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師具體負責產品研發中的哪個部分,對各機械原理怎樣實施製造都要掌握嗎?

時間 2021-06-08 11:00:58

1樓:太白粥

工業設計是典型的「T字型人才」崗位,往小了說核心職能就是給產品穿件好看又好用的衣服,但這件衣服並不是那麼好穿的。從概念到產品需要經過很多流程,而每乙個節點都有創新的可能,為工業設計服務。

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有產品經理崗,他們會輸出相對完整的產品定義與設計需求,工業設計師拿到需求後最好能夠將其昇華或挖掘新思路,以下聊聊題主說的除設計以外的技能需要掌握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盡量通俗易懂):

使用者研究(深入理解和實踐):傾聽與觀察使用者、自己作為使用者去體驗才能挖掘新需求新機遇,發現未來!

市場分析(懂點兒,廣泛收集資訊):哪些競品賣得好或不好?為什麼?有什麼優劣勢?我們如何尋找差異?

軟硬體技術(知道什麼現在就能做、什麼短期內有能做的可能性):比如在30年前要把電視機設計成曲面屏,就沒有配合你實現的技術。提出相對可行的設想,工程師才不會撂挑子~

材料與工藝(深入理解,廣泛收集資訊與樣品,在設計中實踐):不同材料與表面工藝的呈現質感、成本、可行性都不一樣,需要給工程師提出指導性建議。

結構與模具(知道什麼形式可以實現,但不需要自己去解決):設計能否落地?強度夠不夠?

能否裝配?裝配與合模處是否會影響美觀?是否會增加模具難度?

提出相對可行的方案,讓工程師去解決吧。

生產製造(懂點兒,能大致釐清流程):少打一顆螺絲,既環保又能降低成本~

成本(知道大致範圍,誤差不超過30%):無論多高階的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都會盡量控制成本。

團隊協作(精通~):既然啥都要懂,靠自學太慢了,多多請教不同職能的小夥伴,同時爭取他們的全力配合!

總的來說,商品化的每乙個流程,工業設計師至少要做到都略知一二

2樓:機械社群

工業設計師主要工作內容有;產品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環境設計(人與硬體之間的介面設計)以及進行產品生產的可行性分析,預計並解決技術難題等。工業設計師不同於工程師,機械的實施製造是機械工程師的工作,工業設計師不一定要掌握。

3樓:0571cn

這個並非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1.從個人能力出發。如果你造型美感能力很強但對結構沒有興趣,可以專精一項,尋找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和團隊,團隊成員分工清晰明確,嚴格按照產品流程來操作,便於發揮自己的特長。

如果自身對結構有強烈的興趣和能力擔當,那麼可以選擇較小的團隊來承擔更多的責任,獲取更高的回報。

2.如果你畢業選擇的是大公司,基本來說崗位設定會以造型、用研、UI等內容展開工作。如果選擇的是小微企業,基本上對個人能力要求較為全面,要有同時去幹多個崗位的覺悟。

3.如果你選擇自主創業,那麼對能力的要求會更加全面一些。

上學時學的是專業,工作後混的是行業,等你畢業5年後,大學學的專業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工業設計師如何轉行產品經理

誇我可愛好了 看了看你的情況,我覺得你想要轉行產品經理沒有很難的,畢竟你的藝術設計類專業以及你的五年設計工作經驗在加上你的產品規劃經驗經驗,這些都是你轉行產品經理的優勢,不過一般轉行就是自學基層做或者是報班了!而且你上邊也說了,你在自學一些產品相關的書籍之類的,就想你說的產品助理和產品專員排除800...

工業設計師在設計師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或者工業設計師怎樣區分於其他設計師?

威澤老汪 工業設計師個人以為是只有在融入某個行業後,才真正算得上這個職稱,在這之前也只能統稱為設計師。原因是 想做的好,設計的基本功有需求是基本,對你從事的行業的理解,也是個非常難得的素質。這一般需要你對這行有足夠的熱愛,光知道潘通今年的流行色是什麼,是不夠的.如做手機的,你大小得算是個發燒友,才做...

真正的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是否和產品經理一致?

吳黎明 設計師的方向和產品經理一樣,學習的內容也是朝這產品經理的職能去的。但是工業設計是想這麼做,都是理論上,遇到實際問題完全沒法解決。就像經濟學學習的都是CEO的工作,但是真給你當CEO,你也幹不了,沒那麼簡單。如果懂理論就可以搞定,那麼這個世界靠看書學理論就搞定了。真的產品經理對硬體,軟體,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