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遊記》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才能上得有意思?

時間 2021-12-28 05:48:13

1樓:段老師

柳宗元的寫景抒情散文,就那麼回事。你可以把小石潭記,愚溪詩序,還有始得西山宴遊記,結合柳宗元的貶謫經歷,讓學生對讀,談談柳宗元山水遊記的共同點,也就差不多了吧。

2樓:光源語文課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西山遊記」和「西山宴遊記」不僅僅是多了或者少了乙個「宴」字,而是「宴」字背後的情感。「西山遊記」看不出作者的情感,而「西山宴遊記」則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從「宴」的本義出發,有放鬆,閒適,安閒的意思。從這兒就可以看出作者柳宗元在遊覽西山的時候的情感。

循著情感,我們既可以作者的情感分成兩部分:

1.遊西山之前的情感是怎麼樣的?有何表現?(順帶補充背景)

2.遊西山的心情是「安適的」,文章中有沒有點明?(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從哪些地方可以表現出來?(可以對比兩次大醉的不同)作者為什麼能夠達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這樣就可以將全文串起來,並且能夠將作者的情感的變化以及作者寫作手法等等融入其中。當然在操作的過程中還需學生的參與和配合,才能夠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字,體會文字。

(二)比較「始得西山宴遊記」和「西山宴遊記」的不同

"始得西山宴遊記"和「西山宴遊記」多了「始得」,作者為什麼說「始得」?(作者心態變化的結果)

當作者在遊覽西山的時候,沉浸在西山中,忘卻了自身「恆惴慄」,感受到了西山「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感受到了「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這些感受是在遊覽其他眾山所沒有的,是獨特的西山給予作者的獨特的感受,只有在西山,作者才感覺到了內心的釋然,內心的寧靜。

分割線我的思路是從題目出發《始得西山宴遊記》。有下面幾個問題:

①為什麼是「始得?」

②為什麼選擇西山?

③有「宴」的物件嗎?「遊」是什麼狀態?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可分別對照作者的寫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經歷以及作者的情感 。

另外文言文教學要講求「文言」結合,既要注重文言詞彙,又要注重文章構思以及蘊含在文章中的文化內涵。

魚玄機的「願得西山無樹木」是化用了什麼典故

南野 西山是西山,無樹木是無樹木。西山可以是確指,也可以是意象,也可以是典故,大家都說的挺好。這是很平常的乙個典故啊,劉備送徐元直,吾欲盡伐此間樹 楚雲卿 關於西山,主要有兩個典故。1 日薄西山之意,出自 漢書 揚雄傳上 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西山。2 取 伯夷 叔齊 避居西山之典,出自 史記 伯夷...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是誇張手法還是正常敘事,有什麼文獻和歷史書籍能證明當時戰爭真的那麼殘酷嗎?

木無言 大唐安西軍,一支永遠沒有回到中原的軍隊,他們用生命捍衛著中國的疆土。壯士勒馬護樓蘭,千里長征人未還。青絲鐵衣飛白髮,一片丹心照長安。 Three詩睿 戰爭的確如此殘酷。十五從軍徵 實際上出自 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 梁鼓角橫吹曲 既然漢晉時期入樂,當時期的戰亂頻仍俯拾皆是。這首詩全詩都是白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