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員工流動性好大,企業績效管理好難啊,各位有啥好辦法嗎?

時間 2021-05-30 07:47:08

1樓:品譽智庫

而在打分過程中,價值觀部分的打分對管理者的要求更高。因為它是需要你日常對員工有足夠多的觀察和了解才能得出來的。打分中,管理者可能存在一些誤差:

2、解決兩個難點

指標設定

①連線組織與個人績效目標公司制定績效指標時會存在乙個難點,就是公司的組織績效和員工個人的績效之間,怎樣建立連線?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內容,公司存在的價值是這個決定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會決定每一年的公司戰略,具體到這一年市場形勢怎麼樣?

公司的業務前景怎麼樣?

②KPI設定啟動之前的準備KPI設定啟動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想通過KPI達到什麼目的,KPI的設定,說起來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你希望KPI達到什麼目的,記住一定要去分解目標,其實你把目標分解下去了以後,如果你團隊的所有人都能夠做得很棒,那麼基本上你的團隊就能完成目標了。

2樓:莪是你

現在績效管理太重要了,這一段疫情把好多公司壓垮了,

企業業績差,員工積極性受影響,工作效率低,整個形成惡性迴圈,確實企業挺難做的。

我們目前主要和績效管理公司品譽諮詢合作,期待新一年我們業績有好的表現。

3樓:小流積分績效管理

講乙個實際案例吧!

18年接手一家企業,其中乙個部門,本應該春節後有八個人上班,結果只來了乙個人。

為了維持運轉,公司急忙找了9個人,全部是固定工資,其它部門人員到位率高一些,但也是人心不穩,於是主管們為了留住員工,各部門都打報告加工資,300-800不等。

一疊加薪單,老闆一籌莫展,一是給誰加多誰加少,沒有標準;二是固定加薪,乙個月增加好多萬,直接增加了成本;三是加薪幾個月又會要求加薪。

我們接手後,停止加固定薪,匯入積分制績效管理,即核算各單位產量工資費用,結合公司的預計增長率,核定各單位績效獎勵,再設立K指標,用積分衡量個人績效。

按產量及K指標達成計算績效獎勵金額,用積分來分配。

這樣就把公司的效益和員工的利益繫結在一起了,都希望公司產量增加,目標利益一致。

實踐結果,人員減少11%,產量增加20%,收入增加15%以上,實現了幫企業增效,員工增收。可免費送案例資料,僅限製造業。

回到題主的話題,員工流動量大是很多企業的困惑,其中原因之一是工資不夠高和分配不均。

市場競爭這麼激烈,企業不能單純的提高固定工資,否則產品沒有競爭力,但員工加薪是剛需,因此必須從提公升人效著手,同樣的人效率更高,品質更好,浪費減少,員工收入增加。

積分制可以公正公平公開量化員工的綜合表現,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

傳統績效考核是以扣為主,員工反感,流於形式,積分制績效管理是以獎為主,在員工收入增加的同時,企業效益增加,老闆和員工都能接受,值得企業匯入。

階級流動性的意義何在?

叉丫 有些人總以為只要有充足的階級流動就萬事大吉了,事實果真如此嗎?曼德爾說過 歷史是社會科學的天然實驗室。那麼,我們就看看歷史吧。蘇聯歷代主要領導人的出身狀況如下表所示 姓名出身 弗拉基公尺爾 伊里奇 烏里揚諾夫 列寧 知識分子家庭 約瑟夫 維薩里奧諾維奇 史達林 皮鞋匠家庭 尼基塔 謝爾蓋耶維奇...

為了降低人員流動性,有哪些繫結員工的工作年限小技巧?

不一樣 我講點兒實際的吧,為降低人員流動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 1 員工關懷方面,搞一些小福利,比如說滿3年 5年 10年 15年 20年,可以搞一些聚會,這樣能讓同期不同部門的人加強工作以外的交流,讓不同部門的同事在公司能交到同期的朋友,和校友會是乙個道理。2 職業晉公升方面,在制定職業晉公升規...

如何理解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今日學習內容 1 對於廣義流動性,跨境資金的影響主要體現為人民幣存款的增減上,可用從 銀行結售匯差額 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 觀察。2 對於狹義流動性,跨境資金流動帶來人民幣存款的增減,進而影響金融機構繳準規模 商業銀行在獲得外匯資產後,進一步向央行結匯,引起央行外匯占款的變化,進而影響流動性。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