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德綱相聲都沒有字幕呢?

時間 2021-05-06 19:44:58

1樓:

1)相聲演員的基本功,如果台下的觀眾聽不清楚演員說什麼,那這演員的基本功要重新練了。即使今天音響裝置已經徹底普及開來,但是吐字清楚依然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要求。所以郭老師的基本功在那兒擺著呢,沒有字幕照樣聽的清楚。

2)相聲表演中,或多或少都會涉及一些方言,或者在普通話中沒有的字,配字幕的時候不好配。再加上人相聲演員本來說得就很清楚,所以乾脆不要這個字幕了,大家都省事。

說完這個,稍微提一下另外乙個問題,為什麼電視節目要加字幕?

我印象中80年代的時候除了春晚歌曲節目以外,其它的電視節目上根本就沒有字幕。但為什麼現在各種節目都會配加字幕。我想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乙個表現吧。

電視傳播者可能是考慮到有聽力障礙的觀眾也會看電視,所以加上字幕以後更方便他們去理解電視上的內容。於是乎,這慢慢成為乙個標配。所有的人,我相信都需要快樂,所以如果有可能,還是都加上字幕吧,這樣即使那些聽力有障礙的人,都可以享受相聲帶來的快樂。

2樓:小封

聽相聲說起來是一種三位一體的活動,眼睛、耳朵、大腦同時在運動。

眼睛在看,相聲演員的神態,肢體動作,細微的表情,都可以帶來直接的愉悅感,比如大家為孫越歡呼時,小岳岳惱羞成怒的小表情,讓人忍俊不禁。

眼睛看到以後,耳朵同時在聽,相聲演員的基本功課,說學逗唱,都是為了聽覺服務的,相聲演員的咬字極其清楚,只要能聽得到,就能聽得清,就能聽得懂。就像八扇屏莽撞人,只要郭德綱一說出口,觀眾腦子裡立刻就有畫面感,不存在要去想這個人剛才說的是什麼,再去反應。

耳朵聽到以後,腦子就立刻有畫面,不管是小岳岳的眼眶磕鐵球,還是於大爺的父親品熱茶,每個觀眾的腦子裡都有一副專屬的畫面。

為什麼沒有字幕呢?

首先一點是,郭德綱說的清楚,每乙個字,每乙個音,甚至每乙個語氣詞都拿捏的恰到好處,不需要字幕。

其次,字幕會影響觀眾的體驗,當你在關注字幕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一些東西,比如演員的神態,動作,這使得個人的體驗大打折扣。

最後,字幕不好打,郭老師是天津人,小岳岳是河南人,這裡面不僅有官方的普通話,還有地道的方言土語,一些語氣詞,演員說出來,在那個語境下,你就能理解,get到那個點,打成字幕以後反而會缺少一些東西。

恩,就是這樣。

3樓:古和月

一,相聲演員講究吐字如刀,敢賣門票的相聲演員起碼基本功得到位吧,更何況老郭他們。以前有看過東北二人轉演員也背大段貫口的,區別就是,二人轉的不看字幕真的不知道他說啥,快則快,不清楚。 相聲光聽就行。

二,相聲有很多諧音梗,你字幕一打,全露底了。那不是字幕組刨活嗎?

4樓:天孤星魯智深

額,郭老闆口條那麼清楚需要字幕麼?郭老闆聲音洪亮需要字幕麼?聽郭老闆聽久了你就會發現其他人的相聲聽不得。口齒不清!聲音還賊難聽!

5樓:相思賦予誰

郭老師口齒清晰,你可以聽清他說的是什麼,那為什麼還要字幕呢?其次很多拍攝是觀眾拍的,你沒有買票還能看相聲已經應該感恩了,怎麼能有那麼多要求呢?

6樓:M大丸子啊

說相聲講究嘴皮子利索,吐字清晰,說話都聽不清字還上台說什麼相聲,另外很多的方言,現掛什麼的打了字幕,就不好好聽光看字了,就沒有意思了

7樓:YoungPeg

雖然沒有字幕,但是你聽的不清楚嗎?

郭德綱自己說過,相聲要有基本功,吐字清晰。

如果誰的相聲還需要字幕才能聽懂。那這個演員丟人可丟到家了。

8樓:木兆念個桃兒

因為窮,沒錢請人做字幕,就醬~

關鍵,他們就算不做字幕,我也能聽懂啊。再說了,他們那些神奇的擬聲詞,那些字幕什麼都能做出來?

9樓:ZZZd

他掙得說話這份錢啊,桃兒自己說的「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要清清楚楚把話送到你的耳朵裡」。江山父老為啥能容他啊,這也是基本條件吧

10樓:恩晴嘻嘻

瀉藥~相聲,講究字正腔圓,嘴裡頭乙個字是乙個字,這都是基本功,老郭的相聲還要字幕,我還是建議你先別玩知乎,先去看看耳朵,測一測聽力

11樓:晚會吸水率

第一:相聲裡面口語化的用詞不方便用書面文字表達

第二:很多段子依靠漢字字音字形創作,有字幕等於拆活

第三: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而非文字藝術,簡單來說老郭相聲要是有字幕等於罵他業務能力不行

12樓:

郭德綱的相聲裡面有大量方言

還有各種擬聲詞

字幕表現不出來

還有乙個原因就是防止包袱落空

您想想要是觀眾知道下一句你要講什麼,這句話就一點也不好笑了郭德綱的發音也非常清晰

完全不用字幕

13樓:xin an

相聲是主要是靠聽感的,其次看表演:表情動作。加了字幕勢必會有點影響聽感,觀感,你會不自覺去看字幕了,這多少會影響聽感觀感。這也是許多老藝術家老段子只有音訊的原因。

14樓:無色無受想行識

有的聽起來好玩兒,打上字幕看著就沒那個意思了。而且郭老師他們說的快,那做字幕的不得累壞了。感覺弊大於利,不看字幕也挺好啊

15樓:走之而

說相聲的被觀眾要求有字幕是對相聲演員的一種侮辱,他們怎麼說來著,「要把每乙個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送到您的耳朵裡」,這是相聲演員的基本功,所以基本上只要相聲演員基本功練好了,聽相聲根本不需要字幕,還有很多人聽相聲直接聽音訊,畫面都不要。

再說了,相聲有很多土語、哩語,字幕根本沒法加。「嘿這姑娘長得,又gougou,又diudiu」,「孫越胖的,身上的肉denglengdengleng的」,這類字幕你怎麼加?

16樓:abcdefg

我是不太理解要求加字幕=認為相聲演員口齒不清這個說法,電影電視劇集京劇演唱會(播出時)都有字幕,也等同於認為演員/歌手發音不標準嗎?

17樓:Gloria Mayle

一百六十多個答案,幾乎全部都是在說加了字幕是侮辱相聲演員

稍微查了下資料,中國聽障人士接近3000w

也包括我,助聽器今年才配,一對大概接近4w,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輕鬆承擔的

從小到大沒有欣賞過春晚上的小品和相聲,無他,根本聽不清楚,只能聽見旁邊的親戚朋友在哈哈大笑,所有笑點都不明白,要旁邊的人解釋或者第二天看有字幕的重播

字幕可能確實是對藝術家的侮辱吧,聽障不配聽相聲,不配看小品,不配看一切沒有字幕的電視節目

Ps,配了助聽器之後因為長期的聽力缺失會導致人的語言理解能力下降,所以並不是能聽見聲音=能聽懂,只能說有幫助並且在恢復中,大部分的聽障人士也是雖然能夠聽見聲音,但是獲取的資訊不足導致的聽不懂,因此字幕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友好且有幫助的,實在不能理解那些一力反對加字幕的人,至少可以加個是否顯示字幕也好……

18樓:九十六

其實不止郭德綱,德雲社其他人的都沒有,可能有一兩場偶爾會有,但字幕錯別字多到說不清。

主要因為相聲必須要口齒清晰,如果這點都做不到,就不要上台了

19樓:桫欏雙樹

沒必要說相聲的基本口齒清晰,就算吵雜一點分辨一下難度不大

另外聽相聲的大多都是洗澡,做菜,睡覺,通勤聽一聽,沒幾個人盯著螢幕看1小時相聲吧。

20樓:薛浩然

那就要說郭德綱的基本功了,那就是嘴裡清楚,很多早期音訊,聽的都非常清楚。同期其他人的就稍微差一點。聽的最難受的是王自健的,嘴裡不清楚問題不大,問題是現場特別熱,他壓不下去,很多包袱聽不到聽不明白,下面樂翻了,我那懵逼在猜說了啥,當然也有可能和器材場地什麼有關係,但重要的還是不影響體驗。、

21樓:

相聲的本體是上面說下面聽,不經過文字,跟文字並非一一對應。有些諧音,方言,故意搞怪的或者含糊不清的字詞,不適合/沒法加字幕。

賦,就是我!你唐詩白念了,我爸爸郭德綱嘛。

河北省piǎ縣,挨著chuǎ縣。

聶邊兒脫,聶邊兒脫!介邊兒脫!

您是哪個大學畢業的?我是(清華,口齒不清)的。

不過我認為有些大段的貫口或者唱腔是可以加字幕的,幫助理解。

22樓:王大愣milan

哈哈哈,因為有的詞不會寫

又勾勾又丟丟

打的跟cei瓜一樣

撇**嘴(字幕是撇著大嘴)

pie lie

fou起來

chua chua chua,chua chua chua郭老師說孫越臉上的肉den len den len的好了,不鬧了,首先郭老師的功底深厚,發音吐字特別的清楚,聽的時候並不需要字幕。

而且作為乙個北方孩紙,對裡面偶爾出現的方言詞彙,完全沒有理解障礙,比如「坐點水」 「搪時候」 「lai(三聲)著」 「得倚了」 「趟浪水兒」 「拿勺兒kuai(三聲)」...等等,其實很多詞我們這並不說,但是一聽就懂。

對我來說不需要字幕,畢竟是我枕邊男神。

郭德綱的低俗相聲,一點意思都沒有,為什麼他這麼火?

堂吉訶德 這個問題只能倒向兩個結果。1郭low,喜歡的人也low 2你有問題。喜郭的肯定覺著是你2。這個事不新鮮,就像遊戲行業為什麼某農藥這麼火,不管質量優劣流量鮮肉為第一生產力。在今日的國朝吃屎的人多了,屎也成了一種美食。 王修 郭德綱的低俗相聲,一點意思都沒有 不是所有相聲都沒意思,是低俗的沒意...

郭德綱是救了相聲還是毀了相聲?還是兩者都沒有?理由是什麼?

小巴 毀了肯定談不上啊,救了也不至於,就是延緩了相聲死亡的時間,現在的相聲就是虛假繁榮,真正靠相聲火的還是郭德綱於謙,從小岳岳老郭自己都承認當初業務不咋地是被捧起來的,現在的啥張雲雷秦霄賢的更是把粉圈粉小鮮肉那套拿過來了,跟相聲都沒啥關係了。等老郭不行了估計相聲也差不多了 商k小江 當然是救了相聲,...

為什麼聽郭德綱的相聲更容易入睡

拋物線 看到這個問題 我覺得有必要認真反思一下自己 聽了這麼久的相聲 我好像從來沒完整得聽完過一段桃兒和大爺的相聲以後出門 我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粉絲嗎 魔鬼訓練營 聽的熟悉了,感覺很親切。酷我裡面那三十多段相聲我從高一聽到大二,五年了每天晚上都是這玩意,都背下來了。旁邊站個於謙我都能說了 想養只貓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