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有沒有什麼相聲技藝是屬於最頂尖的?

時間 2021-05-06 10:44:34

1樓:Paul Yu

我是這個問題的提問者,不知道底下對郭德綱冷嘲熱諷的各位和我這個題目本身有什麼關係?

郭德綱的很多做法我也不認同,他對相聲的貢獻和破壞也很難拎得清,但這和他本身的相聲技藝有關係嗎?

如果你真覺得他在相聲方面這麼多門兒真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就直接說沒有就行了唄。咱不說他成角兒成腕兒後,他早年說的傳統相聲的受眾也不是現在的受眾,當時他能得到認可肯定還是有他一技之長的,他又不是一夜成名的。

2樓:國樂joker

舉乙個小例子,拿佟有為馬樹春的《從軍記》和郭德綱於謙的《西征夢》比較,兩個其實是乙個作品,但是佟有為的演繹會讓我覺得是在演乙個別人的故事,而郭德綱是自己實實在在是故事裡面的小人物。咱不說別的,瞧您比這人,佟馬,這倆根本就是小品演員········

《西征夢》要比,得跟《夢中婚》和《看紅巖》比,都是夢中驚醒當底。但是那兩塊活,大夥都能聽見這位逗哏的人物是哪兒睡著的,哪兒開始是做夢。《西征夢》根本就沒有······合著這位一上台就做著夢了。

喜劇雖然誇張,必須合理。您要問頂尖我不敢說,但這個絕對是郭德綱相聲最大的缺陷。

3樓:林三菇涼

我認為郭德綱最頂尖的技藝是找到了于謙當捧哏~~~恩……

當然會的多也無可否認……在北京混跡各種小劇場,會3段走遍天下的「老藝術家」真的是如同沙子一樣多啊~~~~

4樓:魁星

推廣運作能力名副其實的頂尖,當然算不算相聲技巧單說。

說說題主提的問題:你認為有「表演感」的相聲不如有「代入感」的相聲。

這一點我不能苟同。

相聲不是戲劇,相聲演員是乙個「說書講古」的形象。好的相聲演員的舞台形象應該是中性的、中立的。本身就和角色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隨時進出角色。

只擅長表現某種和自己的經歷類似的人物,這其實是個缺點。

並不是說這樣就不能成為乙個優秀的相聲演員。擅長把某一類,甚至某乙個形象演的出神入化,就可以功成名就。

但不能說因為有「代入感」反而更好。

為什麼說少馬的藝術成就比不上三爺?他太過放大所謂「馬氏相聲」「塑造小市民」這一特點了。《八十一層樓》裡,馬老塑造的知識分子形象,少馬就達不到這個高度。

所以說「代入感」比「表演感」更好,你的價值觀顯然是有問題的。

乙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姜昆,都當爺爺的年紀了還只能憑著機關槍式的笑聲裝嫩。尷尬癌都快犯了。

最後,即使是在戲劇舞台上,我們一般也認為馮遠征比葛優、王志文的風格更好一些。

演什麼都代入自己的演員,還不能算「頂尖」的演員。

郭德綱和於謙的相聲到底有沒有臺本?

Maxroy Lee 好像馬東說過,郭于倆人上台前寫一張紙條,簡單類似大綱之類的,然後上台就說。相聲都是有台本的,傳統的大段相聲都有乙個主線。現在所謂創作的新節目也都是在小劇場反覆打磨,反覆的推敲,次數多了才成型的 陳小白 有大綱,他自己說過,但他這個提綱我覺得還是為說的進度服務的,開始開始使個什麼...

郭德綱的相聲是好是壞?

乙個重複的不二 郭德綱的相聲分兩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從他創辦北京相聲大會到2012年左右,那些年郭德綱屢出佳作,早期的 西征夢 後期的 我 你 系列,都給當時的觀眾展現了不一樣的相聲。那段時間的 主流相聲 恰好又進入了乙個相對沉寂的時期,雖然有牛群馮鞏等名家,但在相聲定位上,卻開始有些模糊,這也是郭...

郭德綱是如何記憶相聲台本的?

六星巴西 他七歲學的評書,九歲學的相聲。學評書甚至比相聲還早。於老師說過,郭有評書功底,乙個小段的意思,他就能順口給你說出一大段來,根本不用死記硬背。所以他們倆上場前,只需要把幾個關鍵點背一下,走一遍,剩下的都臨場發揮就行。 霜天曉月 背唄。但是除了貫口大部分相聲段子不需要乙個字不差。記住個大概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