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之痕》後《軒轅劍》系列要製作成大宇並不擅長的 3D 遊戲?

時間 2021-05-30 22:00:44

1樓:

3d化是整個遊戲市場的趨勢。

而且,【當年】的大宇3D技術並不差!我堅持認為,軒四時代畫面跟國際的差距小於軒六時代跟國際的差距。軒四有自己開發的引擎和動捕裝置。

而且軒轅劍敢於在十年前拋棄2D頭像,使用3D表情(這是仙劍到現在都沒做到的),你可以試著開啟蒼之濤,看看開頭一小段車芸的表情動作,那種動作的豐富度,在天之痕時代是難以想象的。

而且2D影響最大的就是」運鏡「,也就是說,關鍵劇情要靠CG來表現,平時過場畫面永遠是一群小人走路、站樁。而軒四和蒼之濤裡,隨著劇情發展,有鏡頭快速或慢速地拉近拉遠,角色發言時有對他的面部特寫、區域性特寫,角色深思或者感慨時,有拉乙個廣角風景,這些鏡頭語言大大改善了我的代入體驗。

現在拿四代和三代比,失落的感受可能主要來自它不夠」唯美「,但遊戲並不是越美越好,技術進步也是值得關注的。當年中國產市場上還是2D遊戲居多,從眾多2D玩到軒四是有點不習慣方塊手方塊臉的,但到蒼之濤真的把我驚豔了。那俏皮的表情,流動的瀑布,可以360角度觀摩的迷宮和天書,靈活逼真的武打動作。

後來再玩了刺客信條、使命召喚,那些實景似的畫面帶來的驚豔感都沒有當年從2D到3D感受那麼強烈。

2樓:流星飛絆

畫面表現力一般完全是因為沒錢買好引擎或者是沒人才開發好引擎。3D是發展趨勢,放眼望去今天全球算得上大作的RPG遊戲恐怕沒有哪個不是3D的。

3樓:荊晶

3D的開發成本其實遠遠低於2D水墨風格,3D只要有一套現成的引擎簡單的新增模型即可,而2D存在的大量的手繪背景等等工序,這種人力成本是極高的,特別早期中國大陸市場盜版橫行,開放商幾乎沒有利潤可圖,在這種情況下,節約開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也就成了唯一可行的一條路了。

《軒轅劍》系列遊戲為何成為經典?

換個角度 因為玩家對廣電總局的鄙夷和報復,所以成了經典。因為最理解中國文化,且有能力 有信仰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的不是內地人,而是台灣人。 乙隻志成子 如果一定要我說乙個喜歡軒轅劍的理由 並沒有 不過真的歷史文化氣息很濃厚 也並不是八零後才會喜歡的呀 我和我老爹乙個六五後乙個九五後都玩的很喜歡 總之希...

如果《軒轅劍天之痕》的主角或者你來到《神都夜行錄》,會產生怎樣的趣味故事呢?

一口包子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口包子的身上發生一能令其銘記一生之事!一日午休,一口包子累極,睡的極沉,像是要一睡不起似的!那一覺讓她覺得一夢千年,像要沉入夢中,進入乙個那樣光怪陸離的世界,不可歸來 哎喲!我的媽呀,我的屁股 T T 嘶 這是哪兒呀?我不就想睡個好覺招誰惹誰了 每天累死累活的,嗚嗚嗚...

大家聽到軒轅劍天之痕BGM會淚流滿面麼

天外使者 以前通關 天之痕 後,把所有BGM全部拷貝到手機裡,存了六七年,期間換手機都沒刪,至今手機還有一首小提琴版的 如憶玉兒曲 想想還是有點再去通一遍的衝動。 我大學的畢業作品做了乙個關於天之痕的遊戲要用電腦瀏覽器開啟看需要瀏覽器裝flash外掛程式 https 我要吃蛋撻 我一生都忘不了.在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