,或是發音不清,以致未能有效地表達自己。

並且,自閉症孩子不單在語言理解方面有障礙,對面部表情、手勢等非語言的理解亦有困難,故難以了解他人的意願和感受。

此外,很多自閉症孩子往往缺乏主動與人溝通的動機,不會主動與人發起溝通。

以上種種原因,就會導致了他們儘管能說話,卻依然和別人做不到良好的溝通。因此,幫助他們提公升溝通能力,發展有效的溝通方法,提高與別人溝通的意願,並增強語言和非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對每個自閉症孩子都非常重要。

因此,在日常的溝通技巧訓練中,我們要注重這些能力的提公升:

語言運用技巧: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教孩子學習如何運用語言,達到一些基本的溝通目的,包括表達基本需要及與人互動,例如:要求、拒絕、打招呼、發問、請求幫助、分享等。

理解能力:讓孩子明白別人說話的意思或傳遞的資訊,與懂得表達自己同樣重要。

共同注意力:指兩人或多人留意同一事物時,保持投入和專注的能力。而這一點恰好是許多自閉症孩子缺乏的能力。

加強溝通效能的技巧:要訓練孩子在溝通時向別人傳遞恰當的資訊,不要喋喋不休,避免東拉西扯、自言自語或做出無謂的動作,以加強溝通效能。

輔助溝通技巧:為缺乏語言能力的孩子建立恰當的溝通方法,例如使用圖卡、溝通簿、計算機及其它電子器材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需要和選擇,特別要讓孩子學會表示拒絕或不滿,從而降低因溝通不善而引發的行為問題,從而消除旁人對他們的誤解。

其實,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自閉症孩子,同樣的,他們的語言能力也各不相同。

自閉症孩子語言能力中,有些可能不會說話,有些可能只會使用有限的語言詞彙,有些則能清晰流暢的表達。

同時,自閉症孩子的溝通能力也不相同,有些可能難以溝通,有些無法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則缺乏基礎的溝通技巧。

顯然,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是自閉症孩子大多都會面對的兩大困難,也是我們需要積極面對解決的問題。

2樓:小A媽

若是希望讓自閉症孩子能夠有效交談,建議可以鍛鍊他們的詞彙、敘事能力以及邏輯表達。

最基本的詞彙訓練,通常圖卡對孩子來說是個學習詞彙的好方式,但建議家長可以給予孩子探索實際物品的機會,孩子可以透過觀察物品不同的特徵,利用其感官知覺,摸一摸、聞一聞、敲一敲來感受實際物品,這樣能幫助孩子對物品的功能和特徵有實際了解。

敘事能力、邏輯表達的部份,要花稍多時間與耐心幫孩子鍛鍊,家長可以透過少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每日與孩子多對話,但要切記的是,在對話當中父母應做的是「引導」孩子往正確的聊天邏輯走、完整地表達他想說出的,而非「糾正」孩子敘事混亂的部份。

給您參考乙份乾貨: https://

3樓:霸王龍DoDo

建立溝通。通過患者感興趣的方式(可以是遊戲、某種物品),讓自閉症患者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自然的產生「溝通」(可以是眼神肢體動作),然後逐漸的往語言方向再進行引導。

4樓:我是大象

從生活出發,從平常心出發,從最基本要求出發,每一步都是緩慢而艱辛的路程。

具體來說,首先需要評估目前的程度,從實際出發,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滲透,光在機構上一兩個小時的課,那是杯水車薪,而且就算有條件上課,還需要看機構的資質,老師是否投緣,否則效果微弱,機械性的學東西沒鳥用。好的機構老師和家庭通力合作,家人從生活自理和基本需求出發,從會表達需求,無論吃喝拉撒,簡單慾望表達,感興趣的事交流分享,一點一點來。

完全不知道自閉程度,其實沒什麼實用的經驗分享。只能隨便說點供參考。

5樓:Autism Partnership

有效的社交溝通是人們在社會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於自閉症人士更是如此。當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喜好、想法,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環節他們因無法表達和溝通導致的一系列行為問題。

Autism Partnership四月將舉辦一場自閉症大型線上公益免費研討會,關於自閉症知識以及高效ABA干預,當中涉及語言、社交、干預以及成年生活等各個方面。

autismpartnership.events/zh/event/ap-autism-awareness-summit-2021-autism-through-the-ages/

自閉症患者可以結婚嗎?

與人共同生活是能參與社會交往者的天然權利。只有生育行為才需要半強制的風險篩查。不要因為優生學的隱患,否定任何人尋求朋輩情感支援的權利。 秋爸爸 先說客觀結論,當然可以。但問題是跟誰?自閉症有社交方面的落後和障礙,讓他與別人在社會互動會存在很多麻煩。我們不能說禁止某些人結婚 生孩子,這是不該限制的,除...

如何幫助乙個自閉症的孩子?

暖星社群 這個問題太!大!了!看角色吧 家長 評估孩子目前的狀況 輕度中度重度 依據孩子的狀況安排合理的干預計畫,為孩子提前規劃好未來 例如重視生活自理的重要性 早期對孩子情緒行為問題的關注 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他未來可能可以謀生的技能 幫助孩子更多的融入社會 最重要的是,關愛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因...

自閉症患者都具有智力障礙嗎?

晴微 小時候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很可能後來變為很聰明的那種,但長大後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則不是。因為小時候智力發展容易不均,有的人都發展了其他方面,而社交能力差,又比常人更敏感,於是社交能力更差,於是被診斷為自閉症。同理,測兒童智商也是沒有意義的,也許智商高的孩子以後仍然聰明,但智商低的孩子還是很有可能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