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真的能養生嗎?

時間 2021-05-06 12:02:19

1樓:四寸土

還有說太極拳不能養生,不能實戰的我也是醉了,有人衝過來打我的時候,我都是趴在地上做十多個俯臥撐,壞人就自行被擊退了,你敢說俯臥撐沒有實戰效果?切

2樓:孫俊俊律師

太極拳養生的功效毫無疑問,本人就親自驗證了並一直堅持在。只不過太極拳要想具有實戰功能,必須刻苦練習,且還需要拜師後接受更長時間的專業訓練(俗稱「拆招喂招」),沒有上十年的苦練,功夫是上不了身的。

3樓:逸夫樓

練太極對了能養生,理論上可以無疾而終,但養生恰恰是練太極的副產品。

練對的標準是懂勁,換勁後改變肌肉運動模式才對。參考貓科動物用力模式,嬰兒吃奶也是,道家曰返先天,他們都能輕鬆自如完成動作,應證打人如走路,無形,久戰不疲拳無定式,懂換勁後打的拳架才是太極,反之無論你拳架多飄逸,都是花架子。

懂勁換勁後豎勁才是所謂內家拳的靈魂。樁是根本。拳架只是樁的延伸。

大概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薌老是國家挖掘整理傳統武術成員組副組長,沒留下影像資料,拳照都少,從此也只留下了養生樁,實力不允許啊!知道當時組長是誰你就明白了!

4樓:

當然可以了,不過老了再練,沒啥意義了。

我老師是30多歲開始練的,天天練,現在68了,每天早上能連續打3個小時,跟在旁邊一起打的都是50多40多的人,很多人跟1個小時,動作還不標準,已經跟不下去了,有的中途要歇,反正沒有人是可以從頭跟到尾的。

去爬山,2000多級台階,中途不歇,一直到頂,回頭馬上下山,我們一幫20多歲30多歲都沒辦法。

一字馬能一下劈到地上,不用手,只單純依靠腿的力量站起來,一起練拳的乙個姐以前是文工團跳舞的,說她20多歲的時候都沒辦法,下得去,上不來。

70公分高水泥石台,一下就能跳上去,同年齡的其他人,都跳不起來了。

走路快如風,和年輕人一樣,不像其他老人,基本只能遛了。

5樓:慧慧

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6樓:半盆園

實戰的太極恐怕不能養生,養生的練法也不適合實戰的。

太極拳是內家拳,配合真氣執行才有非常好的效果,養生上,內功的效果大於動功,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只練內功,真氣充足經絡暢通了,不練打拳也很養生,當然動靜結合的效果最好。

內功其實並不難練,沒必要故弄玄虛,有正規的老師,用科學的心態對待,普通人都能練好(這個練好是指能養生的程度,)只是調動人體機能的一種鍛鍊方式而已,沒什麼神秘的。

公園裡的太極操,動作不標準了容易傷膝蓋,還是廣播體操更好。

7樓:太極之美VOT

傳統內家拳練習的過程中方法非常關鍵。

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僅可以達到極佳的養生功效,還有可能使習練者走向修行之路,可以說是身心皆修。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自古以來,我們中中國人都講「精氣神」 精氣神其實是分別指的三個不同的層面。

用現在的話來講,

「精」就是指的有形有質,能夠看得到的,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它屬於物質層面,

「氣」是指的無形有質,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存在,它是屬於能量層面,

而「神」則屬於資訊層面。

而太極拳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武術的典型代表之一,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可以幫助我們在精氣神三個層面上同步提公升。

先來說說精的層面,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內經》當中講到:「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除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表明經脈通暢,對於身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太極拳跟廣播操最大的區別就是,太極拳的動作有它的精準性和特定性,而開通經脈就是需要特定的外形。

在太極拳經典當中,有講到「骨節要對」,就是指動作要有準確性,每個關節都不能放錯位置,角度、方向都非常的講究。

當動作準確,所達到的效果就是使經絡暢通,經絡通暢了,氣血才能夠很好的執行,內在的臟腑才能得到濡養,身體才會由內而外地健康。

再說說氣的層面,因為太極拳是內家拳,內家拳就必須要產生內氣。太極拳本身包羅永珍,道家的導引之術也包含在太極拳中。太極經典當中都有講到練習太極拳要有「節節貫穿」,起於根,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全身依次而動……

在《黃帝內經》中有講到:「氣血淤阻,病由之生,氣血通則百病癒。」所以氣血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十分重要。

而節節貫穿其實就是導引,可以產生內氣。從養生角度看,節節貫穿可以使氣血執行更加旺盛。

再說下神的層面,當我們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比如節節貫穿,當我們不斷體會動作執行的過程中,心神會不斷地回歸到當下。慢慢地心裡會靜下來,時間久了,會發現通過練拳,人的性格也會慢慢越來越平和。

8樓:

中和乃萬物之理,太極之理不止在拳,更在心身,調和身體,拳架。

若要見效,拳架要中和,有明師或內行人見其架,陰陽之理亦在其中。力過肌憊,鬆過方知靜。

膝與腳同向,膝不可過腳尖,開胯,提臀收腹,馬步站四平馬,收顎,中正,自然。按照標準一套下來十分鐘半小時,亦可出汗,真正的太極就像動態樁,似動非動,亦下盤可穩,功夫可公升也。

似柔非柔,似直非直。混元樁加之,上虛下實,有奇效。

練得不好的和練的好的未必活的好生活習慣好,不會太極拳的未必活的不好生活習慣差。

想養生就去向李清雲老前輩學習,人家是養生家也會武術。所以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9樓:武當師一道舍

太極拳修心比較重,對於正宗太極,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如果學到了假的。。那就不一定了,而且目前好多太極都是空有外表而已,說白了都是空架子

10樓:振翅高飛

首先你要明白,太極拳和太極操的區別,太極拳的核心是:

守精,蓄氣,斂神

心不外馳,神意內聚。練得是身心性靈,不是肌肉僵力。

練到極致是心神一鬆柔若無骨,心神一緊堅如磐石。

太極拳也要練丹田氣,練習開合呼吸,練心脾肺腎肝,12經,15絡,原穴,合穴,井穴, 滎穴, 經穴, 絡穴, 郄穴.

還要注意靜養氣血,尊時令,天人合一的培養壯大自身。1練9養。可見養才是第一位的。練為其次。

待到性靈提公升,氣血充足,心神飽滿,隨便乙個動作就是拳,隨便乙個轉腰就是勁。

而太極操是

隨便比劃的套路跟廣播體操沒區別。

太極拳是整體練,不是划拉兩下的拳形就是了。

那些質疑中華武術的是因為沒見過,但不能說沒有。

想練習出真功夫,要踏實的練習,勤懇的練養結合才能達到。

11樓:靖雲

首先,什麼是養生,

我們要先有這樣的認識。

現代的養生就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的身心養護活動。

那太極拳,其實是屬於傳統保健體育。

旨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身鍛鍊,

有意識地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動。

重視加強人體內部的運動,

調整人體內部的機能。

是一項適合各種年齡層人群活動的健身體育專案。

尤其適合體質虛弱者和慢性病患者鍛鍊。

這和現在人觀念中的健身房健身還是有差。

但是,畢竟對我上述的體質虛弱和慢性病患者來說,還是有用的,總不能讓人去舉啞鈴做捲腹吧……

其實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身心的需求,具有良好養生、健身、延年益壽功效的中國傳統養生體育,受到世人的關注,正在逐步走向世界。

12樓:

太極拳當然能養生。

現在教太極拳和練太極拳的人太多,市面上的太極拳大多可以算是假拳,實戰是絕對不行的,養生效果和做操差不多。隨便照葫蘆畫瓢比劃下姿勢就行,不要太深究,練得太認真還可能傷身。

13樓:

科學研究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先」打倒舊的,再建立新的。但科學發展很快,許多人被老師要求推翻舊的後,遲遲建立不了或學不會新的體系,那麼他總是停留在打舊階段,自覺風光無限。

一種是繼承原有的體系中基礎性的,精華的部分,在承認的基礎上,研究發展。那麼他對這個體系中錯的部分是什麼態度呢?

沒有態度,他把所有時間都用於繼往開來,沒有時間理會其他。

熱衷於跳出來挑毛病的人,如果太極拳沒有對你和你的人家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不礙放它一馬。

14樓:天邊的雲

說身邊的例子,一起練拳的乙個人,練了三個月痛風好了,你說廣播操有這個功效,我不信。

那人練的比較刻苦,差不多每天兩個小時。

教拳的老師想普及一下,到痛風群裡宣傳,沒人信。

乙個練拳的大學生,肩部緊、麻,經常要按摩,練了三四天,不麻了,比按摩效果好,也是年輕,效果快。

練拳內裡是有變化的,沒變化說明練的不對。

換膝蓋的,有,不符合運動規律了,練拳還是要總結經驗教訓的。好的流派前人總結完了,按流程練,別自作聰明。

15樓:火火火火火

能不能養生不太清楚但是氣血暢通的感覺不是假的毀膝蓋也不是假的

能實戰難練

16樓:kimi

兩個日本人寫的,其一是醫學博士,東京醫科大學客座教授。

目前已被臨床醫學證實的太極拳在治病方面發揮作用的有:

太極拳防止老人「跌跤」——跌跤被譽為老人殺手

太極拳可以防治生活習慣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閉塞性肺病、帕金森等

太極拳可以提公升大腦活力

太極拳創造良好心境可以改善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實名反對高票答案:

如果我舉出五個練太極拳長壽的例項不能證明太極拳有養生的功效,那麼你舉出五個天不假年的太極拳大師也不能證明太極拳沒有養生功效。況且有的人放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按照當時的平均壽命,活得並不算短。

既然是在知乎,大家就拿出一點科學精神,請想一想,如果換另乙個問題,用乙個極小的樣本(5個)取代整體,並且沒進行任何其他因素分析的回答,能否得到你乙個寶貴的贊。

關於太極拳在防治疾病方面的研究,不少發達國家都在進行,我在中醫藥大學當教授的朋友說國內也在研究,期待更多醫學專業的從業者能給出更好的回答。

學拳手記

記錄一些我在學習太極拳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17樓:Xi Yang

太極拳目前看來是不太能用於實戰

任何體育專案,職業的勝業餘的,訓練水平高的勝訓練水平低的,適應規則的勝不適應規則的,沒有什麼新奇。

專案練習者的訓練量、對抗經驗不足,和流派「不能用於實戰」,顯然是兩個概念。隨便一口「不太能用於實戰」,基本屬於無腦黑。

那麼太極愛好者們聲稱的養生功效又是否是真實的呢?

取決於你認為什麼是養生。

本人體會,武術套路的好處是對全身活動比較均勻,缺點是膝蓋負載偏大。相比單項訓練,套路訓練在構建整體姿態、協調性上面比較有效,適用於外行入門;相比慢跑,套路的心肺訓練強度更低;相比廣播體操,套路在動作上更複雜,對肢體協調要求更高。

你要是想延年益壽,那實際上未必效果好。陳氏太極拳的不少傳人,壽命都沒到六十。而且膝蓋負載也大了點。

利益相關:

練過一年陳氏太極。

練了幾年跆拳道,目前只有紅黑帶。

太極拳裡面有拳嗎?為什麼叫太極 拳

e020cff48524 首先,我要吶喊!雷雷挨揍,是練太極拳的不行!不是太極拳不行!但公園裡大爺大媽耍的確實不能叫太極拳,只能叫太極操!太極舞!當年太極拳威震武林!為什麼今天連兔子都打不過?以前,太極拳研習中國各門武術,知己知彼。而且那時中國拳法技戰術較少使用今天搏擊的掃腿 肘 膝,更沒有泰拳絕技...

陳氏太極拳實戰真的有用嗎?

南寧譚詠麟 以前在CCTV5看過陳氏太極對戰日本空手道,每期五局三勝,贏三期算贏,然後陳氏太極最體重最重75kg,空手道最重62kg。然後,第一期,陳氏太極直接按最強到最弱出場,空手道最弱到最強,第一期3 1,陳氏太極贏。第二期,兩邊正常對位,陳氏太極每個都重4 5kg,3 1,陳氏太極贏。第三期,...

太極拳與科學無關嗎?

豇小豆 您是想問太極拳作為武術運用在實戰,它與科學的相關性?還是太極拳作為氣功對身體的調節,這與科學的相關性?對於太極拳作為武術運用與實戰,它與科學的相關性,受困於本人才疏學淺,沒有涉獵過,無從回答。對於太極拳作為氣功對身體的調節,它與科學的相關性,願做淺要回答,若有所失,還請指正。太極拳,算氣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