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遊戲廠商之間有何恩怨, 分分鐘激怒遊戲憤青 漫畫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06 18:15:50

1樓:護士衫下

日系的有 @孟德爾 老師在,基本上應該就沒什麼疑問了..我補充幾點我知道的有關美系的..

origin公司是《創世紀》的製作公司..創世紀是西洋RPG公認的老三大中的一員(魔法門,創世紀,巫術..冰城傳奇雖然當年名聲不遜於這三家,但沒有形成系列)..

所謂的「發明MMORPG」應該指的是2023年上線的網路創世紀..這遊戲在內部測試的時候還曾經發生過一件大事,乙個盜賊用偷來的火牆術卷軸放了乙個火牆術,把創世紀之父,加里奧特本人扮演的不列顛王給殺了..當時這事件轟動一時..

EA的棺材指的是EA收購origin之後,先取消了網路創世紀2的開發,然後卸磨殺驢地對原origin的成員進行大規模的清洗和解雇..而在單機方面,創世紀最後的表現也慘不忍睹..2023年的創世紀:

公升騰成為RPG史上最重大的技術災難之一,擁有TNT顯示卡的玩家玩不了,擁有voodoo卡的不作弊也玩不下去..最終加里奧特投奔南韓公司,創世紀也從此不復存在..

DOOM之父說的是約翰·羅梅羅..而並非卡馬克..羅梅羅確實在玩了FF7之後也加入製作RPG的大軍(因為當時RPG還是個非常火的型別),但結局不怎麼美好..

生軟和貝塞斯達,西洋RPG如今最有分量的兩個工作室..這兩家做RPG的路線截然相反,乙個重視劇情和互動,乙個重視探索和自由..但這兩家的發跡都在2023年前後..

bioware成名之作是2023年左右的博德之門,貝塞斯達嚴格意義上說發跡之作應該是2023年的上古卷軸:晨風..和80年代就已經出盡風頭的FF比,確實是小字輩..

僅就西洋RPG的源流來看,2023年,暗黑破壞神的發售,是乙個無可爭議甚至無可比擬的大事件..

在那之前,西洋RPG都還沒有完全脫離於桌遊RPG的路子,有著繁瑣的規則,豐富的互動,嚴謹的數值判定,而戰鬥,相對來說並不是乙個必須的選擇,也不是遊戲的核心內容..但暗黑顛覆了這一切,不再有回合制,一定程度上的所見即所得..對話和劇情無關緊要,戰個痛成了遊戲給玩家提供的唯一內容..

暗黑的模式帶來了後世氾濫的泡菜網遊,某種意義上帶來了核心遊戲型別通過簡化規則貼近LU從而獲得更高銷量這一思路..當年被暗黑1壓制的優秀RPG包括了輻射和博德之門,越來越多的新手或者輕度玩家湧入西洋RPG這樣乙個原先門檻甚高的門類,囫圇吞棗地玩完像暗黑這樣一款並無多少角色扮演要素的角色扮演遊戲之後離開遊戲,帶著「RPG有什麼好玩的」這樣的論調..一定程度上,暗黑和Halo一起,帶來了21世紀初西洋RPG的低谷..

Chinajoy 上各大遊戲廠商的美女營銷策略對銷售有多大的幫助?

Vincent Yeh 在網路上關注了三年 CHINA JOY,終於在 2012 年鼓起勇氣和胖子去上海看展順便逛魔都。我不是狂熱的遊戲玩家,而胖子是骨灰級掌機愛好者 換句話說,我是去看 Show Girl 的,他是去看遊戲的 當年有 Sony 的展台。2012 年的 CJ,妹子比不上 09 年,但...

Apple TV要化身遊戲機 各大主機廠商該如何應對?

秋依火 不用應對,和安卓遊戲盒子一樣,噱頭永遠夠,但終究掀不起大浪。市場已經飽和了,御三家的模式已經固化,你蘋果拿什麼來競爭?比錢,微軟很差?比遊戲陣容,人家索尼多少年積澱了?比創意,任天堂也不答應。做遊戲機最重要的是遊戲,在現在這個講IP的年代,蘋果拿頭去跟御三家競爭啊 曹斯傑 效能再優越的硬裝置...

審配逢紀田豐之間有什麼恩怨?

杜若兮 如上所示,三國志魏書 卷六 袁紹傳 P151頁,裴松之所註引的 先賢行狀 內有解釋逢紀和田豐之間的恩怨,其實皆為逢紀之妒才而至於數饞與紹。袁紹本人外寬內窄,才導致了田豐枉死。豐之死亦如曹公崔琰故事。而審配與其二人並無恩怨,皆為本初下屬。究逝因,一為紹子尚不敵曹軍且又被拒降而亡走中山,二則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