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修復順序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02:21:03

1樓:麻麻康

1、骨盆修復產後就可以開始進行,不用考慮惡露是否排盡,產後排尿這些症狀

2、盆底肌修復要達到3級以上才能進行腹直肌修復,以免腹壓變大,讓盆底肌受損進一步增大

3、最後才是腹直肌修復

2樓:清風明月1029

1,心裡修復

媽媽經歷痛苦的生產之後十分疲勞,還要照顧寶寶,剛剛切換角色,自我的時間大大減少,並且由於產後身體激素的變化,容易情緒起伏不定發生抑鬱,在加上身材走樣,所以產後的心裡修復極為重要。

2,骨盆修復

媽媽們在經歷了十月的妊娠期之後,骨盆都會不同程度的發生變化,順產的媽媽會更厲害,骨盆的變化會影響到腰,髖,大部分會出現腰疼,跨變寬,小腹凸起,屁股變大,大腿變粗,產後的媽媽如果沒有及時修復骨盆就去鍛鍊健身的話,很有可能會越練越歪,對身體造成傷害。

3,盆底肌修復

盆底肌可以說起到乙個很重要的地基角色,懷孕時子宮變大,胎兒和羊水的重量給盆底肌造成壓力,如果產後沒有及時修復鬆弛無力的盆底肌,可能會發生內臟下垂,子宮脫垂,小腹突出,尿失禁等現象。

4,腹直肌修復

可能很多媽媽最看重的就是腹直肌修復,因為總是覺得自己肚子肌肉鬆弛,其實在這幾項修復中,它排在最後,但前面地基打好後在來修復腹直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產後女性大部分會發生腹直肌分離,程度不同,建議分離程度大於一指的情況下不要去做卷腹脊柱屈曲的訓練,腹直肌鬆弛也會出現腹部無力,腰痛,腰粗等現象。

3樓:慧心2029

先做腹直肌,再坐骨盆最後做盆底肌!因為只有骨盆周圍的肌肉得到放鬆了,骨盆才能順利的回到原來的位置,骨盆固定了,再做盆底肌效果就更好!

4樓:何佳麒

首先我們來講下在孕期這個階段對我們寶媽身體結構有哪些影響!

第一點:就是我們熟知的是我們腹部的乙個變化,隨著孕前期、孕中期、再到後面的分娩階段腹部是會隨著我們寶寶體積和腹壓的變化而改變的,所以這個時候對腹部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我們的腹直肌了,這個時候我們的腹直肌會出現乙個階段性的分離。

那第二點就是我們的骨盆了,骨盆隨著力學引力向下和孕期體積壓力的影響以及恥骨聯合生理性變化骨盆是比較容易產生移動的,當我們的骨盆產生移動以後它本來正常的生理結構的位置就會出現變化,!

第三點就是盆底肌群了,當在孕期間盤底肌群所承受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相反如果盆底肌群的穩定性較好的話就不太容易會出現鬆垂的問題的!

所以綜以上所述,那麼其實它們之間是聯帶關係的,不管是產前還是產後其實它對於肌肉組織的穩定性和筋膜組織伸展收縮功能都是要很好的利用和啟用的,因為當你這些軟組織的功能處於靜默狀態就會影響關節的穩定性,當關節的穩定變差以後對應的骨骼和關節結構就會容易出現錯位和變形!所以來筋膜鏈的原理來講從上往下整體的來調整我個人覺得是比較好的!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做針對性的調整也是OK的啦!

5樓:啟孕

親愛的,產後修復的話,他的順序很簡單的首先因為懷孕生產會引起呢,盆底肌的鬆弛受損,所以呢盆底肌這個是要修復的,同時,因為懷孕和生產了引起我們腹直肌會有一定程度的分離,所以腹直肌分離也是需要修復的。這兩個算是重中之重基礎之基礎,所以著重在這兩個方面,當然呢,這兩個方面的順序是盆底肌是最基礎的基礎,先把盆底肌修復的差不多了,你再去修復其他的專案,你會有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是建議呢,每個產婦在產後的42天到半年都必須進行這個產後修復,對於產婦以後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是你身體更加健康面去了你以為懷孕生產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後遺症,例如腰痠背痛,漏尿,子宮脫垂,便秘,大腹便便等等!

6樓:Nikki

第一五臟六腑先歸位(這個是很多時候會忽略的)第二骨盆正位 (骨盆的高低)第三恥骨復合(這裡會出現恥骨聯合的疼痛)第四收骨盆(假胯寬)第五修復盆底肌第六肋骨修復(非常多肋骨外翻)第七腹直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的修復(腹直肌分離)第八私密修復第九肩頸(非常多寶媽抱寶寶,最後烏龜脖,含胸駝背)

最後說實在話,寶媽需要更多的心情調節,呼吸調節

7樓:溫馨的一公尺陽光

心理修復

媽媽經歷了痛苦的生產之後十分疲勞,還要照顧寶寶,剛剛切換角色,自我的時間大大減少。並且由於產後身體激素的變化容易情緒起伏不定發生抑鬱,再加上面對走樣的身材更容易急功近利取錯方法反而傷害身體。所以產後媽媽的心理修復極為重要。

(長時間和家人溝通,以及愛人對自己的疼愛與關心及其重要)

骨盆修復

媽媽們在經歷了十個月的妊娠期之後骨盆都會不同程度的發生變化(順產的媽媽更甚)而骨盆的變化也會影響到腰、髖。可能會出現腰痛、胯變寬,小腹突出、屁股變大變扁、大腿變粗、骨盆失穩屁股坐不住等現象。而產後的媽媽如果沒有及時修復骨盆就去進行鍛鍊的話,有可能還會越練越「歪」,因為你的發力方式仍然是按照以前十幾二十年習慣的發力方式,而產後骨盆發生很大改變,再按照以前的發力方式去運動反而造成傷害。

盆底肌修復

盆底肌可以說起著乙個很重要的地基角色。懷孕時子宮變大,胎兒和羊水的重量給盆底肌造成壓力。如果產後沒有及時修復鬆弛無力的盆底肌,可能就會發生內臟下垂、子宮脫垂、小腹突出、尿失禁等現象。

腹直肌修復

可能很多媽媽最看重的就是腹直肌修復,因為總覺得自己肚子肌肉鬆弛。但是抱歉,在這幾項修復中,它排在最後。當前面的地基打好之後再來修復腹直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0%-90%的產後女性會發生腹直肌分離,分離程度不同,建議分離程度在大於一指的情況下不要去做卷腹等脊柱屈曲的訓練,會加重分離程度。如果腹直肌鬆弛就會出現腹部無力、腰痛、小腹突出、腰粗等現象。

8樓:親言親語Kissme

親言親語kissme。

1,心裡修復

媽媽們經歷痛苦的生產之後十分疲勞,還要照顧寶寶,剛剛切換角色,自我的時間大大減少,並且由於產後身體激素的變化,容易情緒起伏不定發生抑鬱,在加上身材走樣,所以產後的心裡修復極為重要。

2,骨盆修復

媽媽們在經歷了十月的妊娠期之後,骨盆都會不同程度的發生變化,順產的媽媽會更厲害,骨盆的變化會影響到腰,髖,大部分會出現腰疼,跨變寬,小腹凸起,屁股變大,大腿變粗,產後的媽媽如果沒有及時修復骨盆就去鍛鍊健身的話,很有可能會越練越歪,對身體造成傷害。

3,盆底肌修復

盆底肌可以說起到乙個很重要的地基角色,懷孕時子宮變大,胎兒和羊水的重量給盆底肌造成壓力,如果產後沒有及時修復鬆弛無力的盆底肌,可能會發生內臟下垂,子宮脫垂,小腹突出,尿失禁等現象。

4,腹直肌修復

可能很多媽媽最看重的就是腹直肌修復,因為總是覺得自己肚子肌肉鬆弛,其實在這幾項修復中,它排在最後,但前面地基打好後在來修復腹直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產後女性大部分會發生腹直肌分離,程度不同,建議分離程度大於一指的情況下不要去做卷腹脊柱屈曲的訓練,腹直肌鬆弛也會出現腹部無力,腰痛,腰粗等現象。

老婆要做產後骨盆修復,產後骨盆修復有必要麼?

鹿子百合 我是抱著猶豫的態度定的,產後快4個月開始做的,我老公也不相信,但是我做了5次,以前的褲子本來穿不到了沒有自信,現在可以穿的了以前的褲子了,所以是真的有效果的。這個錢還是不能省的。 健康調理小姐姐 當然有必要了,產後1 3個月是婦女心理最脆弱 生理最虛弱的時期,這段時間的恢復好壞關係到終生健...

產後休修復重要嗎?

薛小白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懷孕以後,隨著寶寶的生長,我們身體的各個機能比如子宮,盆底肌等都會收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個損傷和順產和刨腹產是沒有關係的,所以產後修復必須做,如果大家不放心,產後42天覆查的時候,可以聽聽醫生的建議 傀琴師 是很重要的,首先產後問題有六項。恥骨聯合分離,腹直肌分離,假胯寬,...

產後骨盆修復和盆底肌修復的區別?

時尚媽咪 盆底肌修復是骨盆修復的一部分。骨盆修復包括兩種,一是盆底肌修復,二是骨盆正位。所謂骨盆開啟,不是真的骨盆開了乙個口,而是原本封閉的骨盆隨著包裹骨盆的盆底肌肉群彈性受損而導致的鬆弛。骨盆位於我們人體的正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恥骨聯合不閉合,在張開的狀態下,很容易引起錯位 很多的不良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