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麼教育撒謊的孩子?

時間 2021-05-30 15:06:47

1樓:甄剛

不要因為不戴眼鏡的事就認定她習慣性撒謊。習慣性撒謊是沒譜的撒謊,任何事都可以撒謊的。這個事只需要針對眼鏡,可以靠多看戴眼鏡的明星演的電影來影響她,讓她覺得戴眼鏡很美。

2樓:「已登出」

不想帶可以不帶。不眯著眼睛看就不會加深。給班主任說一下把孩子調第一排。告訴她不能眯著眼睛,隨時帶眼鏡輔助,跟朋友一起玩覺得不好看取下來。

3樓:浪隨風

我回家後臨時想到乙個案例,各位隨便聽聽,幾十年前,老家(彎彎)那有位蔡姓的搞笑女藝人,人長得著實是清純好看,卻始終戴著一副細框眼鏡扮醜。後來八卦雜誌傳言,她長大後不知為啥,開了陰陽眼,只有戴上眼鏡才不會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說不定題主的妹妹,就有類似的難言之隱。戴上了之後看不到了(捨不得),或戴上了反而能看到(害怕)。

我姑妄言之,你們姑妄聽之。

以下是原來的回覆

我不是啥育兒專家,我只是路過閒的,我說的你就當個樂呵看看就好。我自己四十多歲了,已成婚(只結了一次且還維持著)但是沒有小孩的。

以下進入正題。

如果是我自己的小孩的話,不願意帶就別帶了,眼鏡留家裡。

能說的,能勸的,爸爸說完做完一遍,絕對不重複第二遍。

後面自然有你的老師、同學、朋友,你覺得你比較願意聽他們話的,信他們話的,告訴你。

再不濟,還有社會教育你。

因為看不清黑板,跟不上進度,考試多失敗個幾次;或因看不清楚路,走路多摔個幾次多撞個幾次,自己就該要會衡量利弊得失了。

如果蠢到寧要面子,不要裡子,那一定是我這個做父親的言傳身教失敗,讓她覺得我平常就是這樣乙個傻子,跟著我學了。

4樓:唐宋元明清

從你敘述看,你妹妹是個性格掘強,個性特強,主意很正,不肯承認錯誤的人,也未必完全是為了掩蓋而撒慌。這種人要想改變她很困難。改變不了她就改變你們的處理方式,拿眼鏡的事來說,她不願戴眼鏡,是因為她認為戴眼鏡不好看,怕同學們看低了她,家裡強逼,她只好回家戴出去不戴。

你們何仿找一些氣質好,戴眼鏡的女生性,政治家,藝術家,明星,給她看到戴眼鏡特有的美,她會接受的,也不仿搞乙個輕微變色的眼鏡。慢慢引導吧。

5樓:好學爸

從題主的描述上看,我覺得不能把你妹妹的行為定性為撒謊,這是她處理戴眼鏡問題所採取的一種策略。她這種言行不一致的不良行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但是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幫助她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是家長需要反思的地方。

首先,我們從妹妹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她的訴求是什麼?是不想戴眼鏡。為什麼?因為戴眼鏡不好看,當然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但是我們不知道。

家長的訴求是什麼?是讓孩子戴眼鏡。因為孩子近視,這個無可厚非。

這個矛盾通過協商解決了嗎?沒有。我們看到妹妹表達過自己不想戴眼鏡,而父母的回應可能就是講道理,不戴眼鏡視力會越來越差,blablabla……父母認真考慮過孩子的需求嗎?

應該沒有。

既然不能讓父母讓步,那自己就得乖乖戴眼鏡嗎?不想,不情願,不甘心。自己的需求沒有滿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那可以只按自己的想法來,完全不聽父母的話嗎?不敢。

那麼她能採取的策略是什麼呢?就是人前一套,背地裡一套。父母能看到的時候就戴眼鏡,父母看不到的時候就摘下來。她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滿足自己和父母的需求,她有更好的選擇嗎?沒有。

一是缺乏尊重,沒有正確看待孩子的需求。二是暴力溝通,缺乏溝通的技巧。

在上面的這個過程中,家長只看到了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戴眼鏡,還撒謊,講道理都沒有用。家長只看到了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落實,但是從來沒有認真聽聽孩子為什麼不想戴眼鏡,沒有想過怎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問題描述裡面提到你們也跟孩子好好說過,「戴眼鏡不是說你就不好看了」。這不是尊重孩子的感受,這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家長認為孩子的這些擔心害怕都不是事,不值一提,自己說的眼鏡度數加深才是問題,所以不厭其煩地跟孩子講道理。

這種缺乏尊重的態度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因為缺乏尊重所以孩子不願意配合。

另外,問題描述裡面你們和孩子的溝通太過嚴厲。批評太多,而且容易拔高問題,上公升到道德綁架。評價乙個人醜,就是不尊重人,不懂禮貌。背地裡不戴眼鏡,就是撒謊不誠實。

這種溝通方式不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因為沒有就事論事。一遇到行為問題就上公升到道德層面,然後通過講道理進行道德綁架,想要通過降維打擊改變孩子的行為。這種曲線救國的路線太複雜了,而且往往收效甚微,嚴重的還容易傷害孩子。

並不是說道德教育不重要,講道理不重要,而是不要對孩子進行道德評判。家長需要做的是闡述自己的價值觀,然後期待孩子的合作,一起想辦法改正行為問題。

讓孩子戴眼鏡是乙個需要孩子配合的過程,這裡可以利用《正面管教》裡面提到的「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來跟孩子溝通。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並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說了。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從上面的總結來看,重點是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我想孩子的需求肯定不僅僅是漂亮不漂亮。

作為乙個小學就開始戴眼鏡的人,分享一下我自己戴眼鏡的感受。

我剛開始戴眼鏡的時候內心也會有一些抗拒,覺得別的同學不用戴眼鏡而自己要戴,會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同學,有一種自卑感。另外就是會存在一些僥倖心理,覺得上課時候戴一下,平時不用戴。直到眼鏡度數越來越深,才慢慢接受現實。

家長可以發散思維,多問問孩子的感受,僅僅是漂亮這一點也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地方。是自己覺得不夠漂亮還是怕同學說自己不漂亮?身邊有沒有其他戴眼鏡的同學?

大家會因為戴眼鏡而欺負那個同學嗎?是擔心自己喜歡的人覺得自己不漂亮了嗎?等等。

跟孩子確定她的感受之後,一定要表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不要否定孩子的需求。乙個擁抱也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達成和解。

接下來可以關注怎麼解決問題。只有在充分尊重和了解孩子的感受的情況下,家長提出的方案才有可能是有效的。也可以發揮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相信孩子一定會給你們乙個驚喜。

6樓:育兒話

孩子撒謊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逃避責罰。這也間接地反映了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問題。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家長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

阿爾弗雷德說過:「從個體心理學層面分析,每乙個撒謊的孩子都是因為如果不撒謊,需要承受挨罵挨打等代價。」所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和手,不要動不動就打或者罵。

凡事跟孩子商量著來,如果發現你們意見不統一,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撒謊不寫作業,應該怎麼教育啊?

盛者為王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撒謊嗎?因為不撒謊的後果就是挨打,你如果可以撒謊就不用挨打,你願意撒謊還是挨打,孩子們的撒謊都是父母逼得。我想你不止會打他,有時也會罵他。想讓他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首先需要你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每個優秀的孩子都有著愛他的父母。他們並不是因為優秀才被愛。而是因為被愛才優秀。你愛你...

孩子經常撒謊該怎麼教育?

新東方家庭教育 造成孩子不誠實的可能性原因有 一 孩子語言表達不明確。孩子還不會用語言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加上孩子本身記憶力就不精確,於是表達的事情就和事實不相符。例如 別人問玩具是誰送的,明明是奶奶送的,孩子可能會說是爺爺送的。這個孩子本身的思想無關,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情況也會逐漸減少。二...

孩子撒謊該教育嗎?

6月7要考600分 不能以傳統方式教育,應該先引入正確的價值觀比如讓他無意識的去讀曾子殺豬的故事然後問他曾子傻不傻然後開始教育的博正!切記,一定不能批評教育 milk 雖然三歲,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辨別大人們的情緒。如果家長覺得小孩撒謊是聰明,這點沒有毛病,有些孩子成長模仿能力使用的較早,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