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犯罪人是否真的存在?

時間 2021-05-06 07:31:42

1樓:無言的憤怒

龍治民夫婦,張永明,彭妙計(這個人完全沒有人性,可能與他被拐賣時遭過非人的虐待。已經無法考證),楊天勇,高承勇,錢永昌,鄭吉寬,楊新海,卞況。

2樓:

有,剛剛被判死刑的郭文思。

2023年殺人,被判無期,經歷9次減刑,2023年7月24日,刑滿釋放。

2023年3月14日,再次殺人。

3樓:千鹿觀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出身都是一張白紙,而性格秉性這些東西也是後天形成的。犯罪分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很多原因:成長環境、職業習慣、家庭背景以及親友影響等。

古人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指的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的是朋友同事對自己的影響,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是自然發生的,並非有意為之。

4樓:學醫的董小姐

對於這個問題吧,我認同龍勃羅梭的「犯罪人型別」理論,犯罪是由基因決定的,這些基因通過遺傳而獲得,因而犯罪人是天生的,並非基於人們自由意志而實施犯罪的

龍勃羅梭最終把犯罪人大體分為四類:

一、天生犯罪人:具有異常體徵和幾點要素,在感覺和功能上對痛覺和觸覺不敏感,視覺更敏銳,嗅覺聽覺味覺較常人差,更敏捷,雙手更靈活;缺乏道德感,包括悔改和同情缺失,或僅出於偽善的動機表示懊悔,玩世不恭懶惰縱慾或賭博。

5樓:

有吧。我大概就是。

我五六歲的時候和一條街的小女孩玩,沒有任何原因我就是腦子一熱想到要是我把腳下的石頭磕她腦門上會怎樣,於是就掄起一塊特別大的石頭扔了過去,好在才五六歲力量不是很大,去醫院縫了幾針,家裡賠了多少我給忘了,就記得我媽說當時天天給人家送雞湯。

可能後來被爸媽打多了,雖然施虐傾向我是有的,但是不會太強烈了,而且越長大思想越來越白蓮聖母,施虐傾向一起來就會被壓下去,不過我現在反而受虐傾向有點強。

6樓:曉玲

我覺得此文寫的真的好,生活中遇到的壞人真的就具備那些特徵,基因,遺傳,後天的環境,切切相關,我的理論是,遺傳基因佔主要因素

7樓:

存在尤其注意小時候就會虐待動物的、撒謊成性沒有負罪感的、善於操縱別人的、縱火的

但不是所有天生犯罪人都會去犯罪,有些人得到好的引導,安穩地過完了一生也不是所有犯罪分子都是天生犯罪人

8樓:蜥蜴家的兔醬

每個人都是天生的犯罪人,拯救人們的是後天的社會家庭教育(各種刻意的不刻意的),讓你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舉個栗子,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殺過昆蟲或者動物,因為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

9樓:最後一片葉子

二戰時期提出的天生犯罪理論,即犯罪遺傳論,在提出之後,曾經風靡一時。

具體而言,就是指,部分具有特定基因的人,其心理活動會受到該基因的影響,為其犯罪心理的形成、犯罪行為的發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礎,從而導致實施犯罪行為。

但是,在現代刑事法律領域中,上述理論已經被摒棄了,原因在於,後天的環境因素對個人行為的影響會更為明顯。

也就是說,不是不存在天生犯罪人,只是基於上述理論不能得到完全正確的結果(其它因素影響嚴重),甚至是得到正確結果的概率極低,因而,才沒有被加以利用。

但是,被普遍認可的是,天生犯罪人是存在的,只是後天可能會因環境因素,而變成不容易或不會犯罪的人。

10樓:黃野

理論上每個人都是天生犯罪人,只要是涉及利己而損害他人的事,每個人天性都是傾向犯罪的。後天教育,社會道德,法律懲戒,讓我們學會不損害他人,社會群體觀念讓我們被集體照顧,從而學會利他。

大家推薦了很多案例和作品,站在我的角度,推薦一部此主題下的漫畫——《白晝之雨》。

11樓:有栖川徹子

是有的,記得好像是義大利軍醫隆布羅索曾經解剖過一些死刑犯的屍體,發現他們很多人頭蓋骨頂端都出現了一處只有低等生物才有的凹陷現象,也就是生理返祖現象,會讓人變得像低等生物一樣殘暴、具有獸性與攻擊性

12樓: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代的秘術,此秘術風靡一時,至今還能找到他的蹤跡

哈哈哈,趕緊來個圖壓壓驚,

按照第一名的說法,基因決定犯罪概率,那犯罪基因同時決定外貌(比如額頭扁平),那面相不是正好從外貌看到基因從而看到犯罪概率,看來人不可貌相得改改了假狗頭護身

13樓:拉普拉斯大魔王

問題很簡單,存在。

因為天生犯罪人並不是指由於先天原因必然犯罪的人,而是"天生具備某種犯罪傾向的人"。

就像鉛中毒和膽固醇水平與暴力犯罪相關,而人類對於鉛中毒的耐受性又與遺傳相關。

如果乙個人恰好容易鉛中毒,膽固醇水平又因為遺傳因素低於常人,又天生易衝動。

就是乙個比普通人更具備暴力犯罪傾向的人。

14樓:星空下的一縷陽光

如果真的存在,法律對他是不管用的。

因為天生犯罪人和精神病人一樣,都無法接受法律、道德等等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

當然如果他們正在犯罪,你完全可以使用暴力手段進行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

15樓:wonder

龍勃羅梭晚期對他的理論進行了修改,

通俗的點講, 就是把生物遺傳因素從犯罪的「決定性因素」改為了「重大影響因素」

但是, 「天生有犯罪潛力和犯罪傾向」並不意味著「天生就會採取犯罪行為」。

乙個所謂的"天生犯罪人"進入社會而最終採取犯罪行為, 在我看來,要麼是外界對他的保護不夠, 要麼是改造不夠,要麼是限制不夠, 要麼全部不夠。

從這個角度來看, 所有的犯罪人都是後天犯罪人。

我還是那個工業黨的思路:這事還是要怪生產力,全賴社會不夠賽博化。油門踩大點。

16樓:貓郎君

存在。有的人天生膽子大,有的人天生慾望強,有的人天生不在乎名聲,這三種特質如果碰巧落在乙個人身上,他去犯罪的可能性就是非常大的。因為犯罪帶來的懲罰對他來說輕如鴻毛,而慾望所得之物對他來說重如泰山,再沒有愛惜名聲的制約,犯罪就是家常便飯。

17樓:pokine

存在超雄xyy,

奇怪的y染色體,

一般女性犯罪都是經濟犯罪,

男生暴力犯罪的多,

2條y的,更容易,嗯

還有某些基因,會影響體內激素代謝,天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喜歡鬥,容易犯罪

18樓:

這我不知道,不過可能每個人都有黑暗心理,注意是可能,可能,可能!!!

首先說我自己,控制自己不上天台(上去了就有跳的慾望)控制自己心理,看到刀就想捅人(不過我還克制的挺好)

個人猜測,或許每個人都有犯罪心理。不過正常人都能很好的抑制住。而XYY可能基因決定性格更衝動,更難抑制,或者本人沒在意,而在特定環境刺激下做出更衝動(犯罪)的事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19樓:

我覺得有,我初中一二年級時候那會沒分班,班上總是有幾個人有很強的好鬥慾望,感覺他們控制不了自己,天天惹事。

我傾向於認為這些就是基因自帶的,有些人就是喜歡霸凌,無法控制自己,另外這些人看上去就有攻擊性,有那麼一點腦袋不好使,感覺做事衝動缺少思考。

最後,大家碰到這些人,還是盡量遠離,他們的行為你是無法預判的。

20樓:信威法律

這個世間真的存在天生犯罪人嗎?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乙個故事。

諸葛亮發現魏延腦袋上有「反骨」,從而料定魏延有謀逆之兆,因此後來誅殺了他。有人認為,魏延確實要謀反,諸葛亮神機妙算,猜出了他的心思;也有人說魏延之案乃天下奇冤,他非但沒有謀反之心,反而是堅定不移的反曹魏者。

那麼,真的有天生犯罪人嗎?實際上,犯罪學中確實有這種理論。

義大利罪學家切薩雷·龍勃羅梭的代表作《天生犯罪人》,即運用生物學的理論研究犯罪原因,將犯罪視為一種必然的現象。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如下:

1.犯罪者許多體格和心理的異常現象區別於非犯罪人;

2.犯罪人是人的變種,一種人類學型別,一種退化現象;

3.犯罪人是一種返祖現象,是蛻變到低階的原始人型別;

4.犯罪行為有遺傳性,它從犯罪天賦中產生。

每種理論都有其合理性,也存在其不合理性,人們也許並不全然接受天生犯罪人的看法,不過中國歷史上也一直都有人在研究「面相」。

而且,龍勃羅梭提出的理論是建立在對千萬個犯人的觀察、對大量屍體解剖等艱苦工作的基礎上。曾有人對龍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論這樣述評:

我們永遠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回憶與重溫龍勃羅梭天生犯罪人理論,一方面是感嘆和佩服其「片面的深刻」所帶來的創新和深度,另一方面也是基於我們應當向經典借鑑、學習和深化、發展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龍勃羅梭的這種思想雖然仍非刑法學和犯罪學研究的主流,但卻不得不承認已經為一些學者所吸收和借鑑,並形成了一股有影響力的思潮。

21樓:看前

比起心善論和性惡論,我覺得人天生的善惡屬性是呈正太分布的,至多中心區域偏善一些。天生犯罪傾向的人大概率是有的,能降低他們的犯罪率就是乙個好的社會

22樓:[已重置]

沒有樣本從小脫離社會生存長大,然後一來到社會就開始故意犯罪。所以是天生的還是後天被社會造成的沒法分辨,所以這個問題偽。我倒覺得只要是人類社會,就有必然有一定比例的人會犯罪,這是生命體本能的表達(本能表現為生存,繁衍,及其延續比如自私,食用其它生命等等行為)。

至於你說的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我覺得不重要也沒法分辨

23樓:憤怒的小馬

所有人都是天生犯罪人,後天的環境和教育才是能把這些惡(或者僅僅是相對於現世規則來說的惡)鎖在牢籠裡面。

而當你後天接受的善不足以抑制天生的惡的時候,你,就要犯法了。。。

24樓:信守合同

不存在!

準確的定義是:更容易被社會歧視並容易走而挺險的個性和相貌。

所以,普法工作才是關鍵!讓容易犯罪的人從小,以及身邊更多的人告誡。

以及讓所有人不要過於敏感,並得到應有的尊重 。

否則,來一場基因大篩選即可,天生犯罪人也可以規劃為種族歧視

25樓:鴨鴨精

只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要證明這個命題我們就需要乙個決定性的證據「某一種基因產生的性狀是後天犯罪」基因的確會影響後天的行為,但是對於人類來說這個影響實在是不足以讓人犯罪。舉個例子,蜜蜂的社會中分工明確,它們不需要別人教自然知道自己要幹嘛。但是對於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犯罪,第一點我們要定義法律。馬克思認為法律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那麼根據統治階級的需要而制定的法律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奴隸制社會與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不同所以法律也就不同。文藝復興前後,人們的價值觀不同,道德準繩也有所差別。

那麼第二點我們怎麼能定義乙個人犯罪了呢?犯罪雖然有別於違法,但是相仿。我們如何能保證這個人的這種行為在未來也是犯罪呢?

所以犯罪不是一種行為,而是對行為的評價

其次某種基因與某種行為的聯絡能用資料證明麼?很明顯不可以。乙個硬幣我拋了100次每一次都是正面朝上,這可以證明硬幣落下時一定正面朝上麼?

學過小學數學的人都知道,這不能作為支援我命題的證據,因為這二者直接沒有邏輯聯絡到一起去。

所以不是「有XXY染色體的人都犯罪了所以XXY染色體與犯罪有必然聯絡」而是「XX染色體所對應的性狀是性別為女,所以XX染色體與性別有必然聯絡」

永遠不要用資料去下結論,用邏輯。資料只是提供猜想。

同樣的問題還有種族問題。同樣我們不能用資料來斷論乙個種族,我們需要的是邏輯。

為什麼大資料有的時候不靠譜,就是因為這個,單純的資料分析缺乏邏輯的支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AI我們需要AI的學習能力和處理資料的速度。因為只有處理速度沒有邏輯是不科學的。辦公軟體只能提供參考但是不能幫你決策。

不然要你幹嘛呢?

相信「生來犯罪人」的存在嗎?

愛生活的艾斯 相比於圖中所提到的生物學概念,我更傾向於客觀上的人格上的 生來犯罪人 這種人眼裡殺人就跟我們聽歌一樣自然,這還是他們了解普世價值觀的情況下。他們對於犯罪的渴望使得世俗難以約束,在我們看來這種人就是 生來犯罪人 吧。 天才少女 其實在真實生活中有一種人生來因為基因的組合而比其他人更敏感更...

是否真的存在天生慢熱型女人?

不知道。很喜歡我的男朋友,我也是特別黏人的那種,家人一直反對,我也很喜歡他,但是剛和他說分手,他也說冷靜一下,已經距離這句話兩個小時了 我在等我的反應來 慢熱形女孩是真的有。慢熱是因為安全感缺失,為了保護自己,會對人充滿防備。她要確定你是安全無害了以後才會放下防備心。最矛盾的是,她在別人眼裡卻是乙個...

你是否相信存在天生命苦的人?

balabala 今天中午出去散步,有朋友問 為何一線城市的人均壽命更長?現在都能到80幾歲了。我回答 一是醫療資源更豐富,二十退休養老金充足。第一點醫療資源豐富,你看看三甲醫院的數量就知道了。想到醫療資源,我突然有點心塞。剛好今天上午我去醫院列印檢查報告,這個著名的三甲醫院人擠人。今天可是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