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求知慾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時間 2021-09-21 06:06:10

1樓:郭華偉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況,或許孩子的興趣不在學習方面,並不排除這種可能。

老師說孩子沒有求知慾,沒有上進心,很可能是老師不太會教育孩子,沒有讓孩子感覺到學習的樂趣。

至於家長,你帶著孩子複習最後沒考好,那一定是你對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嚴重的誤判,你應該先反思下自己的問題啊。

最後說一點,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要太看重成績,要更看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如果孩子經常被家長和老師否定,那麼孩子不愛學習可能不是原因而是家長和老師共同作用的結果。

2樓:飄揚

沒有求知慾的孩子主要是興趣引導沒到位,激發興趣愛好,積極引導興趣愛好所輻射到的知識點和知識面,達到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乙個轉變。

3樓:小七

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就大概能理解孩子的求知興趣。如何培養孩子的求知興趣呢!

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喜歡愛好,來培養孩子的求知興趣。

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與家庭環境有著影響,特別是家長的每乙個動作,都是孩子的模仿動向。如乙個會唱戲的家庭,孩子跟著家長,慢慢就對唱戲,就長生了興趣愛好。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孩子的求知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

培養孩子的求知興趣,就要讓孩子多接觸,逐步使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喜歡爰好,就能培養孩子的求知興趣。

孩子從小培養比較適合,與孩子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孩子喜歡公益活動,理解公益活動,為孩子建立好的思想素質打下好的.基礎。

民間有話諺語:"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嚇假精"。意思就是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改變的。

如果想培養孩子的求知興趣,家長必須關心孩子的思想動態,引導孩子喜歡好的興趣,遠離不良的社會環境,遠離社會上的不良人群。培養孩子多向好的事件學習,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逐步培養孩子的求知興趣!

家長你必須好好反思自己。

4樓:Myself薑薑醬

孩子能夠發現問題,然後自己願意想辦法解決問題,就會有求知慾和上進心了,而家長只需要做好陪伴和支援。學習考試只是乙個場景,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培養。

考試之前的複習是你帶著,其實你已經剝奪了孩子主動性發揮的機會啦。

如果想改變,從生活的點滴入手,別只專注學習這乙個情景,不然孩子很難接受,效果會差。

5樓:林子

孩子沒有求知慾,本質上是自我內驅力不足的體現。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具備內驅力的,比如:對感興趣的事情會很認真對待,在作出成就後感到很自豪……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孩子當然也希望自己獲取好成績,從學習中獲取成就感。但如果家長干預的方式不恰當,卻會剝奪孩子在學習上的內驅力,使他覺得學習不是「為自己學的」,是「為了家長學的」,如果考試成績不好,家長就會失望,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學習上的挫折,進一步導致對自己的失望……如果孩子在產生學習挫折的同時要面對家長不斷的監督的壓力,無疑揹負了雙重的壓力,這樣孩子怎麼產生求知慾呢?換做是家長處於孩子的位置,又會產生求知慾嗎?

6樓:二露

孩子的求知慾都是被動的,需要帶孩子的人去引導,同時孩子的求知慾也建立在父母的耐心上,如果孩子父母本身就很浮躁的,就別要求孩子自學成才了。放過孩子放過自己,給孩子乙個快樂的童年,長大後自求多福吧。能想明白這個道理的,要不現在立刻去提公升自己改變自己,要不就說服自己,接受現實。

7樓:半鬼

幾乎所有的孩子(人)都有求知慾,但是能按部就班學習的人,都走在了前面。都說求知慾是和興趣連著的,其實求知慾和成功進步更緊密些,成績好進步大會增強求知慾。

也許你會說不愛學習的孩子,怎麼會成功和進步呢?事實上沒有幾個孩子天生愛學習,都是逼出來的。

不用講很多大道理,講了也沒有多少用處。就是做好了計畫,複習、預習、改錯、閱讀,有質有量絲毫不懈怠,家長能有效監督,孩子能學習到位,這樣的孩子不進步,沒有天理。

我孫子小時候選擇早教班,有人告訴我得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我說孩子有興趣能超過三天嗎?選興趣班只有乙個標準:就是家長有能力有時間,負責任地天天陪學陪練。

孩子能夠照計畫學按要求練(鐵杵磨針的道理盡人皆知),就會出成績就會有進步。

與其說是孩子的求知慾,不如說是家長的責任心。

8樓:李燁

教育的目的是引導,不是改造。

你將乙個本該成為普通人的孩子引導成聖人,這是功德。

但是你將乙個本該成為普通人的孩子改造成聖人,那他一定會成為惡魔。

因為你鬥不過天。

沒有那就去引導,老師已經把孩子的問題告訴你了,你就要想辦法怎麼引導孩子。

比如語文,同樣一棵樹,你可以讓他嘗試自己思考,寫出幾種不同的描述方式,再加上一些言語上得表揚,他喜歡東西的表揚,讓他知道思考是會有收穫的,求知慾自然就會慢慢培養。

不要去理那些看似很好,但毫無用處的答案,人老師的好壞,不是一件兩件事就下定論的。

畢竟人家已經告訴你問題的源頭,解決問題還是要自己想辦法。

9樓:溪樹

我也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在沒有電子產品的環境中,人為了適應生存,就會生發出天生的求知慾。因為求知慾也是一種慾望。

可惜,沒有這樣的環境。

既然沒有辦法除去電子產品帶來的干擾,只能自己逐漸自制力。

自制力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需要日復一日地堅持。

10樓:阿甘修圖室

首先,可能是家長給予孩子的愛和關懷不夠。

孩子一旦缺乏來自父母的愛和鼓勵,就會表現的比較沒有自信,做起事來可能也不夠專注。

另外,多帶孩子出去體驗不同的活動,比如逛書店,博物館,商場,旅行等等,都是擴充套件孩子視野認知的途徑。

走的多了,看的多了,感受自然就多,就月容易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或者三觀。

11樓:如果可以

我覺得關於求知慾和上進心的問題,老師是純粹站在考試成績的角度上做的評價,這只是問題的乙個方面,而不是全部。作為家長與老師最大的不同,應該是站在全面的角度評估自己的孩子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一味以老師的評價作為唯一標準。

老師面對的是中考,中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社會對他教學水平的認同,以及在學校的資格地位,所以他最大的關注點集中在考試成績上是難免的,可以理解。他對於班上學生成績的敏感和焦慮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當父母遇到應試能力偏弱的孩子怎麼辦?

首先判斷孩子是不是竭盡全力了,如果孩子的確盡力了就行,父母聽到再不中意的話都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過分打擊。盡力的孩子面對不盡人意的成績,其實內心已經很崩潰了,再加上學校老師的不認可,周邊同學的影響,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如果父母再進行言語上的刺激,就是對孩子的心理雪上加霜。

鼓勵孩子發現自己身上其他的優點,發揚自己的優點。幫助孩子保持學習自信非常重要,學習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學習的空間和可能。有些學習的結果不是經受學校的考驗,而是經受社會的考驗、消費者的考驗,所以不要單一拿學校的考試結果來束縛孩子的其他可能。

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考試不佳的原因,只有找到癥結才知道如何改善。如果理解不過關,就多練習相關題型;如果是過於緊張,就要從心理上進行紓解;如果是做題速度慢,那就要提高效率......總之方法總比問題多,每次考試能比上次有進步就好。

不同的孩子設定的進步頻率應該須有差異。

12樓:天魔重生

什麼是求知慾?他(她)需要什麼知識?重點是幫助他(她)確定人生理想,樹立遠大目標,以此獲得長期持續的學習動力!

不過一般情況下,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調整的是家長的預期,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偉大的人,善良的普通人平平安安過完自己普普通通的人生一樣是一種幸福!

13樓:王國

你越帶著ta學習ta越沒求知慾。與其說孩子是傻子,不如說你需要深度檢討這種壓制孩子潛力的教育方式。趕緊先好好學習如何作父母,而不是整天盯著孩子學習。

14樓:海綿巧克力

老師說的話太嚴重了吧!不愛學習就是沒有求知慾和上進心嗎?孩子對世界都是好奇的,怎麼可能沒有求知慾,只是他不感興趣學習這個方面。

成績不好真的不能只怪孩子。

有的老師家長都喜歡提前讓孩子預習,有的孩子上課就沒有新奇感,老師講表面東西時候孩子覺得我會了,就分神了。等老師再講深一點的東西時候就沒聽見,學的不紮實成績自然就上不去。

有的孩子愛馬虎,做題不仔細,看一遍覺得這題我會,然後就不看第二遍,結果不是拉個小數點,就是抄錯數。再加上不會自己檢查尋找錯誤,自然就拿不了高分。

家長領孩子期末複習,不如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平常複習習慣,把每天學的給學紮實,等期末再複習,應該要比期末再把之前沒學會的再補回來要好的多。

家長應該多注重學習過程,學習習慣,而不是一味追求學習結果。注重過程才能找到成績低的原因。

加油!養孩子就是一條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的道路。

15樓:mx55119

求知慾是要引導培養的,沒有求知慾說明孩子的教育是填鴨式的,匯入型,而且思維形成了被動接受的習慣。要激發求知慾首先得改變教育方式和習慣,引導式從興趣點著手。

16樓:愛乾飯的兔兔

為什麼要帶著孩子複習,學習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考試的時候你也不能陪在她身邊。學習上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

我家娃除了督促學習,有時候愛犯懶,從來沒有帶他複習過。你帶著複習的話,你就是主控方了。孩子肯定就不需要自己去想問題了。

慢慢就習慣了,沒有媽媽的陪伴我就不學習了。

17樓:烏拉烏拉

老師這樣評價孩子,可能是孩子上課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你要跟老師多溝通,孩子上課情況,在家慢慢引導,適度給予鼓勵,讓孩子養成愛思考,愛發言的習慣。至於廣義的求知慾,每個孩子都有,這是孩子的天性。

18樓:識途

我只見過沒有求知慾的家長,沒見過沒有求知慾的孩子。

就你說得這個問題,不是找一把鑰匙去開啟一把鎖那麼簡單,必要的學習是不可少的。

當然,這種以問求教的方法,是一種很好的模式,但由於回答問題的人觀點不同,價值取向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閱歷不同等,必然有很大處突,最後學習效果,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實際,而實施教育時,還有孩子的因素。

效果有效哦。

19樓:Doudou

我們家就是這麼乙個孩子。我剛工作那會兒,聽家長說孩子對學習無所謂,我總覺得是家庭教育問題。直到——我生了個沒有求知慾的兒子,簡而言之就是——懶無所謂。

小時候不樂意爬,不高興學走,乙個人躺一天也能樂呵。大了遊戲慾望不高,學習慾望不強烈,甚至沒有好奇心。小朋友喜歡看電視吧!

他無所謂,你開了我就看,你關了我就找樂呵去。教了這麼多年書,見了那麼多孩子,我們家傻兒子屬於沒什麼天生型的學習優良基因的:記憶力,求知慾,永續性。

怎麼辦呢?

我第一步做的是閱讀習慣培養,書本也可以是遊戲,從2歲開始,我每晚給他讀繪本,他並不感興趣,後來我偷懶買了個讀書機械人,也是這個機械人為他拓展了閱讀面,培養了他的閱讀愛好。我們家喜靜,我也不太用電視ipad,所以讀書是他最喜歡的。也讓我意外的是,他的閱讀積累在一年前爆發了,一年級開學不久他就開始看哈利波特,並且理解能力也並無大問題。

這算是無心插柳。

之前也說了我兒子記憶力並不好,我嘗試過生字卡片以及四五快讀這種時下流行的識字方法,真的是記不住,很痛苦。他不會哭著鬧著不肯認,但是我作為教師能感受他的痛苦,於是單個識字我完全放棄了。(我沒用ipad那種遊戲識字,保護眼睛。

)所以我們的認字培養完全靠他自己。說實話他真的不問,都是我問他,他會一臉嫌棄我煩,時間久了就是自己看自己的書。

再說記憶力吧,我自己學習那幾年全靠自己的記憶力走文科路線。記憶力這個東西其實不是練習出來的,練習有效果,更多還是天性使然,不行就20.30遍重複。

記不住,你就是聯想他還是記不住,就是大腦的差異。那你說重複的孩子能不累嘛?效率能不低麼?

所以培養記憶習慣也是讀書第一步,要做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永續性。一次不行我們就兩次,兩次不行我們就三次。我們幼兒園開始學拼音,背詞語,兒歌,一天10遍記不住,沒關係,20遍,還記不住,明天再來10遍。

一開始很枯燥,很痛苦,但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摸出了自己的記憶規律。也知道,上課認真聽,才能更好地幫助自己記憶。讀書後就成了上課結束全背出來,看過聽過的書都能說出來。

大家誇他記性好,其實老母親我知道,他喜歡的東西是反覆去看去記的,一本書看30遍還會記不住?

怎樣激起並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以及好奇心?

暖一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的好奇心越來越重,經常會被問到一些讓父母措手不及 不知所聞的問題。孩子的好奇心越重,父母越開心,因為這樣內心有很多問號的孩子,已經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求知,如果保護得好,那麼孩子會越來越愛學,懂得越來越多,甚至遠超那些好奇心不重的同齡孩子。可是,孩子年齡小,你給他講一些...

在工作中,有很強的求知慾,但沒有人帶,怎麼辦(不是理論知識,一些實際操作經驗)?

天熱不開空調 沒人帶,想辦法呀。別人不會主動教你或者認真教你的,你要學會偷學,看別人怎麼做,自己慢慢琢磨。還有就是和那些牛的人搞好關係,適當請別人吃飯什麼的。然後慢慢在學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請教一下,估計他會幫你的。還有就是放低姿態,剛開始學的時候肯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要因為別人說你 怎麼這麼簡單就不...

無欲無求的孩子怎麼教育?

郭強 誰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隨他去做就好了。如果把興趣換成了獎勵,很快就沒興趣了。他的無欲無求只是你看錯了,你的焦慮來自於想要控制他。 人間至蔚 會不會是平時受到的打擊特別多?就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挨批?或者是平時家長給的獎勵都必須要完成一件對他來說還比較難的事情才可以得到?不知道具體情況哈,我就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