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是練背王牌動作,那些pro為什麼很少做引體向上?

時間 2021-05-05 20:52:23

1樓:泰太

引體大肌群。

像他們那樣

一是,很少去做大肌群。

二是,自身體重不能滿足肌肉刺激,腰挎槓鈴片也不夠,還傷腰。

三是,高位下拉,前拉後拉不比這個香?

感覺是因為沒有龍門架或專門器械,所以大學是做引體向上而不是高位下拉。

2樓:蛋子兒

大家都知道,練健美,沒那麼多花裡胡哨,就是上重量,往死裡刺激肌肉。

在上乙個時代,固定器械那麼缺乏的情況下,大佬們都很少去做引體。

哪怕練,也是帶上負重腰帶再做。

道理很簡單,人體的自重增長是很慢且有極限的,這就是「瓶頸」。

哪怕上了科技,用了藥,也只是拔高了身體瓶頸,但對於訓練來說,核心依舊是:大重量做組來刺激肌肉。

當身體重量到達瓶頸以後,力量自然而然會上公升幾個檔次,這時候的自重不可能滿足增肌訓練的刺激要求,所以只能上負重。

帶過負重腰帶的朋友都知道:這玩意簡直不是人帶得,能把人腰椎拉脫了。

負重背心稍微好一點,但是重量在加的話就會限制上肢的活動範圍,且上限小,價效比低。所以終究不是最優選。

後來隨著健美行業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固定器械被開發,很多器械能夠孤立且「舒適」地刺激訓練目標肌群,且能在負重上能加的很大,最重要的是遮蔽了很多潛在威脅。

自然而然的,引體就很少有人練習了。

但是,雖然大佬們很少練,不代表很多健美愛好者不用練,人家那是自重刺激不了,上負重會有風險,所以不練。

有些人自重做組都費勁,還琢磨這一套那一套的,實在沒有必要。

健體健美是一件很踏實,容不得二心的事情,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的完成訓練,才能見證自己的蛻變。

3樓:徐秉輝

你說的pro應該是那些職業健美選手,他們的訓練更專注於孤立肌肉的刺激,引體硬拉屬於很優秀的整體力量訓練,但參與既然太多,對於職業選手並不是首選。

4樓:柯基短蜜

藥物健美和自然健美對肌肥大訓練的區別。藥物健美,使用小重量來增加代謝廢物,進而增大肌肉體積,輔以外源性激素的注入,他們的小重量訓練可以持續1小時以上,甚至一天可以多練,如果使用大重量則會快速力竭,對藥物健美的肌肥大收益不是最優的。同時考慮關節等輔助結構的非同量增長,藥物健美使用大重量存在受傷風險。

而自然健美則更適合通過大重量來實現肌肥大,具體就不說了。除非你是藥物使用者,否則不建議模仿這些藥物pro的訓練方式。

5樓:Ryan

一、為什麼有的健身新手沒有基礎也能拉幾個引體向上,而有的人卻不行?

很多沒有健身基礎的人,一般情況下是不能輕易完成引體向上這個動作的,就算能完整地做下來,數量也只能停留在個位數。但是有的人卻連乙個動作都完不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熟悉健身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不同的人身體素質、骨骼肌肉的發達程度也是不同的。這也是訓練計畫、訓練方法要因人而異去制定的原因。在做引體向上時,更多時候,需要背部肌肉來發力,對我們臂力的要求也很高。

可能有些人天生臂力就很有力量,又或者他的背部肌肉很發達,那麼他的起點就比較高了,可能第一次嘗試引體向上就能成功。

除此之外,體重上的差異也會影響引體向上的難易程度。我們都知道,引體向上是一項負重型的訓練,你在做這個動作時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自身的體重。自身重量越大,在做引體向上時,負擔的重量也越大。

一般情況下,體重相對較輕的人,往往比較重者的完成度好。

二、參與引體向上的肌肉群

根據做引體向上時的參與程度不同,這些肌肉群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主要參與肌肉,如肱二頭肌、肱橈肌、背闊肌;第二類是次要參與肌肉,如斜方肌、前鋸肌、肱三頭肌;最後一類是為我們保持身體平衡、協調身體各部位的聯動肌肉,如核心肌群、臀大肌。

帶大家梳理這些參與的肌肉群,是想讓大家明白,之所以你在做引體向上時感覺困難重重,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肌肉缺乏鍛鍊導致供力不足。因此,想要做好引體向上,先要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增強這些肌肉的耐力,利用各類推舉動作、划船動作、拉公升動作鍛鍊這三類肌肉。

三、引體向上動作要領

1、抓握方向

2、握距

在進行引體向上時,雙手之間的握距最好略比肩寬,這樣的距離是最安全、最標準的。雙手之間的握距越小,難度係數越高。對於初級健身運動者來說,沒有必要過分追求高難度,而對於有一定訓練基礎的人來說,可以適當地縮短握距以增加訓練難度。

3、呼吸

在引體向上動作時,身體逐漸上移的過程中吸氣,當身體達到最高點,開始轉向下移過程時,開始吐氣。引體向上需要強大的心肺輸出,因此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呼吸,保持充足的體力。

4、停頓

引體向上這個動作一共有三個標誌性的高度節點,乙個是眉毛與杆平行處,乙個是下巴與杆平行處,最後乙個是胸部與杆平行處。每到乙個節點可以有意識地停頓一下,感受身體的發力。

四、進行引體向上必學的基礎動作

任何訓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項訓練開始前,我們都需要先分析一下主要的發力部位。像引體向上,就十分需要手臂的力量。要想完成好引體向上這個動作,我們需要提前進行一些臂力的訓練,只有練好了臂力,才能為完成好這個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下這些動作是進行引體向上之前的入門訓練,能幫助我們更加穩定地施展臂部的力量。

1、靜位懸掛

這個動作十分類似於引體向上的起勢動作,如果還沒法完成完整的引體向上動作,可以先利用這個動作練練臂力。後期可以根據自己能力適當地延長懸掛時間,增加訓練難度,循序漸進地增強臂部力量。

2、俯身啞鈴划船

俯身啞鈴划船不僅可以增強手臂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對背闊肌的訓練效果極佳。在一拉一放的動作軌跡中,背闊肌會受到一定的刺激,在做這個動作時,你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背部的發力

3、上斜身啞鈴划船

這個動作主要針對肱二頭肌、背闊肌、後背中部的斜方肌,比俯身啞鈴划船的難度更大一些,訓練效果也要更強一些。如果你已經輕鬆消化了俯身啞鈴划船的難度,可以繼續試試這個動作。

五、介紹幾種型別的引體向上

1、彈力帶引體向上

這一類的引體向上推薦給初學者,如果覺得引體向上對你來說還是有些費力,你可以先借助彈力帶,在做牽引時它可以給你一些輔助性的力量,幫助你更加輕鬆地完成引體向上動作。

2、常規引體向上

常規版的引體向上適合那些有一定基礎,或者肌肉力量較為優秀的人士。只要按照標準的動作規範進行,就不會造成肌肉損傷。

3、負重引體向上

這一類的引體向上適合那些王者級的人,如果你覺得,普通的引體向上對你來說已經沒有難度了,那麼你就可以適當地給自己增加難度。比如適當增加一些外部的負重,以提公升引體向上的難度。

總結:如果你的基礎比較薄弱,剛開始無法完成乙個完整的引體向上動作,一定不要氣餒。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把各類基礎性的準備訓練做好,先從臂力訓練、背部訓練練起,當這些肌肉的力量提公升上去之後,再做引體向上才會有力量支撐。

不要心急,引體向上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練好的,只有經過足夠的量的積累,才能達成質的飛躍,慢慢努力,總有一天你也可以成為引體向上中的王者。

6樓:大坤坤

當你高位下拉能超過自身體重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倆動作在這個階段沒啥區別。

我70公斤,高位下拉80公斤2組75公斤3組,每組10個。對於我來說收益比引體向上大。

7樓:山漸青

傳統健美式訓練,老鳥這些哪個體重不在100KG往上走,雖然引體是練背非常好的動作,但是同樣大體重的人做引體也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對關節壓力也是挺大的,一旦受傷,可能就是幾個月訓練成果就要大打折扣,而且引體也不是不可代替的,高位下拉,划船這些對關節壓力小,效果也很到位。兩害相較取其輕嘛

況且引體不算是乙個主訓練專案,深蹲,硬拉,推舉,臥推這些才是,引體作為這些主力量訓練之後附加的輔助訓練是非常好的。

再說運動員,運動員他們的訓練的功利性更強,要的是什麼是非常清晰的,比如籃球運動員,要的核心抗旋抗側屈,體能,靈敏性,協調性,爆發力,而引體帶給他們的幫助不大。

況且人家訓練也不是全透明的嘛,總有你看不到的時候。

8樓:愛笑的陽陽

開鏈動作更具功能性,閉鏈動作更具安全性!

動作是為人服務的,理論上只要能達到增肌效果任何動作都可以!

從增肌來看引體向上是不是沒那麼好?增肌要遵循漸進超負荷,引體每次都有進步比下拉難多了。

增肌可以按照漸進性抗阻力訓練的原則,超負荷訓練。

引體向上,屬於開鏈動作,更具有功能性,簡單說就是很具有挑戰性和難度!但是大體重基數的增肌人群,做引體向上的訓練容量有限,增肌效果有限!

高位下拉,屬於閉鏈動作,更具安全性,簡單說更好操作!大多數增肌人群是練背的必備動作。

另外,我需要說明的是增肌期,除了訓練,吃和睡也特別重要!

我是 @陽陽傻傻笑233

9樓:hakunamatata

個人經驗是乙個完全的引體向上牽涉到肌肉比較多,沒辦法對特一肌肉做到充分的針對性練習,而那些專業的需要的是特定肌肉的增加,所以用很多動作代替引體向上。

10樓:淡於水

這要分析一下引體和高位下拉的區別還有這些運動員的需求

先確定乙個最起碼的共識:引體是閉鏈(遠固定),高位下拉是開鏈(近固定)

閉鏈:是通過固定肢體遠端或在遠端施加足夠大的外力限制其自由運動而使肢體處於承重姿勢,閉鏈運動更加的功能性(與日常生活場景類似)

我們來分析一下區別(引體和高位下拉的重量一樣的前提下)

做功

引體:最大重量是體重+配重片

高位下拉:最大的重量是你能拉起來的重量

(也就是說,這兩個可以換著來訓練,因為遷移性很高)

角度

引體:正手、反手、寬握、窄握、對握

高位下拉:正手、反手、寬握、窄握、對握

(也就是說,這兩個可以換著來訓練,因為遷移性很高)

運動

開鏈運動(高位下拉):更多是一種「任務」需求下的肌群訓練,也就是說訓練的是在某一特定任務/情景下的肌肉啟用並運動模式

閉鏈運動(引體):更多是人體對自身有更好的控制去「探索」不同組合完成此動作。

生理

引體可以讓你整合更多的全身肌肉、動作(整體代謝往上走)

高位下拉有對特定的肌肉能力更好的針對性訓練。(力量、耐力和厚度等)

(這就意味著你高位下拉很厲害,並不代表你的引體向上就很棒,可能只能做幾個)

區別講完了,咱們來看看pro的需求

大肌肉有針對性的增大某一塊肌肉,讓裁判從視覺看上去整體比例很舒服

不需要太多的「功能性」,本質上就「選美"

這就意味著:

大肌肉的角度:引體、高位下拉都符合,

有針對性的增加肌肉:只有高位下拉符合(生理)

不需要太多「功能性」,本質是選美:引體中的」運動「就可以少做一些

但是為什麼:pro還要時不時的做引體呢?

因為要做造型,為了更好的高階啊。

為啥我的每次練寬距引體都是肱二頭肌痠痛,背闊肌根本感覺不到痠痛,只有練離心引體背闊肌才會感到痠痛?

正常情況下,找不到背闊肌發力感的人強行寬距引體仍然只會用二頭髮力,然後不自覺地利用手掌的摩擦力維持寬距的 造型 有個建議,你可以用長而光滑的橫桿,手帶著水開始做,在寬距引體時盡力嘗試不讓雙手不自覺地往裡收,這樣就很難再用肱二頭肌借力了。如果仍然感覺不到背闊肌發力並且肱二頭肌痠痛,建議找專業人士看一下...

為什麼練背的動作很多都需要俯身?

智障少年 阿諾德對於健身訓練動作曾經有過乙個很經典的總結,大意就是 負重訓練的本質就是在和重力做對抗。如果重力向下,那麼訓練的肌肉就應該向上。如果練胸做俯臥撐或者臥推,那麼按照這裡理念來看,就是乙個對抗身體的重力,乙個對抗槓鈴的重力。相同的道理,背在人體的另一側,胸部的反面,如果要對抗重力,練背的很...

女生目前這個狀態怎麼練提公升引體的數量?

上帝之鞭 每個人方法不同,如果你練其他力量,時間久了自然上去。但就目前我感覺,你可能是想快速解鎖引體,用引體代替其他聯絡。其他人方法複雜,我說點簡單的。開始就做正手的,但現在你肯定做不了。跳上去或者踩凳子,慢慢下來,每次下來用2秒以上,感覺在使勁下來又不想下來。一週三練休息兩天。我看你在家,不用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