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用自己舉例合適嗎?

時間 2021-06-02 05:30:55

1樓:leo kang

除了倫理守則禁止的事情之外,諮詢師沒有什麼不能做的事情。

我不願意用專業術語來回答這個問題。語言的力量就在於,它的比喻、暗示的力量太大。有些專業術語裡的比喻和暗示調動人的聯想,能幫助讀者更直觀的理解術語的內涵和外延,比如:

精神分析中常說的「性驅力」和「自戀」。精神分析中的「性」,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用「性」來命名這個概念可以讓讀者很快的聯想到:本能的、核心的、不能說的(禁忌的)、享受的(帶來快感的)等等。

但聯想也會起到侷限概念的作用。比如,心理諮詢技術中有個名詞,叫「麵質」,英文叫confront。如果這個名詞讓讀者產生 「掰手腕」、「較勁」、「說服教育」,那就誤解這個名詞了。

這兩個例子中,乙個會拓寬對概念的理解,乙個會侷限對概念的理解(甚至造成誤解)。

所以我寧可不用專業名詞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看這個問題的角度是這樣的:諮詢師做事情的時候是否本著 「有助於諮詢推進」 為目標,以及是否充足意識到自己行為的負面效果。

舉個例子

來訪者有時候希望自己不是唯一有此苦惱、現象的人。(來訪者當然不是。每個來訪者遇到的困擾都是普遍人類普遍遇到的)

如果來訪者說話的語境中更多表現的是想要知道自己 "身處何地",那麼諮詢師用自己做例子,表達人人都可能經歷同樣的苦惱,則沒什麼不妥。諮詢師這樣做可以叫「提供支援」,也可以說在普及心理知識。

但如果來訪者表達出的更多的是一種「對自戀破碎的擔心」,那麼諮詢師就不適合用自己做例子安撫來訪者了。此時的安撫是一種「滿足」——來訪者的自戀破碎的危險需要通過安撫來被滿足,「滿足」是與諮詢目標相違背的,諮詢師不應該那麼做。

除此之外,通過用自己的事例提供鼓勵、號召、樹立榜樣,也是不妥當的。

這就牽扯到對「心理諮詢」的理解。心理諮詢是通過來訪者看到、理解自己內心的侷限,進而自己想出辦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心理諮詢是以這個為目標的服務。諮詢師拿自己的事情經歷做鼓勵、做榜樣,跟諮詢的本質完全違背。

心理諮詢工作不是 「思想政治工作」。

還有一些諮詢師談論自己的時刻,屬於諮詢師自己人格不完善,自戀爆發。這樣的情況就更糟糕了。

所以,總結一下來說,我覺得

只要諮詢師守本分,沒有什麼是不能說的。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的本分是:從來訪者心理成長的角度出發,符合心理諮詢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方向。

2樓:見賢思齊

這叫自我暴露,能和對方減少距離,利於諮詢。但也可能讓對方幻想破滅,不利於諮詢,總之要靈活運用。

你應該是被諮詢的人吧,是不是因此對方讓你失望了?

心理醫生能夠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嗎?

剛學心理學會覺得臥槽這理論又簡單又清晰,能夠概括所有的人類經驗!感覺掌握了人性的全部秘密。越學越覺得人性的複雜深邃,越有 敬畏 之感。在處理自己的心理困難方面,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優勢在於1 能夠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困境 2 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尋求外界幫助 安其姝 umm 這麼說,我大一的心理老師,她...

抑鬱症患者想當心理醫生合適嗎?

洞見 我理解題主想問的是是否可以做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是醫生,需要專門的精神醫科畢業生,這是從本科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漫長學習經歷,要求也比較嚴格,題主可能不太容易滿足入行條件。心理諮詢師則需要心理學專業畢業,目前國考已經取消,入行途徑我也不是很清楚。首先,有抑鬱症經歷的優勢是可以很好地更患者共情,...

看心理醫生管用嗎?

小智 聽你這麼一說我都不知道我的來訪者是怎麼就健康生活了,以點蓋面會影響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本來就遇到了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的人。 林承賢 本人接觸過直轄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醫生,我感覺他們也就那樣,歲數大點更沒用 年輕點的也許還留過洋有點東西 我很愛國,無奈國內心理學水平就是不行 直接說吧,如果你是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