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不應該從小給孩子灌輸 只要你足夠努力,就什麼都可以做到 的觀念?

時間 2021-11-23 03:12:10

1樓:標準社畜

這還教育孩你呢?不努力什麼都不可能做到,但努力了,就有機會做到!當父母,教育下一代,也是乙個學習的過程,我個人覺得,就是讓孩子適應環境,學會生存,不要對現實遮遮掩掩,反正最後孩子都要自己去面對現實

2樓:哼哈二將

千萬不要。人的痛苦來自於能力和夢想的不匹配。足夠努力也只能努力到你能力的上限,什麼都可以做到=夢想無限大。從小接受認可這個觀點的孩子,以後會過得很痛苦的。

3樓:

我就是被這樣教育著長大的孩子。

很痛苦。

因為我真的沒辦法做到大人希望我做的所有事情。我真的沒辦法說考第一就考第一。我真的沒辦法永遠贏過所有人。

可是,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想起大人說,【只要你努力了,一定可以的。】

這不就是在暗示,我做不到,一定是因為沒有足夠努力嗎?

我覺得我真的很努力了,但確實沒「足夠」努力。我可能每天多睡了一會,可能吃飯墨跡了一會,可能平時多玩了一會,可能某節課走神了一會……

我做不到那麼完美的努力。

所以我曾經一直認為,我不夠努力。因此我自責,我想改變,可我做不到,我很痛苦。

直到後來長大,我才逐漸發現了不對勁。

首先,沒有人能做到那麼完美的努力。那是反人性的。人本來就需要休息和娛樂。

其次,這個教育有沒有讓我變得更努力和成功我不清楚,但我確實因此而害怕面對失敗了,因為失敗就意味著【我不努力】。

哦對,還有一句很毒但是常見的台詞。【你很聰明,用心做一定可以。】

兩句搭配,劇毒。

我只要失敗,就是不聰明,就是不努力,無論哪種都很糟糕。

如今我年近三十,正在努力地教育自己,如何坦然面對失敗。

【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是充實生命的方式,而不成功,是人生的常態。】

【你並不是必須只能做乙個事事成功的人。】

【你的努力,是為了離嚮往中的美好更近。】

【哪怕最終是失敗,用心努力了的你,也一定會有不一般的收穫。】

【人生是長跑,成敗在每乙個當下,卻又沒有任何乙個當下能決定成敗。】

我想,這才是對努力最好的解讀吧。

4樓:青春尾巴

關鍵是有多少人是真的自己很努力了?努力做到的目標是什麼?

努力當然很重要,因為很多事情即使天賦異稟,不努力也根本做不到啊!難道要告訴孩子,不用努力,反正很多事情努力也做不到。做不到只說明努力的方向不對,或者努力的程度還不夠!

5樓:白小白

私以為,我們應該傳授的是這樣一種理念:不是我們足夠努力,就什麼都可以做到。但有些事情,即使明知我們做不到,也要去努力,因為我們知道,這麼做是對的。

6樓:

不應該,天底下不可能所有的事情夠努力了就能做成的,你這麼給孩子灌輸觀念萬一他沒做成呢?孩子會怎麼想?如果是我,我會對我的孩子說只要足夠努力就夠了,去經歷這個過程,去了解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努力過不後悔就行,結果不重要

7樓:小喇叭

知乎老規矩,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就這個理念本身,「只要你足夠努力,就什麼都可以做到」,真的是這樣嗎?

很遺憾,努力並不意味著一定就能成功

在努力的道路上,你會看到天資更高的人很輕鬆就把你落在身後,背景雄厚的人把你快速趕超

面對這樣的現實,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需要一定的時間調整適應心態,在孩子這麼小、對這個世界依然充滿了美好想象的時候,就告訴他這樣血淋淋的真相,不是過於殘忍了嗎?

就算告訴他努力就能成功,當他滿懷著用汗水走向光明未來的憧憬,卻在走出這間繭房之後,看到其他人用彎道超車的方式抹殺了自己的努力,這無異於打破他的信念、摧毀他的價值觀,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這不意味著家長只能放棄告訴孩子要努力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告訴孩子:

雖然你努力了不一定能夠取得想要的效果,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

成功的喜悅在於獲得結果的那一瞬間,更在於痛並快樂著的努力的過程

努力是人生的意義所在,讓你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看到這個話題,我就想到我家孩子的故事。我家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一度也非常痛苦,基礎的語法搞不懂,單詞背過了之後不久又忘了,有一次氣得我實在忍不住衝他發了火。當時他可能也被嚇到了,坐在椅子上帶著哭腔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努力了,我真的不會」

那一刻我真的也有想哭出來的衝動,我知道孩子很辛苦,我知道有些知識對他來說理解接受起來確實不太容易,可是,我又能怎麼說呢?他努力了,可是結果不是他想的那樣

我冷靜了下來,我跟他說,沒有關係,咱們繼續努力,我陪著你一起。我花了更多精力在英語上,去買了一些英文讀物還有練習冊,一點一點去積累,後來成績慢慢就起來了。至今我還記得他衝我說自己考了班級前十時那樣興高采烈的神情

如果當時我只跟他說,孩子你一定努力學,努力了一定就會有結果,但最後他的英語還是沒有起來,他會怎麼想?他還會相信努力的價值嗎?

那我就只是給了他一種虛擬的幻想,而這種幻想總會有被戳破的一天

作為家長,不應只給孩子美好的幻想,也不應在這個年齡就把殘酷的事實展現給他,而是在幻想和現實之間,告訴他腳踏實地的意義

8樓:圖書館陳小姐

以下僅屬個人觀點。

直接回答:不應該。

因為我還真的想過差不多的東西,但我想的只有「努力」兩個字。我一直覺得這些觀念,是很虛的東西,所以我都是和「實」一起去說的。

女兒剛上一年級,她很想擁有乙隻手錶。我說可以,只要你五次默書100分或是考試95分以上,每完成一次我就簽名,簽夠了就去買。

一直到現在,她只有兩個簽名。上星期,她自信滿滿覺得自己默書一定100分,結果錯了乙個字,95分。

第二天早上送她上學,

她說:我覺得我一輩子都拿不到手錶了。

我:為什麼?

女兒:我已經很努力了,我有溫習,但我拿不到100分。

我:你們班有很聰明的同學嗎?

女兒:有,某某某,他什麼題都會做。

我:你有想過他為什麼什麼題都會做嗎?除了因為他聰明,還他付出了努力,他在家可能很勤奮的做額外練習,而這些你是不知道的。

女兒:(不太明白)嗯……

我:我的意思是,比你聰明的人都在努力,所以我們都要努力。很多時候,不只默書,可能努力不一定有成果,就像你努力了,還是沒有100分,但如果你不努力,你只會有0分,那個時候你才真的是一輩子都沒有手錶。

不知道她懂不懂,但她現在還是會努力溫習。

9樓:jian xu

不太應該。絕大多數抱有「只要足夠努力,就什麼都可以做到」的人,都沒有能力來解釋努力和結果之間的關係。生搬硬套,並不能有效地「灌輸」。

10樓:曹小汪

我覺得應該,

這個問題,我曾經也糾結了很久,

世界太複雜了,有太多問題,很多時候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們只能依靠經驗告訴他們乙個可能是更容易走的路,剩下的只有靠他們自己去探索,

過程中的迷茫和無助,也是成長所必經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讓他們自己去摸索的話,

那知識很難有效的傳承下去,不是嗎?

我們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為什麼還要從腳開始重新探索呢?

11樓:李鳶

不行,如果做不到,那心裡不是很苦嗎?

從小我爸媽教育我的是,「只要你足夠努力,就一定會比現在更好」~

什麼都可以做到,那不是開玩笑嘛,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但是比以前好,那肯定是可以的。

我在農村長大,在鎮上上小學,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是個留守兒童,家裡沒房沒車沒地,又因為是女孩子,大家對我也沒大要求,沒指望我出人頭地,也就沒花錢花力氣培養我。起點就不高,為了和城裡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本來就需要更大的努力~

但我父母有一點教的很好,我爸爸說「努力未必就是有所成,但是努力總比不努力好」,我媽媽說「凡事都要靠自己,爹靠不住媽也靠不住」,話雖然這麼說,但我爸媽還算是靠得住的爸媽,沒能給我大富大貴,起碼三餐溫飽,學業無憂,除了不想送我出國,一般孩子該有的我都有了。

所以我從小就有憂患意識,總覺得多幹一件事總比少幹一件事強,多學一門技術總比少學一門技術好,我大學畢業的時候,考的證能打撲克牌,雖然大部分沒啥用,但是我覺得我體驗的比別人多,得到的也比別人多。不管努力以後結沒結出果子,能力總還是自己的。

12樓:gzz677

也是很糾結這個問題。

從道理上來說,年輕人就要不顧一切往前衝,衝到能力所及最高處。從現實來說,確實有很多很殘酷的事實,要學會去適應和接受。

13樓:蘇平樂

沒必要,乙個人特別難得的品質是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的教育想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

但實際上在出了社會後該是揚長避短才能生活的更舒服。

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大多都是補短板,讓我們的思維固化,如流水線上的產品。

足夠努力,什麼都能做到,隱藏的含義就是努力後能在競爭中取勝。

真不是這樣,乙個人在成年後過得好不好。影響因素很多,有家庭條件,有本身性格能力,有機遇,真的是千絲萬縷。

在自己喜歡並有天賦的事情上努力,最容易得到正反饋,也更容易幸福,內心更能怡然自得。

雞湯很勵志,但作為家長我們能進行有效的引導更好。

14樓:放屁很臭

我媽從小給我的教育是你可以做不到,但是你一定要努力做過。

從我小學時候,我媽就給我講,只要你努力學了,你沒有考雙百我也不會罵你,能考多少就考多少。但是如果你的能力是一百分,但是因為你沒努力學習只考了七十分我一定會罵你。

因為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努力了也不一定會成功的。但是直到現在我從來都沒有對我的人生後悔過,因為每一件事我都努力嘗試過了,雖然最後可能沒成功,但是我沒有辜負自己。

15樓:yangfeng

有的人把這個看成是謊言,你真是太沒有知識了。

現代的心理學和教育方面的原因,有的答主已經說了,我來說說古代的道理。

懶得打字了,以下來自百科。

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教育學生時說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意思是說,乙個人制定了高目標,最後仍有可能只達到中等目標,而如果制定了乙個中等目標,最後有可能只能達到低等目標,如果一開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標,那恐怕是一無所得了。這句話告訴人們,不論是治學目標、還是人生規劃,一定要志存高遠,並為之努力奮鬥,才有可能登峰造極。

16樓:焦脆的河豚

不應該。

堅持,努力,耐性,是一種品質,不是等價交換的準則。

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就可以,而不是告訴他存在這個公式。

17樓:

座標北京。隔壁家的孩子國外一般大學研究生畢業,當官的爹打了招呼就直接進國企了,被安排的職位是乙個小領導。你住在出租房其中一間,國外一般大學研究生畢業,每天在給資本家007搬磚的同時還的考公考事業編,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你也是海龜,他也是,你也是一般大學,他也是,你們一樣努力,可惜天賦都一般。但是你不能一畢業就進國企當小領導他可以。為什麼,你們不是乙個爹啊。

應不應該給孩子買學習機?

應不應該給孩子買學習機,不是我們外人能決定的,你要看孩子和自己。我個人認為,家長要不要給孩子買學習機需要考慮兩個前提 自己是不是真的輔導不了孩子?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學習需求?家長最關心和最頭疼的就是孩子學習成績,有時候是自己沒時間輔導,有時候是自己真的沒能力輔導。報輔導班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但是線下輔...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長大?

迷路的猴子 長大是被動與主動相互磨合的結果,到了一定時候也自然會長大的,不必要太心急,也不必焦慮,沒有人可以定義你的長大的年齡應該是多少,只有你自己可以定義。 他的秦爸 年輕時候的女朋友希望你成熟點,因為幼稚鬼可能會給她太大的壓力,這個時候爸媽也在身邊,她收到的關愛照顧太多了,但是長大以後為什麼想讓...

我們應不應該睡午覺?

安天宇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可以在午時稍微休息一會兒。午時是指11點 13點這段時間,是白晝的中間,這段時間是太陽從上公升轉變為下降的時候,讓身體休息一會兒,有助於身體和自然的協調。這個就是所謂的子午覺。 你覺得需要就睡 由於工作原因,想午睡不能。工作時間12 21點。所以我不需要午睡哦。每日都是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