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經脈到底是不是血管,中醫內部是否有定論?

時間 2021-05-06 00:40:36

1樓:黃老邪

經脈是空,你相信嗎?經脈是氣的通道,不象血的通道那樣,有個血管,氣的通道不需要管道,有空隙就都可以通過,大膽推論一下:經脈就是人體的空隙網路,這些空隙網路遍布全身,供氣巡行,這裡的氣是相對於血液而言的氣態物。

器用者空,經脈是人體內的空,這個空是解剖不到的,不是血管那樣的物質管道,也許只有活體內才有,解剖是永遠找不到的,解剖你只能找有,沒法找無。

就象地表水沉降到地下,沒有管道,走的全是地下的空隙,水走過的路徑就是空。

河流有管道嗎?只有河床和兩岸行成的半包圍空間。

這也行是解釋經絡的正確方向。

2樓:麋鹿弟弟的哥哥

說到底,書看的少,提這個問題甚至連課本都沒有看過,雖然目前經絡的實質問題尚無定論,但經過現代研究確認經絡是真實存在的,在實驗針灸學中也明確給出,腧穴百分之多少在血管附近,多少在神經附近,多少在結締組織,多少在肌肉,都是有定量研究的,所以很明確經絡不是解剖意義上的血管

3樓:實名太二

這事兒沒有定論,也不可能有定論。因為中醫的發展基本已經停滯了。可以確認中醫已經不可能達到西醫,也就是現代醫學的高度了。

這種情況下,談論中醫的經脈概念對應西醫的是什麼概念,完全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好比說,想找到中國古代哲學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對應的現代物理學概念一樣。中國古代哲學根本沒發展到這個地步,也基本不可能發展到這個地步了,所以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答案。

回到問題本身。

雖然沒法清楚的知道,中醫的經脈概念確切對應的是西醫什麼概念,但我們至少能夠感受到,當年翻譯西醫著作的那批中醫達人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從各種醫學概念翻譯的定名上,我們就可以管中窺豹,洞見一二。

中醫的經脈概念,有奇經八脈。可見經、脈的概念是不同的。

近代那些醫學大拿們翻譯西醫著作,就翻譯出了「動脈」、「靜脈」的血管概念。可見,他們認為中醫的「脈」,就是血管。然後他們又翻譯出了「神經」的概念。

可見,他們認為中醫的「經」,就是神經。

中醫的經脈,是氣血迴圈的路徑。血很好理解,就是血液,脈就是血管,脈裡面流通血液,這就很說的通了。

那麼氣、血並稱,「氣」又是什麼呢?既然血走脈,那麼很顯然,氣對應的就應該走的是經。經是神經,傳導的是神經電訊號。可見,中醫所謂「氣」的概念,就是神經電訊號,也就是電。

這和這幫翻譯家們後來對「電氣」概念的翻譯,又對應上了。

所以說,中醫的經脈準確對應的西醫概念到底是什麼,我們雖然不清楚,因為中醫還沒發展到這樣發達的地步,但至少當年那些把西醫概念翻譯過來的人們的想法,我們還是清楚的:他們認為經就是神經,脈就是血管。

4樓:七葉一支花

可以了解一下經絡敏感人,這個好像有個千分之三的概率,如果說古代,直接找出幾個人,大體的經絡循行就出來了。

另外現在的科學通過聲光電等都能檢測到經絡的存在它既不是血管也不是淋巴管

5樓:啊呀呦

中醫所有的名詞,全是概括性,它包含了乙個機制,並非西醫那種客觀到極致的具體事物,這也是中西醫無法融合的原因,這是兩個不同的體系

6樓:彭星星

本科塊畢業了,也算正兒八經學了4年多你要問我到底是不是血管我也不知道但是它好使我從上高中時候左側肩胛骨疼(無外傷史無基礎疾病)因為肩胛區域是小腸經巡行所以我自己給自己扎了養老後溪腕骨每天1 次一次20分鐘斷斷續續的到現在大五了只要坐時間不長,基本不疼了我自己都覺得挺神奇的(我也說不出個123來)

7樓:穿山龍

從歷史上看,春秋戰國秦漢的時候中醫的經絡就是血管,已經有學者考證出了。但是隨著發展,已經不在是血管,變成了一種功能單位。

一家之言,可供參考

8樓:之筱

首先你作為中中國人,沒有自己的文化歸屬感,為你感到可悲。你不知道中國文字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不同的意思嗎?知道什麼是一詞多義嗎?

比如:你是傻屌和你是傻屌,就可以包含兩個意思。我這樣說,你可以理解嗎?

為什麼中醫經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為中醫是寫意,不是寫實。都要靠個人的理解,學習學習中醫做需要什麼?需要悟性。所以才說我們中國文化或者中醫博大精深。

為什麼造就了這種現象?本質其實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國文化寫意,西方文化寫實。以中國國畫和西方油畫為例。

國畫講究的是意境,是神韻,每個人看到的可能都不一樣,理解也不一樣,留個我們充分的遐想,這正是國畫的魅力所在,每個大家可能都會對國畫進行點評,但是他們點評都會不一樣,但是你能說他們都不正確嗎?中國文化是開放式,是包容的,是變化的,體現在我們中中國人的方方面面。

油畫重在寫實,基本上看到畫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毫無意境所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嚴謹,這種文化適合現代科學的發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西方文化是狹義的,是死板的。

兩種文化各有各的好。

而中醫屬於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理解都可以不同,這也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

就比如我對經脈的理解。如果脈是長江黃河(比如奇經八脈),那經就是小河小溪(十二正經)。

那什麼是經脈?我覺得是就是氣和血流通的路徑。搞那麼複雜有什麼意義?

9樓:迷途知返

居然敢質疑中醫.你肯定收了洋帶人的錢!!!

中醫「老祖宗」必然在放大鏡都沒幾塊的古代就已經掌握了天頂星科技,能看到經絡有什麼問題???現在只是失傳或是你不愛國,你看都2020了現代顯微鏡都找不到經絡,不就側面證明了中醫的神乎其技

對於中醫學科里看不見的東西中醫界人士如何講都是有它的「道理」,不理解那是你悟性不夠,建議你去看幾本距今幾千年的中醫經典「神書」再來質疑。

10樓:Doc老張

不是血管更實際一點,至少客觀存在,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經脈更抽象,更多的是強調功能。

就像中醫說的血,和實際我們理解的血不太一樣。中醫學上的血,功能性佔比更多。

11樓:波稜蓋

經脈分為經絡和筋經。經絡是活著的生物特有的,所以西醫或現代科學拿屍體做實驗並不能捕捉到經絡的特性。經絡是氣血執行的管道,但是這個管道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可以感覺到。

筋經是人體的筋,或者叫肌腱之類的東西,看得見摸得著。經絡和筋經的關係,比較複雜,我也說不太清楚。

12樓:浩然

中醫的經脈包括血管,但不僅僅是血管。四診中切診的脈診,就是靠觸診橈動脈來判斷病情。但是,經與脈是有區別的,經行氣,脈、絡行血,孫絡還包括神經、淋巴。

13樓:中醫女科秀鳳博士

中醫講的經絡不是血管。中醫上說,經絡是執行氣血、聯絡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zhi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是細胞群、體液、組織液之間交換能量通道,並且形成低電阻、神經資訊和生物電訊號的網路叢群。

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源於遠古,服務當今。在兩千多年的醫學長河中,一直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圖源網侵刪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 「絡」的原意是「網路」,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這是將脈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屬於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乙個有機的整體。

14樓:沃景明

定義: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執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的通路系統,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幹,有一定的循行路徑。

從定義來看,經絡具有血管、神經、內分泌的功能。所以題主問題的答案很明顯了,中醫的經脈並不能等同於現代醫學的「血管」這一概念。

對於經脈是不是血管,是很多初接觸中醫理論的人最容易混淆的概念。給題主乙個建議,想要對中醫基礎理論有乙個比較準確理解,就暫時先忘了現代醫學灌輸的,心肝脾肺腎腦血管神經,這些概念。

15樓:一條大河

經絡當然不是血管,中醫大多重視對功能闡述和推論而並不注重解剖學。但中醫的脈絡卻是指毛細血管,經絡有對血液迴圈有輔助作用。所以中醫籠統的把血液迴圈系統又分為十二經脈,但並不指十經脈就是血管。

而是血液迴圈按照十二經脈分類,主要目的是為了和十二經絡對應。這樣一來十二經脈主血,十二經絡主氣就構成了血為氣母,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

這個氣是指給血液迴圈提供動能的一切。中醫對氣這種闡述是抽象的,而不是絕對物質。

血液在經脈中執行,這個是指血管,但又不是按十二經脈順序執行。所以經脈是血管,十二經脈卻不是血液迴圈系統。它可以尊循十二經脈規律執行,卻無法根據十經脈路線在這種類似虛擬的管道中執行。

這個在中醫理論中早有定論,只是學者各人的理解差異,更別說乙個從來外行豈能明白的。

16樓:霍辛

你這個問題並不是所謂的中醫基礎問題,因為經絡的本質直到現在都是乙個前沿的科研問題,而且是乙個跨學科的前沿問題。

國內外很多人研究經絡,有些人認為是體液通道,有些人認為是筋膜刺激傳導,有些人認為是神經電訊號,分別提出各自的假說。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的終身教授祝總驤先生倒是證實了經絡的客觀存在。不過我對這位老先生在學術界內部的地位不太了解,希望倒時候別蹦出來個不知道哪兒來的牛鬼蛇神用著不屑一顧的語氣,跟我說這位老先生的黑歷史和人家的研究成果如何如何不可信。

也不要跟我提假說怎麼怎麼樣,我上大學的時候,肝性腦病的致病機理還都是假說呢,也沒耽誤臨床上根據假說來搶救肝性腦病患者啊。

如果你非要說「經絡」在中醫基礎理論裡的定義的話,那就只能是「經絡是執行氣血、聯絡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17樓:那伽上神

這麼說吧吧,人喝酒以後血液裡為什麼會有酒精?難道嘴巴直接通到血管的?那為什麼你血管裡面沒有大公尺飯?

顯然這個是微細的吸收到血管裡去的。怎麼吸收去的?這個問題可以解釋筋絡,人體筋絡也是一種渠道,是氣的渠道,而且不是虛幻的,是可以驗證的。

有他特定的渠道線路。人體有氣嗎,你會說反正我沒有感覺。你沒有感覺不代表沒有,只是你沒有感覺而已。

為什麼你沒有感覺呢。第一你不夠敏感,第二你不練氣,中醫講究筋絡,但是如果自己感覺不到筋絡就不會是個好的中醫,怎麼去感覺筋絡呢,練氣。筋絡不是練出來的,是人體本來就有的,好比流淌緩慢的河流,普通人感覺不到,練氣後就好像緩急的河流,可以感覺出來了。

所以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還這麼跳脫。。

中醫的經脈到底是不是血管?如果不是,那麼古中醫發現過血管嗎?

碰火花的蜜蜂 宋代 出土針灸銅人 中醫關於健康與疾病的成因理論成熟期,但人體解剖方面,應只有主要血管器官組織的實踐肉眼可見概念,深入研究受倫理和觀察工具制約,而對骨骼的構架認識同現代差不多,宋代有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專著 洗冤錄 所以個人覺得,中醫理論中的經脈,應主要是道家的人體概念,如同講人的靈魂一樣...

中醫所說的濕氣到底是什麼,中醫內部有沒有對濕氣讓人通俗易懂的解釋?為什麼各有各的說法,讓人雲裡霧裡的?

我有一袋星光 濕邪是中醫中乙個抽象的概念,風寒暑濕燥火被稱為六氣,如果他們過分了,就被稱作六淫。而溼就是其中的一種。簡單點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有外在的溼和內在的溼。外在的溼可以理解成空氣中的水分,假如你生活在北方,比如新疆,基本不下雨,突然你去了四川,經常下雨霧氣很重,空氣中濕度很大,沒有適應,出現了大...

中醫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中醫是和現代醫學站在對立面的嗎?

中醫就是以中醫理論指導下分析 總結 實踐的醫學體系。之所以說用現代化的手段研究中藥就脫離中醫就是因為已經脫離了中醫理論體系,藥物的使用是由現代醫學理論來指導。就像同樣是楊樹皮,在蓋倫那邊就是羅馬醫,在李時珍這邊就是中醫,在拉齊那邊就是阿拉伯醫,因為在不同的醫學體系中解釋楊樹皮的理論是不同的。 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