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你的野心時,怎麼辦?

時間 2021-06-04 02:40:13

1樓:海東

其實每個人都會覺的是別人虧欠自己的,這很正常。是乙個人的大腦的思維模式所決定的。所以,這就是第一念,念頭的意思。

那麼你想要改變,就是去練習你的第二念,在你的第一念之後,站高一層去思考,就會出現第二念了。

舉例子,我為公司做了巨大的貢獻了,但是公司對我只是意思了一下。實在太不夠意思了。如果不是我,公司未必能有現在的成就。這是第一念。

反思,如果公司沒有給我這個機會,我是否會有這樣的成就呢?所以,應該要先感謝公司信賴我,把這專案交給我。這是第二念。

繼續反思,在這個專案中,其實我個人能力的成長非常巨大,而且整合了很多以後有用的資源。這其實對我的好處和意義都是巨大的。這是第三念。

然後總結,公司的目的是確保它的組織盈利,我的目的是個人成長和個人的效益,那麼怎麼整合我和公司的目的一致性。能確保目的一致性的想法和念頭,都是有效的,反之,是無效的。當無效念頭出現而且越來越嚴重,那麼目的不一致,就及時分道揚鑣。

這樣才是有效的思維方式。

最後一段話:人的大腦,就是在不斷的下結論。在大腦中,每個結論都是正確的,當你推翻你之前的結論,那你當下的結論也是正確的,所以不要去否定自己的結論,而是不斷的訓練自己,下乙個的結論是什麼?

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問到已經無法問了,再繼續問,你就能從不斷的下結論中,得到最真實,最核心的內容。所以,格局有多大,眼界有多寬,想法有多豐富,都源於不斷的去深挖自己的念頭。

等你研究透你的起心動念,你就無敵啦!!!

當你的野心大於能力時應該怎麼辦?

從我的角度理解,題主是想說,野心大於能力很痛苦該怎麼辦嗎?當野心大於能力時,獲得的幸福感極少,會陷入一種自責和自卑。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卻做不到?野心之所以稱為野心,是我們內心求而不得的東西。特別是我們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到這上面,我們眼裡心裡看不見其他的東西的時候,會丟掉很多原本我們擁有的。比如情感,健康...

當你發現自己的能力無法匹配自己的野心時,往往會使自己處於煎熬的狀態,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人嘛,總歸年少輕狂,想幹一番大事,功成名就,揚名立萬。但是在成長的過程,我們深入了解這個萬千社會,浩瀚知識,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渺小。理想才華很難完全吻合 越是才華淺薄越是想證明自己如何的了不起,要是再加上一絲熱血,狂熱的心,很容易陷入乙個怪圈,什麼都去做,不斷壓榨自己時間和精力,以謀求用更短的時間去...

為什麼康德認為幸福不足以作為道德的最高法則?

達克 我覺得歸根到底是因為康德將幸福理解為自愛,幸福是 一切偏好的最大滿足 是 主觀的終極目的 也就是說,人作為感性的存在者而總是有慾望需要被滿足,因此人才想追求幸福。就算情感主義者說人的情感之中就有直接的對他人的愉悅,康德也認為這種情感基礎是不牢靠的,他想要找到普遍有效的先天法則,並認為這一法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