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人沒有進化出 學習時產生快感 ,而是 遊戲時產生快感 ?

時間 2021-05-06 10:03:41

1樓:不思量

你主動做事就有快感,被動做事沒快感,跟學習和遊戲沒關係。

天下遊戲有無數種,你喜歡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假設從現在起,你每天玩什麼遊戲,玩多久,都要按我的規定來,不能自己選,你玩的時候還有快感嗎?

鬥地主是遊戲吧,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玩,如果我要求他們天天玩,從早上七點玩到晚上九點,一年玩三百天,連玩十六年,他們有快感嗎?

所以理想的教育是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讓他自發自主的探索知識,把學變成玩。參考費曼及他小時候父親對他的培養。

2樓:0V0楠楠

現在好多家長,老師,都用幾十年前那些學生學習的艱苦告訴孩子,人家那麼苦的條件都好好學習,自學考上大學,什麼什麼的,人家那個時候學習是快樂是成就,是自己與大多數人不同的證明,現在的學習是折磨是痛苦,是逃不掉的煩惱,完全就不能相提並論

3樓:

要麼遊戲不夠高階,要麼學習不夠簡單。

簡單的慾望,只需要放縱就可以實現;而高階的慾望,放縱是實現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

4樓:堅持

假如只是以娛樂的心態玩遊戲的話,不論玩多少場遊戲都不會成為高手,但假如你認真練習遊戲的基本功,了解遊戲知識加深對其的理解,那麼這其中的枯燥程度是跟學習任何知識都是差不多的,從這一角度來看,其實打遊戲(注意不是玩)和學習是一碼事

5樓:俏皮的joker

1.學習也會讓人快樂是真的。當我們這些中上梯隊羨慕第一梯隊學霸們的時候,或許學習的過程並不重要,而是結果更為讓我們在意。

當你用一手清秀的字整理出一章筆記的時候,老師會大肆表揚你麼?或許也就是私底下看到你誇你一句。但是當你考試成績獲得第一名的時候,或許那種感覺以及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的讚賞和欣賞跟你寫一手漂亮的字比起來,更為直觀吧。

正因為你通過學習的結果獲得了滿足感,你就會越想著去體驗它,擁有它。因此,如此迴圈,你就會在這個過程獲得快感,然後去挑戰乙個又乙個山峰。

2.遊戲其實也會產生快感。我們玩遊戲的時候要看遊戲的型別,比如CS或者LOL那種說到底都是競技類,一開始需要上手時間,但是當你熟悉了遊戲操作後,你就會想著去體驗不同的槍枝或者英雄所帶來的的快樂,這其中就獲得了快感。

但是想一想,如果競技類遊戲一直輸,是不是也會讓你心情不好?因此勝利才是維持快感的另乙個重要指標。遊戲,人們都愛玩,但是很多玩了不久就放棄了,原因無非是無法從中獲得滿足感(勝利的喜悅),而一旦勝率上去了,你就會從中體驗遊戲和勝利帶給你的快感了。

說回來,其實你對於一款遊戲,玩了不久就放棄了,只是因為你不能習慣它的作業系統和遊戲定位,它不適合你。這個不就很像讀書的時候你喜歡文科,但是理科的學習就讓你很痛苦,不也是因為你對於理化沒興趣,無法對它的知識體系產生共鳴麼?因此,學習和遊戲都會給人帶來快樂。

在我們這個社會,學習,就是考證pass和取得高分才會讓人想著繼續去學習,有了動力去嘗試更難的知識;而遊戲就比如英雄聯盟,我從小白高階到了排位鑽石級別,如果能力允許,我就會想著去上王者,去體驗更上階層跟我的差別,從中你就會有種成就感。因此兩者都是共通的。

6樓:記不起

如果人的大腦可以進化成:高強度用腦和持續性思考可以促進分泌多巴胺產生快感。

這樣的話應該管制的就是學習了,因為越學習越快樂,然後在快樂學習中昏迷或者猝死。。。。。

人腦目前為什麼會對高強度和重複性使用產生懲罰機制,就是因為人腦散熱跟不上,代謝廢物也無法及時排出。

7樓:楊子虛

學習不是必須的……獲得得那些知識很大可能在你將來的人生路上也毫無作用。

但是「學習」這個動作,通過訓練一件持續地做你並不喜歡的事情而獲得很久以後才有的回報(文憑,就業優勢),這個過程所養成的素質,包括刻苦、忍耐、堅韌這些,才是你真正的收穫。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學習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文憑也是沒價值的,但是你能拿下文憑,證明你這個人是人群中極少數那種哪怕無價值的事情也能付出足夠的精力去做的。

這就好比在動物界,鳥會唱歌有用嗎?沒用啊,根本不能用來捕獵。

但是如果乙隻鳥能把這麼沒用的技能練好,還能活下來,證明它的求生技能更是不得了了。這就可以告訴其他雌鳥:我真的很強哦!

人也是一樣的,你連「學習」這麼痛苦而無用的事情都能堅持下來,說明你幹別的更是不在話下了。

那麼假如說經過無數年的進化,人類終於可以在學習時產生快感了,那學習就無法做為乙個無用的技能來「證明」你了。

到時候自然會有別的新的衡量手段出現的: )

8樓:德遙

根據自然選擇理論,沒法得到這個結果。

自然選擇理論主要內容是:1過度繁殖,2生存鬥爭,3遺傳和變異,4適者生存。

通俗點說就是

①乙個物種不限制,一定繁衍得地球都裝不下。②但是相互鬥爭弄死了大多數,限制了數量。③乙個物種想不滅絕,優勢要被遺傳下來,有時會變異出其他的優勢。④最後適應環境的物種活下來。

我們對比學習團體和遊戲團體。由於同是人類,繁殖天敵和鬥爭死亡並不存在,那麼要產生自然選擇,需要論證

①一方比另一方更適合生存

②一方比另一方繁衍能力更強

我個人覺得並沒有明顯區分,這道題結束。

9樓:靜宇者

這說明老天也不想讓你拼命。

是奴隸主忽悠你去努力奮鬥啊!你努力奮鬥累死了(高血壓過勞死)是不是還要怪老天爺不開眼?

你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些有錢人也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些統治者是自封的!!

你要是說人體有缺陷,比如抵抗不了毒品什麼的,還情有可原。

10樓:張嘉魚

學習任何東西都是乙個痛苦的過程,學會之後再去運用就會有快感。

遊戲本身的學習也不怎麼有快感的,有的遊戲就是因為有入門門檻導致很多人棄遊。但是相對學習(文化)來說,遊戲的學習還是相對容易、週期相對短的,只要上手了,玩遊戲的過程中運用就會有快感了。

11樓:X侍衛

我認為是回饋/rewarding機制問題。

1.遊戲短時間有正反饋,學習長時間可能有正反饋

遊戲短時間(1小時-1天)內就有正反饋,比如你通過乙個關卡,得到某個道具,提公升了等級。

但是,學習中,普通學生很難短時間得到正反饋(成績提公升、老師家長同學誇獎),甚至會得到負反饋(成績下降、批評)。

2.遊戲人人都能有正反饋,學習只有少數人有正反饋

簡單的遊戲人人都能有正反饋,

很簡單,老師家長幾乎只會誇獎學習優秀的人。

所以,學習中似乎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學習好的人得到正反饋,於是本身有學習的快感;並且得到資源更多的資源,有更好的外部環境。

3.複雜的遊戲也只有少數人有快感。

硬核遊戲玩家持續減少也是這個原因。

西洋棋、圍棋這種難度大的傳統遊戲玩的人也遠遠少於流行遊戲。

補充一下自然選擇的問題。

1.原始人階段,人就已經是陸上霸主,自然選擇幾乎不起作用。

2.柏拉圖在西元前387年建立學園,我們現在狹義的學習行為(讀書、在學校學習)即使早於這個時間,也不會早太久。

3.自然選擇形成的時間尺度比較長,幾千年時間能否形成存疑。

4.在人類社會中,有資源(權力、錢等)的人更加可能有多的後代,但是能否有資源的影響因素複雜。「學習時有快感」這個因素是否顯著?

5「學習時有快感」是否能遺傳?或者有可能遺傳?

12樓:

人不傻的,付出1塊獲得2塊自然愉快,付出1塊獲得1毛自然不開心!

喜歡遊戲,那是因為遊戲付出的少,但是獲得感多,自然心情愉快!

學習之所以難,那是因為學習付出的多,但是收穫很少。

學習不僅僅是學習知識,還要跟別人比較,努力的再多,學習再勤奮,達不到前10%,獲得感不自然很低。

相反,跟他人投入差不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成績在10%,自然會開心很多,因為不僅僅知識掌握的好,還比別人優秀,自然相當的愉快!

學霸更喜歡學習,容易獲得自信和優越感。

13樓:

遊戲裡訓練的能力恰好是那些讓人類在過去二百三十萬年以來從猿人演變成動物之王最需要的能力 - 眼手協調,戰術策略,團隊合作,對環境的利用,另外再加一點對暴力的嚮往。人類進化出了天性喜歡這種與自然鬥,與人鬥的遊戲,間接讓人模擬其他動物在野外搏鬥環境中有優勢。而讀書做題什麼的,那只是過去幾十年需要的能力。

14樓:葉賭徒

數學是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的夢魘,之前有乙個有趣研究,

發現當招募的被試們即將開始數學題目的解答時,他們大腦中與本能威脅性相聯絡的區域出現了明顯的啟用,並且他們大腦裡與痛苦相關的區域也產生了啟用。

另外很有趣的一點是,事實上並不是數學帶來了不快或者痛苦,實驗檢測的是被試們即將開始做數學題時的資料,所以在測量大腦時,他們還並沒有開始解題,而單純只是即將參與數學的感受就讓他們感到痛苦不堪。

而當我們真正開始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後,這種神經上的不適很快就會消失。

再結合其他答主提到的大腦獎賞機制,就很容易理解了。學習的過程往往非常漫長,在學習的過程中,直到獲得學習成果(比如解題成功,考試高分,老師家長表揚)時才會得到獎賞,其餘時間大部分都是在與自己本能的牴觸和痛苦做鬥爭(當然,不排除少數以學習為樂趣的)。

很顯然,在進入遊戲,甚至是開啟電腦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已經開始想象在遊戲中廝殺提公升的快感了,獎勵來的快很多,並且很少會真正給人打來痛苦,因為遊戲內的各種內容都是為了激發大腦獎勵機制設計的。

行為經濟學就深入研究過這個話題,

比如現在獲得50塊與10年後拿500塊,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現在立即獲得50塊,因為人類更喜歡即使的快感。用這個概念結合到學習和遊戲中去就很明顯了,學習是長遠的獎勵(並且很多人還不一定能學成獲得未來的獎勵),而遊戲是盡在咫尺的快樂。

如果真要對比的話,應該用那些對自己學科異常感興趣的人來對比,對他們來說,研究自己熱愛的學科,比如生物,化學,物理,歷史,藝術等等,帶來的快感與遊戲是相似的,甚至更強。另外,對於很多遊戲白痴來說,我們覺得有趣的遊戲,給他們帶來的痛苦說不定比學習還大。

用我個人常聽到的話描述,就是

「我搞不懂整天這樣打打殺殺,有什麼好玩。」

「我不理解這樣整天被怪物打死,還有什麼樂趣。」(參考黑魂,茶杯頭這些受苦遊戲,算得上是遊戲裡的長效獎勵了,玩家會愛上被sm的快感)

設想一下,如果遊戲變為主課程,我們學習的會是如何補刀麼?並不會,可能學習的是如何程式設計,如何設計遊戲架構等等,這時,想必大部分人的大腦也會啟用痛苦區域。

所以,學習,無論是什麼領域,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痛苦」的,而遊戲則一般都是「快樂」的。

Lyons, I. M., & Beilock, S.

L. (2012). When math hurts:

math anxiety predicts pain network activation in anticipation of doing math.PloS one,7(10), e48076.

為什麼大多數人勸退機械?

老楊 做機械,要多看看高階製造業機會,如汽車 航空 機械人等等。以進入汽車行業為例,可以多看看老楊文章分享。老楊 汽車行業入門基礎知識大全 汽車行業從業乾貨分享 我是大哥大 機械專業工作環境實在太差,待遇也差,千萬不要入坑。這個回答寫得挺好的,好好看看吧。https www. 貓咪師傅 哪有大多數人...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槓

所謂 槓 表面現象就是堅持已見。而我們在網路上總會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對面可能說了很多卻沒能說服你,這很正常。人們都完全有理由在並沒有改觀的情況下,去保持自己的意見。而這個詞往往總是用錯,就是因為用錯的這些人總是自以為自己的看法是真理,對面的人也知道但是逞強不承認,是刻意針對,這一般稱為鄧寧 克...

大多數人怎樣看待早戀

本人現讀高一 現在的中學生中普遍認為 有物件是件很酷的事 但其實,只是為了有物件而去戀愛 首先,發乙個像這樣的說說,這樣大概就是戀愛了 這樣大概就是吵架了 這樣大概就是分手了 最後再緬懷一下 這樣一系列操作全部完成,不會超過乙個月 且很快就會有下乙個 香蕉味的蘋果皮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大多數人,反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