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聲調符號表示粵語的聲調,該如何表示?

時間 2021-06-02 08:22:04

1樓:Wittaner

看見前面的回答,主要是從調型與IPA的契合度來作考慮。假如從把粵語拼音作為一種書面文字的角度考慮,則應在確保準確反映IPA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書寫效率及閱讀辨識度。

借用 @荷達 的圖

可見平聲字佔了粵語的大部分字數。那麼意味平聲字出現的概率要大於其他三聲。平聲字的符號應盡量簡單,或乾脆沒有符號。

然後再考慮調型。廣州話平聲是降調(陰平大部分是高平調),上聲是公升調,去聲是平調,入聲的調值在舒聲中都有對應。按照陰陽分高低。

拉丁字母最常見的符號有(以a為例)

那麼按如下分配符號應該是比較合理的:

陰平55/53 a ,出現頻率最高不加符號

陰上35 á,高公升

陰去33 ā,中平,個人感覺力度較輕

陽平21 à,低降,此符號也常見

陽上13 ,低公升,書寫時也是以上公升作結。此符號相對複雜且不多見,而實際上陽上的字數佔比也不高

陽去22 ,低平,但聽感相對陰上有力。

針對像-ng這樣如何標調的話,個人還是傾向於使用加乙個輔助母音字母來專門標記聲調。-u顯然是最好的選擇,鑑於收尾時口型關閉。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

Lièng-hk-guók sié-gái ìng-guòng sing-ngiòng

D-ék dèu

Nàng-g sng gi lì cêu sê cê-iù gì,

Dih cng-ngièng geng guòng-lk sing ék-lk bìng-dēng.

Nàng-g lī-séng geng liòng-sng,

Bêng-chiā éng-gāi ī hing-diê gung-hiê gì cng-sìng lì h-sing dói-dái.

閩南語的白話字把陰平設為基準調,相對合理,但仍沒能反映調型,使學習使用者方便記憶(陽平24 ,上聲53 á,陰去22 à,陽去21 ā)。而且閩南語連讀變調普遍,甚至出現最多的平聲變陽去,很多簡化的閩南語羅馬字把陽去當作基準調

Lin-hap-kok sè-kài jn-khon soan-gin

Tē-it tiu

Lán-lng si--li chū-i,

Tī chun-gim kah khon-lī siōng it-lut pêng-téng,

Lán-lng ū lí-sèng kah ling-sim,

J-chhia èng-kai í hia-tī koan-hē ê cheng-sn li hō-siong tùi-thāi.

這段文字用上面介紹到的粵語標調法效果如下(本人自編的仿閩語羅馬字的粵語拼音)

Ln-hp-kōk sāi-kāi yàn-khn sn-yìn

Ti-yat thìu

Yàn-yàn sang yì ch-yàu,

Héng chn-yìm thòng khn-lêi sêng yat-lt phèng-táng,

Khi-têi fū-yu li-sēng thòng lèng-sam,

Pêng-chhé yeng-koi y heng-ti koan-hi kē cheng-sàn lèi w-seng tōi-ti.

2樓:TSpncrAlbrtCh

個人方案如下:

陰平55/53 á 陰上35 陰去33 a陽平21 à 陽上13 ǎ 陽去22 ā這一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調類特徵為基礎,以國際音標為參考。

具體而言,陰平以最高為特徵,陽平以最低為特徵,分別設為相對應的á和à,符號向上向下分別表示高低;陰上和陽上皆以上公升為特徵,前者高後者低,分別設為相對應的和ǎ,符號曲折表示非平調,其尖角或左部向上向下分別表示高低;陰去以中平為特徵,陽去以低平為特徵,分別設為無標記和ā,無標記表示不高不低不公升不降,橫線表示平調(因可與其他平調區分,故權可用於此調)。

3樓:

陰平ā(55)/à(53)

陰上á(35)

陰去(33)

陽平(21)

陽上a(13)

陽去a(22)

入聲分別為āa。

高平ā/中平/低平a

高公升á/低公升a

高降à/低降

轉折ǎ/

應該可以適用所有方言了吧。解釋下,一般方言中很少有3種調值的平聲,如果只有2種的話,低平不標即可,不需要用到轉音符。

4樓:李溯本已故賬號

陰平(高降):à;

陰平(高平):;

陰上:á;

陰去:ā;

陽平:;

陽上:ǎ;

陽去:a。

陰平(高降)和陰上用 à 和 á 是很自然的事兒就不用多說了;陽上用 ǎ 是因為低公升調和低凹調很接近,而陽平作為跟陽上調型相反的調類就也用形狀相反的符號吧;剩下三個平調,陰去用 ā 是因為粵語的去聲才是原生的平調,而陰平讀高平是後起的,所以另選乙個來表示;陽去不標直接寫 a 是因為低平調是能量最低也最沒標記性的調位,而且跟低輕聲比較接近,正好粵語又沒有輕聲!

這兒還是用了凹調和凸調兩種符號來表示低公升和低降,凹調和低公升調一般不能對立,但要碰上凸調和低降調對立的語言怎麼辦,這個問題通過這種方案還是沒法解決!不過低降調倒是很少跟低平調對立,而且用表示低平也是有《西儒耳目資》這個先例的,但我覺著這其實是沒辦法的辦法!

每種語言都難免有自己特殊的情況,不可能只用一套標準就通行天下~~

5樓:Ollebocip

1ā,à 3a 6

2á 5 4ǎ

1, 2, 4, 5調,即陰平、陰上、陽平、陽上,其標法借用漢語拼音習慣同時盡量體現五度標線走向。陽上可以看作微變形的五度標線上公升路徑。漢語拼音方案ǎ在多數字置實際調值為21,與廣州音粵方言陽平調值相同;

3調即陰去為中平調,借大多數拉丁字母語言單獨母音字母通常發音習慣實際調值44,33區間的特點,記3調為不帶聲符的a。可以建立語音測試抽取樣本,估計大多數人對a, o, u, i等不帶聲符母音字母的發音習慣實際調值在44,33區間(不作證實,可自行驗證);

4調即陽平,其調值為廣州音粵方言最低調值,上述方案已作ǎ;設計次低調值聲調陽去作, 聲調符號幾何頂點略高過ǎ, 直觀表現陽去調值略高過陽平的特點。

以此方案結合粵拼試標記題幹讀音:

Jyǔgwó jng Sìngdifǔhu biús Jytjyu~ ge Sìngdi, gòi jyǔhǒ biús?

帶聲調符號的粵語拼音,跟越南語有多像?

Wittaner 不會太像。越南語的調號選擇其實相比其他拉丁化的聲調語言算很奇葩的。為什麼想到漢語或類漢語帶符號拉丁化成功的例子,就只知道越南語呢?這裡給乙個參照閩語 閩東,閩南 教會羅馬字魔改的粵語羅馬字聲母p p ph p t t th t k k kh k m m n n n f f s s ...

如果方言用符號標聲調,有沒有什麼規律進行統一?

潁川秀蔚 前幾天在看成都話,有四聲,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第四聲。而沒有普通話裡的第二聲 和第四聲 而這六聲合併起來就是新湘語裡的六聲。這個標音體系能表示這三種話。 已登出 如果是平上去入四聲的方言,就把原來的四種符號重新規定一下就行。如果是多種聲調的,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就好,或者像西方語言文字那種...

漢語之外聲調語言是如何在文字中表示聲調的?

基本同意 雲麓山人的答案。補充兩點 1.緬甸文和泰文的聲調情況略有不同。緬甸語聲調不發達 同彝語 乙個聲調符號是從梵文 h借用的表高調 55 另外借用長音符號表低調 22 這個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聲調符號。入聲調 4 就是帶塞音韻尾的,所以是沒有聲調符號。完全沒有符號的是高降調 53 還有一些聲調是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