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激起並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以及好奇心?

時間 2021-05-30 19:43:55

1樓:暖一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的好奇心越來越重,經常會被問到一些讓父母措手不及、不知所聞的問題。孩子的好奇心越重,父母越開心,因為這樣內心有很多問號的孩子,已經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求知,如果保護得好,那麼孩子會越來越愛學,懂得越來越多,甚至遠超那些好奇心不重的同齡孩子。

可是,孩子年齡小,你給他講一些晦澀難懂的科學術語,很快讓孩子覺得索然無味,間接打消了孩子的求知慾。那麼,有沒有一種既有趣又有料的方法來滿足孩子的每天「十萬個為什麼」,從而既給孩子傳遞了有用正確的知識又能很好的保護他的求知慾呢?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這本書就是一本絕佳的百科全書,有了它,便可以輕鬆搞定娃的各種問題,甚至還可以豐富父母的知識,使父母成為求知路上的引路人。

這本書的作者叫木魚,曾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有著很強很專業的知識功底。而他所著的這本書將上百個孩子最想知道的生物學冷知識,通過有趣的漫畫和文字以一種簡單的的方式來解釋,不但能讓孩子們學到科學的文化知識,還極大地激發和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魚兒也需要喝水嗎?

水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我們每天都要喝大量的水來維持身體的機能運轉。那麼,生活在水裡的魚需要喝水嗎?

其實,魚雖然生活在水裡也需要喝水來補充水分。海水的含鹽量很高很鹹,而且海水的含鹽量比魚體內的鹽量要高,而且海水的滲透壓比魚體內的壓力大,因此魚體內的水分會被海水吸收出去。簡單點理解就是海水的力量比魚體內的力量大,會把魚體內的水分擠壓出去。

所以,當體內的水分被擠壓地差不多時,魚兒就會感到口渴,那它就需要大量飲水了。

2.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那麼長呢?

帶孩子去動物園時,總能看到長頸鹿,每次都要被問「媽媽,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比其他的動物都要長?」,總是無言以對。看過木魚老師的解答後才明白:

原來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這麼長,是由普通的鹿長期進化而來的。最早時期,長頸鹿就是普通的鹿,可是它生活的環境很惡劣,它要吃的葉子長在樹頂,需要伸長了脖子才能夠得著樹葉,脖子越長,能吃到的樹葉就越多。經過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那些長脖子的鹿就生存下來了,慢慢地演變成了現在的長頸鹿。

怎麼樣,現在是不是就明白了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了?下次再去動物園,也不怕孩子再問同樣的問題啦。

3.為什麼飛蛾總喜歡去撲火呢?

我們經常喜歡用乙個詞來形容那些不自量力、自取滅亡的人,那就是「飛蛾撲火」,這個詞由來已久,但我們是否知道飛蛾為什麼明明知道會滅亡,卻還是選擇撲向火源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一些認為飛蛾撲火是因為嚮往光明,但科學家卻發現飛蛾只是因為被火光搞得失去了方向。飛蛾的聽力極佳但視力卻很差,在黑暗中,它是無法看清周圍的環境的。在這種情況下,它是靠月光和星光來飛行的。

但是一旦出現了更強烈的光芒,如火光,它就會一直繞著火光飛行,直至將自己燒毀。

所以,不是飛蛾喜歡撲火,而是因為被火光迷惑了後,才飛向火源。哈哈,現在總算明白了飛蛾撲火的奧秘啦,以後不至於被娃給堵得一句話答不出來而滿臉尷尬。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植物有沒有什麼冷知識啦?

4.是公的水果還是母的水果好吃?

什麼?水果還有性別之分嗎?我們買水果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樣買回來的蘋果或桔子,有的吃起來是酸的,有的吃起來甜甜的。明明是相同的水果,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原來,水果是分雌雄、公母的!雌性的水果比雄性水果要好吃得多。比如,我們在挑桔子的時候,雌果的桔子個頭大,皮薄核小,味道酸甜;而雄果的桔子個頭稍微小一些,果皮厚,味道也發酸。

再比如,可以通過梨子頂部的深淺來分別梨子的雌雄。雌果梨子頂部較深,外表光滑,美味多汁;而雄果梨子,外皮會有斑點,口感也比較酸。

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特別有趣?懂得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啦,說不定還能幫著挑選到好吃的水果呢?

大千世界,宇宙奧秘,探索不盡。我們雖不能代替孩子去探索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探索發掘那些自然現象的秘密。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是每位父母都應該做的事情。

2樓:問心淺笑

孩子好奇,可以這樣做

週末,四年級的小外甥要寫一篇主題為「我的發現」的作文,坐在桌子邊的他絞盡腦汁,也不知道寫什麼,看著他痛苦的樣子,我決定上去幫助他。

我問他想最近在生活中有哪些發現,他說發現媽媽最近變黑了,因為這段時間總是出差,很辛苦。我說這不就是你的發現嗎,寫下來就可以了呀!

但是小外甥搖搖頭說要寫大自然中的,我想了想,又引導他,現在是春天了,你發現公園有什麼變化呀?

小外甥說,公園裡的花開了,樹也綠了。我說,這麼美的景色都被你發現了,快寫下來呀!

哪知道他又搖搖頭,說這太普通了,要寫不普通的,這下,我也難住了。突然,我看到桌子上放著的《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這本書。

開啟目錄,看著上面乙個個奇怪的問題,每乙個都是新的發現,立馬找到了作文靈感。

這本由木魚和禹舜之編著的書中,收錄了上百個為什麼,是偏向於生物冷知識的科普說,內容有趣不說,還帶有漫畫,更得孩子們喜歡。

其中,問題也是分類羅列,讓人一目了然。

1、來自動物的問號

還記得《醜小鴨》的故事嗎?

美麗的白天鵝在蛻變之前,一點也不美麗,站在一堆小鴨子當作,總是被嘲笑,當作另類,但它還是會跟在雞媽媽的後面。

故事很解氣,因為被嘲笑的醜小鴨最終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但是問題也來了,為什麼小時候的「白天鵝」會跟著母雞媽媽走呢?

在《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中對此做了解釋:

原來,動物身上有一種「印隨行為」,尤其是鳥類。

也就是說,剛剛孵化出的鳥類,會認定自己身邊第乙個移動的物體為自己的媽媽。動物學家認為,這是新生動物學習的一種方式,這種行為可以幫助剛剛出生的小幼崽跟緊父母,得到必要的食物和保護。

書中還講了動物行為學家所做的實驗,這樣縱橫交叉,把乙個問題從根本上說了個明白,不僅孩子,大人也漲了知識。

書中還羅列了很多態別,如我們常見的動物行為,如:

公雞為什麼每天都要報曉?

豬為什麼喜歡拱地?

這些我們會在生活中常見,覺得天生就該如此的行為,其實也有很有趣的解釋。

還有一些我們想不到,基本沒有見過的問題,如:

魚也能爬樹?

小海馬真的是被爸爸「生」出來的嗎?

北極熊都是左撇子?

原來,動物的世界這麼奇妙啊!

2、來自植物的問號

這本書在分類講完動物的冷知識後,又進軍植物,原來植物也有很多有趣的問題呢,比如「夜來香為什麼晚上才散發香氣」。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這麼問題,因為固有思維告訴我,因為它晚上散發想起,所以叫夜來香。看,這本書還可以幫你養成提問思維呢!

原來夜來香的花朵中,含有一種光敏的色素,當它感受到Sunny的時候,便會被抑制,直到太陽下山,空氣變得潮濕,花朵受到的抑制被解除,想起也就散發出來了。

不僅如此,夜來香在夜晚散發出香味,可不是為了讓人們來感概的,它還為了生存,因為夜來香的香氣可以吸引來夜間出現的昆蟲,這些昆蟲則會在不經意間為它們傳播花粉。

看就算是不會動的植物,也是如此的聰明。

同樣的,在這本書中,把關於植物的問題也進行了分類,比如把森林和草原放在一起,把花朵們放在一起,把水果和蔬菜放在一起,讓人一目了然,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問題。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有個問題讓我覺得很好玩:西方為什麼有在槲寄生下接吻的習俗?

槲寄生是常綠小灌木,也是一種充滿節日氣氛的裝飾物,它屬於寄生植物。

它的種子是靠鳥類來進行傳播的,而且生長能力很強,就算周圍的樹木落掉葉子,它也能長出茂盛的枝葉來。

所以,西方把它們看作是具有極強繁殖能力的象徵。因為有了在槲寄生下接吻的習俗。

在這本書中,還羅列了很多奇怪的冷知識,會讓人不僅發出感嘆:「我怎麼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原來是這樣!」

如:為什麼幾乎沒有黑色的花?

橙子是柚子與橙子的結晶?

為什麼椰樹生長在海邊?

這些問題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如果你也是乙個「問號大王」,或者你家裡有乙個滿腦子問號的小朋友,那建議看看這本書,它不僅會帶你了解問題,還會讓你看到不尋常的一面,更能激發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3樓:一公尺育兒

孫儷大概是演藝界做媽媽做的最風生水起的了。有次,等等和小花問她小雞是怎麼生出來的,她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買回家乙個乙個孵蛋器,和孩子一起觀察小雞的孵化過程。

確實,好奇心是孩子探索精神的起源,也是值得我們守護的寶藏。

泰國曾有乙個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勵志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

劇中的女孩跟媽媽在菜市場賣菜,發現鄰家賣豆芽特別賺錢,就建議母親也賣豆芽。

母親沒有反駁她,而是真的和她一起種豆芽來賣。

因為沒有經驗,她們失敗了很多次,母親從來沒有取笑和抱怨過她。

她們多次嘗試了土埋、水種、避光等種種方法後,終於用滴水種植的方法成功種出了豆芽菜。

這個女孩最終成為一名女博士,獲得Sarnrak專案的獎學金,在瑞士從事研究工作。

有人採訪她,請教她成功的原因,她說:感謝媽媽保護了她的好奇心。

@一公尺育兒 好奇心是乙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它能引發乙個人努力、探索,並最終走向夢想。

孩子童年階段是好奇心最盛的時期,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

1.鼓勵孩子提出問題

無論孩子提出多麼古怪或者匪夷所思的問題,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在孩子的興趣期內給他回應。

是回應不是直接的回答哦!

回應孩子的問題需要智慧型,像孫儷面對孩子「小雞是怎樣孵出」的問題時,她的回應是買回孵蛋器來觀察小雞的孵化過程,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2.少對孩子說「不」

不要亂畫!

不要用手抓東西吃!

不要碰髒東西!

我們對孩子隨口喊出的「不」,可能扼殺孩子好奇的天性,最終使孩子失去探索的興趣。

正確的做法是:

只要在安全的範圍內,請允許孩子用他的雙手來探索世界。

3.陪孩子一起探索

家長的肯定、參與和陪伴,對孩子來說具有莫大的鼓勵意義。

家長可多陪孩子走向大自然,如觀察花鳥蟲草的變化、小蝌蚪怎麼變青蛙、蠶寶寶怎樣吐絲結繭;也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做些小手工、小實驗,用科學知識來承載孩子的好奇之舟。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始在一問。」

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的人能保護好孩子嗎?

夜空中的獵戶座 與其你保護孩子,不如孩子自己保護自己。老實說,每個人都是有這樣那樣的弱點,原因是你處在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當這個狀態改變的時候,你會恐慌和緊張。但是,誰沒有那個第一次?你能確定以後不會改變?就我自己的觀察,你會改變在你不經意的時候。也可以換角度,改變不了自己,就適應自己。 長白雪冷 ...

你會焦慮自己無力保護好孩子嗎?

無畏始終 我原來會,因為昨天所見所想,我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會。昨天因為出差我在高鐵站看到一對母女,媽媽年紀很小,健康,孩子一歲多不到兩歲。那個孩子全程在喝飲料,光腳丫 冬天氣溫10 20之間 期間孩子因為玩耍被卡在推車前檔杆位置上下不得,等等一系列狀況後那個媽媽全程未出手援助,但是那個小女...

面對權威,家長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叫我泡芙吧 教育孩子這個故事 從前有位科學家,找來一群中國孩子會美國孩子,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杯水,叫他們不用火讓水沸騰 中國孩子把水放在太陽底下曬了一天,沒有如願美國孩子偷了爸爸的槍,崩了科學家的頭 美國孩子從小懂得敢於反抗強權 李妞妞 家長自己先成為自己領域內的專家 能人 骨幹,孩子會很服氣你,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