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交換價值的基礎和內容是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

時間 2021-05-30 21:31:44

1樓:勇敢的心

使用價值沒有辦法用貨幣衡量,當今社會還要商品社會貨幣還沒有從交換中退出,那麼追求貨幣,追求不斷的交換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動機

2樓:偶有點獲

如果交換價值的基礎和內容是使用價值,那為什麼還要用「交換價值」這個概念呢?

實際上,你所理解的的「使用價值」就是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是更為具體的實體。

你要知道,資本論寫在十九世紀,與那個時代的人相比,經過多年教育之後,抽象思維對於我們幾乎成了本能,以至於我們對於實體本身直接採取抽象思維。但反過來,這種本能實際上妨礙了去理解馬克思為什麼花了大量篇幅去區分實體與抽象,誤解為有兩個抽象概念在打架。

3樓:Mark Out

說到交換,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量上面的定義。例如,一頭牛換三隻雞。在今天的商品社會,這樣的交換直接變成了與貨幣進行交換。也就是值多少錢的問題。

政治經濟學認為,貨幣的本質在於其背後隱藏的商品的價值。正是因為每個商品擁有一定的價值,才能有一種特殊的商品,即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

使用價值是什麼呢?當我們說乙個東西有使用價值,意味著我可以用它來做某件事。也就是說,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質上面的規定。

每個商品都不一樣,即擁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對擁有相同使用價值的商品進行交換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交換價值在於商品共有的,可以成比例量化的東西,當然不可能是代表商品的區別的使用價值。

再延申一下。形態各異的商品,其物理性質完全不同,他們有什麼共同的屬性呢?唯一共同的屬於就是,它是由勞動創造出來的。

因此,交換價值-價值-勞動,是本質與表象的關係。商品為什麼能夠交換?因為不同的商品都有價值。

為什麼商品有價值?因為裡面體現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4樓:楊澤亮

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不一樣,無法用來比較。麵包和衣服,乙個是滿足食慾,乙個是為了保暖。但是幾個麵包的飽腹感可以和一件衣服保暖的滿足感相同?不得而知。

但是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都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可以比較。

做十個麵包花了2小時社會必要勞動,

做一件衣服也花2小時社會必要勞動。

10個麵包,一件衣服

本質上都是2小時勞動量,就可以等價交換了。

什麼是價值 使用價值 交換價值?

next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價值體現的前提是商品具有使用價值,當乙個產品沒有使用價值,它就不會具有交換價值,就不能進行交換的動作,也就不會從產品轉換成商品,從而產生價值。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出現商品。而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有矛盾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自帶的...

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價值又是什麼呢,人生的價值真的是首先在於奉獻嗎

俗人乙個 人為什麼活著,因為你不願意死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你的價值觀,做什麼事情使你覺得實現自我價值,使你開心便是價值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除了可觀事物,哪有一定真的事情呢?基因的本質就是活著,因為不願意活著的基因載體已經被這種基因自我毀滅,剩下的基因自然就是渴望活著的基因。你的認知 思考真的是你可以控...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為什麼不能二者兼得

蘇世 首先要懂得商品的定義,可以馬克思先對 商品 定義,然後才論述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貨幣,剩餘價值。這個邏輯是一貫的,很多黑馬的人沒黑在點上,就是因為沒從商品定義入手。使用價值和價值,對里統一,有對立性,有統一性。二者不可兼得就是對立性的表現,是說二者相互排斥。但是要東對立性,還是得先說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