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到手7000和私企到手13000怎麼選?

時間 2021-05-06 01:08:29

1樓:爸爸

國企也分369等,你說的我不好評價,但是給你舉個例子,比如某草公司,工資可能就五六千,但是年底發你七八萬年終獎都算少的了。還有某電網更誇張。這還都是明面的。

有些天秀操作根本不能往這裡發,會河蟹。只能說那種地方的工資不能看表象。

2樓:yuluoicq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區分城市級別、戶籍、奮鬥慾望。

城市級別:一線及強二線城市,私企優於國企;其他城市,國企優於私企。在一線及強二線城市優質私企多,有實力進國企的人,進優質私企也不難,而且就業機會廣泛,個人收入及發展空間更大。

戶籍:本地人一般買房壓力小,無須買房或老房置換新房,少量貸款即可,適合進國企,公積金攤還無壓力;外地人一般買房壓力大,白手起家需要私企的高薪支援買房首付和月供;

奮鬥慾望:普通人適合進國企,普通人拼搏也玩不出花來,求安穩才是價效比最高的上策;精英適合進私企拼搏,精英的勤奮+智慧型實現階層躍公升的概率遠大於普通人。

以上海為例:

上海國企的工資/房價比很低,非本地土著一輩子買不起房的很多。除了少數能夠在35歲之前拿到50萬以上年薪的外地戶籍精英,置業有望外,大部分普通人到了35歲左右,一般會回家鄉,或者轉移到二線城市再就業,利用在一線城市積累的工作經驗重新扎根。

也就是說,對於非本地土著而言,早晚是要離開,那麼上海國企的穩定性就沒有意義。既然不考慮穩定性,又要35歲前撤離一線城市,那麼能夠早掙錢、多掙錢、時刻讓人保持競爭狀態和拼搏精神的私企就是首選。

回到家鄉或二線城市,利用之前在一線城市的積蓄購置房產安家後,考慮再就業問題時,年紀也不小了,這時穩定性就很重要了。這時候7000元國企優於13000元私企(如果是成熟職場人士,可以模擬為14000元國企優於26000元私企)。

3樓:溺水的魚

很好回答,國企跟私企的優劣因人而異,很多答主都給了理論分析、切身體會和客觀比較。

我在乙個央企的全資子公司,在這個行業裡面幹了近8年。只能說冷暖自知、優勝劣汰。我沒有背景,但是覺得順勢而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至於公升職加薪,那都是餅。如果這個餅是你爹畫給你的,那像你這樣的二代,肯定大有作為。如果是領導畫給你的,那你就細品好了,不要幻想。

很多時候順其自然不光是安慰自己的話,也不是網抑,就是現實,是無能為力的現實。階級已經固話了,別總想著自己是錦鯉。

所以如果你在國企有更好的背景、加上你也很能幹聰明,那麼就選國企。

在國企混得好的,都不是缺這幾千塊錢或者有更長遠的發展。

在國企混的不好的,自然遲早會去私企憑本事拿錢。

所以各有利弊,不用擔心國企看不到頭,也不用擔心私企35被優化。都是圍城。

4樓:小溪

上海那個是國企?7%的公積金太假,遇到過南京的自稱國企,詳細問,8%公積金,還不是全部工資做基數。打聽到內部員工,說其實不算國企。

一般國企的好處就是公積金方面不會給你少交。

5樓:蒸汽的革命

我是國企,我媳婦私企,同在北京給你對比一下。

1.錢中國企每月工資穩定到手7000+ 我媳婦私企全勤情況加上業績獎金 10000+到 20000+不等

我年終獎30000+ 我媳婦沒年終獎

2.工作強度與時間

我每天工作時間理論8小時雙休法定節假日休息

實際無考勤,請假隨意。工作輕鬆,業餘生活豐富。

我媳婦每天工作時間理論8小時單休法定節假日休息

實際每天打卡早9點晚沒準遲到扣錢休息日基本都加班且沒有加班費

3福利待遇

我媳婦五險一金最低比例其他全無疫情期間工資3000+ 生病在家休息一周工資3000+

4退休待遇

我退休工資8000以上補充醫療二次報銷

我媳婦退休大約3000+

其實選國企和私企就是選擇生活狀態。國企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私企是工作就是生活。你是想多活幾年享受生活還是多掙點錢給醫院呢?

6樓:

我選國企。

私企能全額交社保都算良心了,很多單位名義上工資高,社保繳費基數低到令人髮指。

而且工作強度真的低。

最近我們單位還在實行疫情期間作息,早9點半-下午4點半,中午午休2小時。

對於新入職的我來說,簡直驚呆。。今年疫情真的改變了我的想法,除了工資之外,抗風險能力真的也很重要。

7樓:

得區分是什麼樣的國企、什麼樣的私企。

從前我在私企,現在我在國企。

私企的時候,錢少事多。

國企的現在,也是錢少事多,但是高於我曾經所在的那些私企。

認識的一些在國企的朋友,別人確實福利多、能報銷的費用專案也多。

而我這兒呢。。。就工會的慰問吧,再就是五險一金是按法規繳交。

某些事業單位改制後形成的國企,慎重考慮。

反正在國企待久了,明明是個年輕人,卻在安享晚年。

8樓:哈士奇豬

平台很重要,我覺得私企那個平台很低了。國企一般都是12公積金,看看有沒有別的吧。如果私企平台很低真的不建議去,不穩定且不利於跳槽。

而且私企不提供住宿是肯定的,我覺得吧工資這種東西得看每個月剛需用完剩下到手的再配合平台,穩定性等等

9樓:薛丁格的哈士奇

1、穩定性方面

在私企工作就像跟老闆談戀愛,老闆圖你年輕貌美大長腿,你圖人家錢多活好有地位。年輕的時候有把子力氣,你儂我儂的,而隨著你年齡增大,價效比越來越低,後浪逐漸把你拍在沙灘上的時侯,老闆拋棄你也情有可原,像華為辭退34歲以上「老年」員工,就屬於市場化的行為無可厚非。

在國企工作就像找個老實人嫁了,剛進來那會激情澎湃,但待久了發現找的這主死氣沉沉,穩定到想吐,故有為少年都心有不甘,老斜眼瞥著別人家媳婦。隨著少年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才意識到這個老實人踏踏實實的還不錯,雖少了點激情,卻是個老來伴。

這次疫情下就很明顯,私企為了活下去各種裁員,各種倒閉潮,因為他要是不這麼幹,企業倒了老闆就得失業。而國企首先考慮的是社會責任,其次才是企業的利益,企業的困難可以推給上級單位,可以推給國家,但不能推給員工,不能因為企業經營有困難就把員工推到社會上去,要對員工有責任感,要對社會有責任感,所以國企裁員屬於政治問題,而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國企更穩定。

2、晉公升機會方面

老闆辦企業是為了賺錢,所以只要你有能力為他創造利潤,你就有機會獲得提拔。私企會更注重員工的個人能力,所以當你有能力理解領導的意圖,並把意圖翻譯成專業語言,並執行下去的時候,你就具備了成為中層管理者的能力,這家公司不提拔你你可以跳槽到別家去,所以私企從員工晉公升到中層管理者相對來說簡單。

對國企經營者來說,盈利只是KPI的一部分,能否通過工作處理好跟上級領導的關係,坐穩自己的位置,並為未來的公升遷鋪路是更重要的事。國企的老闆是國家,國家是人民的,所以理論上大家都服務於人民,而國企的員工也是人民。大多數情況下,大型國企的一把手沒有絕對的控制力,手下的副職、核心部門的領導可能都跟上級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資源配置、權利配置會更加分散,在這種情況下,分配利益和平衡權力對他來說是更重要的事,這幾乎決定了他的生死和晉公升,而在這之外還能把企業做起來才是真正的高手。

這就決定了普通員工的晉公升通道,不是有能力就可以上去的,需要看政治生態、權力格局,以及你站在哪塊高地。

3、薪資待遇方面:

私企的待遇是市場化的結果,像IT公司、房地產公司在行業市場好的時候,通過高薪聚集了大量人才,用超高的收益和成長機會激發人性的貪欲,讓所有人拼盡全力為了老闆的目標奮鬥,老闆掙到了大錢,自己也掙到了小錢,並且獲得了技能地提公升,可以在未來的利潤中多分一杯羹。而當市場轉冷的時候,老闆在收入上舉步維艱,只能在成本縮減方面想辦法,高薪的、年紀大的首當其衝,率先被咔嚓掉,剩下的年輕火力壯又悟性高的被提拔上來,這就是為什麼80後高管和90後中層越來越多,正當壯年的歐巴們只能靠邊站的原因。

長期來看,國企的待遇也不會過於偏離市場水平,但往往反應慢半拍,所以當少年郎能力強、成長快的時候,國企的待遇就跟不上他成長的節奏了,少年郎往往會心生鬱悶,而當中年郎精力衰減的時候,平均主義的國企也不會因此而淘汰他,中年郎就會內心平靜。

10樓:愛吃愛玩的十七

今天正經答題!!!

我就是在國企,到手工資不到7000,將近7000,說說我的情況你對比一下吧

首先我在的是一家老牌國企,內裡人員關係錯綜複雜,都是沾親帶故的,聽說有一些本部部門年底會發年終獎,而且金額不少,但跟我都沒關係,所以我的情況還算比較符合問題,到手這些錢就是這些錢,不會有獎金什麼的(我哭唧唧),這是到手7000塊錢的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就要說一下我了解到的別的國企,我男朋友所在單位,國字輩,到手工資跟我差不多,但是人家每月會有交通補助、每天都有餐補,過節還會有過節費(剛過去的端午節發了3000塊過節費,專案上手續相對簡單,專案經理就可做主),所以他每月的到手工資明面上依然是7000,但是實際到手的不止七千。另外,他公司的社保公積金交的大概是我的兩倍(手動微笑臉)

因為其他像休假等福利我們兩個基本一樣,就不一一列出對比了,寫出來的都是我們兩個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我在的公司制度陳舊,當年曾經輝煌一時,現在已經被很多國企踩在腳下(誇張的修辭哈,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國企共同的好處就是只要你不主動辭職,你可以幹一輩子,說白了只要你不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完全可以混吃等死到退休,這可能也是至今很多人想進國企的原因,安穩嘛,但是我聽說很多私企也是家族關係很多,工作也不是說你認真努力了就能取得好結果的(我道聽途說,可以來跟我科普,但是別槓,槓就是你對)

總結就是到手7000,不等於你的實際工資,國企和私企也不應該只由工資就決定你的選擇,我建議您多多了解全面之後再做決定

覺得幫到您了就麻煩給個贊唄

十七在此謝過

11樓:

雖然我一直在國企裡,但是我說下,國企真正的福利是你能擁有乙個學習的環境讓你不斷前進,因為國企有乙個學習氛圍,各類註冊證書、職稱、專案都是私企比不了的。

你去私企工資也許高,但是你能幹幾年?離職後除了經歷還有啥?每天除了加班還是加班。

去國企呢?每天9點到下午5點,下班後去圖書館看看書,考點註冊類證書,然後乾乾大專案(國企專案一般都比私人的大)不好嗎?等5年後離職硬,學歷,職稱,證書,經歷都不缺,要多少工資沒有。

本人就在國企,畢業三年呆了3個國企,工資從10萬到現在25萬,已經有3本註冊證書,中級,碩士。目前在這個國企呆著考最後一本證書,過後應該在跳其他國企拿35萬工資。

剛畢業,學習才是關鍵,錢都是浮雲,一顆不斷學習進取的心很重要。社會太浮躁,心真的很難靜下來。

不方便透露公司資訊,所以匿名了。

國企和私企,怎麼選擇?

程驍俊 你說的4000如果是稅後,而且是全額繳納社保公積金,那麼工資基數有7000左右,如果年底獎金還有個2 3萬,一年也能有個10萬出頭,再如果平時有個交通補貼 住房補貼 取暖費之類的也能快到12W。我剛畢業就是這個錢。但是國企這種受政策影響比較大,哪天獎金降了了,福利暫停了,真就乙個月4000塊...

國企和私企的區別?

非典型CFO元宇宙 綜合來看,尤其是疫情常態化下,很多私企 即使像巨無霸恆大 都不好過,但央企 國企還穩的一匹!乙個字 國企 央企真香!工作 薪資待遇 錢景 2職業發展 前景 3企業文化 歸屬感,幹的開不開心 企業留人也是對應3個方面 1薪酬留人,2事業留人,3感情留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國企 央企在...

已婚,今年 34,國企底層員工,每個月拿到手三千,現在工作量巨大,考核重,關鍵是還不開心,該不該辭職

這個純屬看個人情況,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個人建議還是騎驢找馬,有合適的再說,沒有合適的先乾著,每個公司都或多或少有些我們不喜歡甚至看不慣的地方,但是也沒辦法,沒法改變環境,我們只能改變自己,調整心態去面對現實,當然這是個人建議,怎麼選擇還是你自己做決定 山路無盡頭 有多底層?崗位型別是什麼?與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