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又孤獨無助

時間 2021-06-02 02:13:51

1樓:知足常樂

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單獨乙個人做事吃飯逛街等等,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孤獨,最多只能算孤單!而內心的孤獨並不是乙個人獨處時才會有的,往往在很開心很熱鬧的某個場景,我會不經意間感到莫名的孤獨,雖然大家都是笑著的,可有幾個可以真正情投意合可以掏心掏肺的交往的!

2樓:遠懷小遠

唯有孤獨恆常如新,40年的人生經歷讓我感覺孤獨才是常態,享受孤獨帶來的自我思考,自我救贖,別無他法。《唯有孤獨恆常如新》是美國女作家伊莉莎白·畢肖普(Elizabeth Bishop)的一部作品。畢肖普被譽為是狄金森之後,美國最偉大的女詩人。

內容簡介普利茲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狄金森後最偉大的美國女詩人伊莉莎白·畢肖普經典詩集布羅茨基、希尼、帕斯等眾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推崇備至。擷取一段失眠給孤獨的人們月亮從妝台鏡子中望出一百萬英里 (或許也帶著驕傲,望著自己但她從未,從未露出微笑) 至遠遠超越睡眠的地方,或者她大概是個白晝睡眠者。 被宇宙拋棄了, 她會叫宇宙去見鬼, 她會找到一灣水, 或一面鏡子,在上面居住。

所以把煩惱裹進蛛網吧拋入水井深處進入那個倒立的世界那裡,左邊永遠是右邊, 影子其實是實體, 那裡我們整夜醒著, 那裡,天國清淺就如此刻海洋深邃,並且你愛我。

3樓:明明不知道

有過,可能是自己過於自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而常常否定自己。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經常去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什麼都做不好

4樓:孤獨且獨立

是,我是乙個專科生,選的數媒,每天閒的要死,而且幹啥啥不行,而且我寢室關係也不是很好,雖沒有很大的矛盾,但就是玩不到一起,每天都是乙個人。

5樓:三五

本人大一,20級考生,今天是2021.3.8,婦女節,又叫女神節,今天運氣極度不好,早上去上課的時候,差點從樓上摔下來,中午吃飯的時候,看到了大一第一學期的績點排名,還有獎學金名額,我只有2.

9的績點,在班上排行10幾,獎學金名額有7個,我很傷心,為什麼?因為我認為我上個學期挺努力的!結果現實給我打了一巴掌,似乎在說你只是在假學習!

假學習,假學習,我最害怕這幾個字,你努力了有成果就叫真努力,真棒,你努力了沒成果,就叫假學習,這個社會總是習慣用結果來判斷乙個人是否真的努力!捫心自問,我是挺努力的!

但是我真的沒成果,所以我自我懷疑,我是不是不是學習的料,是不是很沒用,是不是一無是處,在成績上拼不過人家,量化分也拼不過!輸得真徹底!

我有乙個高中室友,她家庭條件跟我差不多,都不是富裕的家庭,她和我的高考成績一模一樣,最後我們倆商量一起填志願,所以我們的志願表都是一樣的,只是專業選擇不同罷了,只不過,最後我們還是被調劑在了同乙個專業,這個專業是十大冷門專業之一,我們倆決定一起轉專業,轉師範去,結果,她轉了,我沒轉,因為我的心被動搖了,而她沒有,所以她的績點在3.8左右,越來越稱出我的一無是處。

很孤獨,很傷心,一無是處,想跟人講,想發洩,又怕人家笑話你,可是,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裡,所以的難受都得靠自己消化,所以我現在消化了,只不過前方道路曲折,而我仍然需要負重前行!

6樓:周一不上班

我是一名地產廣告策劃,4年從業經驗,服務過超十個樓盤廣告。

「地產廣告」四個字的背後,是一年裡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工作狀態,也是日均被甲方羞辱/威脅/問候n次的無奈。而最大的困擾是,這個行業沒有標準。你不知道某句文案是否足以表達客戶的需求,你不知道這個idea在市場上,到底是一顆石子還是一片枯葉。

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答案。

很多人提醒我,不要糾結不要過多解釋,一切過稿就好。新年開工第一天,我跟隔壁部門的設計總監說,「祝你今年創意滿分、比稿必過啊!」他笑著回我,「2023年,過稿就好!

」我頓感詫異。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入了「過稿就好」的死迴圈?

今年接手了某個片區的豪宅專案,甲方要求很高,也很虛。某次對方讓我想新建築組團的名字,華麗的詞、詩意的詞、直白的詞、高階的詞、接地氣的詞,前前後後想了大概有200個。期間諮詢了部門策劃總監和文案同事,大家都覺得寫得挺好。

但最終還是沒有過稿。

半夜12點,甲方說「名字還是不行,再想想」,反問對方,前面給了這麼多稿,你們其實有沒有很明確的方向?對方回答,就是感覺不對。

實話,那一刻我真的崩潰了。不是毫無頭緒,是突然發現自己連個名字都寫不好的一無是處,我連過稿都做不到。辦公室裡坐著滿滿的人,但你問不到方向,沒有人可以幫到你,最終過稿權在甲方乙個人身上。

7樓:無為的焦慮者

會的呀,對我來說這都是常態了。從來都靠自己,沒關係的,自己做自己堅強後盾就好啦!然後呢,分享一句,我朋友送我的話,她說,人的痛苦大多是看到自己沒有的,卻沒有看到自己所擁有的。

8樓:

我很喜歡這句話 「願你不懼人言挫折,你只由自己定義。」

我感到最孤獨的時候,是我乙個人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拼。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是孤獨無助,感覺自己與周圍的人生活在兩個世界,我的世界只有冷清和孤寂。兜裡沒錢,而不論是吃飯還是出行都要用到錢,真的很無助。

為了生活,剛開始一支煙折成兩半抽,後面直接抽不起了。索性就把它戒了。

也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好歹還是個大學生。還不如人家高中沒讀完出來打工人。還在我沒什麼優越感,不會的就去學,不會的就去問。

還是那句話,不懼人言、挫折。你,只由你自己定義。你是什麼樣的人,你自己說了算!

9樓:南粥

我一直都感覺自己沒啥用,不過我不孤獨也不無助,我人有點憨,天天就知道笑,從高中到上班一直都是這樣,我覺得還好,雖然感覺自己是廢物

10樓:黃昏星月降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有個誘因,因為某個原因,突然就覺得自己特別不好,然後就會聯想很多不好的東西。大腦具有放大的效應,它會把這些東西放大,然後你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越想心路越窄是真實的。尤其是在午夜。1點左右人的大腦更容易陷入消極情緒。

11樓:丙哥

至少有三種情況下,人會處於這種狀態。

一、由人的心理特性所決定的。

我們在成長過程當中,總是伴隨著「是」與「否」的心理過程,當我們覺得是「是」時,就信心滿滿,自己什麼都能幹,甚至無所不能。產生一種自大心理,所以人都有「自大狂」的傾向。可當情緒低落時,處在「否」的狀態中,又感到自己無能的很,什麼都做不了。

孤獨無助的感覺油然而生。

二、當與別人相比時,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什麼都不行,很不自信,又沒有什麼人可以幫助自己。這時,也會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其實,本質上講,我們每乙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沒有什麼可比性。

在一棵樹上,你無法找到兩片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家庭、生活、學習、工作環境都不盡相同,因平視對方,求同存異,不可妄自菲薄。

三、當我們要解決某個問題或試圖改變所處的環境,又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或找不到好的方法時,也會感到孤獨無助。基至會產生一一種聽天由命的想法。

要想擺脫孤獨無助的方法有很多,需要乙個較長的歷程,這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12樓:無心

因為一無是處所以無法改變現狀的窘迫

因為眼高手低所什麼都覺得簡單結果什麼都不會因為自身莫名其妙的堅持而被現實一次次打敗

弱小,即為原罪

我想要化知識為力量變為自身的強者

孤獨無肋嗎?因為相信舍友然後在沒發工資的情況下用花唄借給了他1100,然後他一直不還,甚至都聯絡不上了。因為想賺錢,所以自己給自己加了乙個降智光環,然後在沒確認的情況下直接買火車票去了外地結果一次次被騙,直到最後身無分文確一分錢都沒賺到。

真的挺孤獨無助的。

一次次的想算了,你人就那樣,你沒挑選工作的權利,看看你的年齡,看看你父母的容顏,看看……卻又一次次自我催眠,覺得自己不一樣,自己能行。你能不能不要那麼任性,是,你自己是灑脫了,可是,你能為自己身邊最親的人考慮下嗎?況且你也灑脫不起來,你成功不了,你的堅持顯得如此可笑。

你一沒能力,二沒高學歷,別人憑什麼對你另眼相看?憑你喜歡白日做夢嗎?

不要再裝睡了,你的時間已經快沒有了。

13樓:調教育吧

嗯,2023年,就經歷了。自殺都想過,看了白髮蒼蒼的母親,忽然又覺得,只要活著,其他也沒什麼了,負債也好,重病,也罷,唯一方法就是找到收入,慢慢做起來,才會有希望的

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充滿自卑?

我的原生家庭不太好,自小父母離異。離異的原因根據我媽講是因為我是個女孩子。計畫生育時期。生父那邊想要男孩子。我媽帶我回外婆家生活。在我開始記事,開始對這個世界有疑問的時候。農村把大齡單身男青年稱作光棍,家裡人說光棍這兩個詞的語氣是特別鄙視 凝重的。我的小小腦袋裡冒出來乙個念頭,我媽是不是光棍呢。姥爺...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沒有自信的時候,讓愛的人失望的時候,不自覺和人比較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團糟,什麼都不如人,如果有超能力的話大概就是把事情都能搞砸吧,負能量爆棚,想要傾訴這些消極的情緒又怕影響到自己在意的人,覺得自己是乙個情緒畸形的怪物,在消極的泥潭裡掙扎 匿名 想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卻依然在看看過無數遍的綜藝電視劇集想好...

你是在什麼時候,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愛上乙個人的時候 努力了很久卻失敗的時候 害怕去做一件簡單的事的時候 連一件簡單的事都沒法做好的時候 無所事事消磨時光的時候 悲傷的時候 自己的朋友,比自己好很多,自己一身都是毛病,駝背,雞胸,外八字,酒桌上不會勸酒,KTV不會k歌,非常瘦,朋友隨便一唱就能獲得女生的喜歡,自己卻不敢唱出哪怕一句,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