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對已知生死的理解,所謂的死亡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另一種生呢?

時間 2021-06-07 09:41:40

1樓: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也可以的。因為你死亡以後,無所的碳基化合物會進行重新分解組合,然後分化為不同的物質形態重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佛說世界有萬千世界,說他上輩子是一塊石頭,是一條魚,是一縷風,其實都是基於我們的物資形態的變化。

只是這種變化以後的你還是不是你,這是無法確定的。

人是萬物之長,可以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幻化成其他的形態時候你是否還依然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個不知道。

2樓:江潮

當然是另一種生命形態。死後屍體被細菌分解,變成養分回歸塵土,繼續滋養這片曾經養育過你的土地。靈魂脫離軀殼進入更高維度,完成此次輪迴任務後必然進入下乙個程式。

世間真正遵循物質不滅定律恐怕只有靈魂...永恆。

古人發明輪迴的迴圈往復模式真是絕了!給人以希望,讓人無懼死亡,最恰當地詮釋了什麼叫永恆,什麼叫生生不息。

當你把所有的苦難理解為輪迴的必修課,是對靈魂的補充和錘煉,那,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世間哪還有過不去的坎。

3樓:六華

「拋開對已知生死的理解」是站在凡人的角度來認知生死的,就是某個生命從出生保持活性,到之後失去活性,成為屍首,再逐漸腐爛,然後塵歸塵,土歸土,這個生命形態徹底從世界上消失。

站在修行家、修煉家、靈學家、神學家、宗教家等角度就會發現,則身只不過是靈魂的房子,壞了重新換乙個,現實世界只不過是不同靈界的乙個過渡。

所以千古難題是相對凡人角度來說的,修行家們早就認為這不是難題了。

4樓:不器

不對,我們無法「拋開對生死的理解」來理解「生死」,因為如果把這對概念虛無後,我們不能用這對命題的概念去理解「死亡是另一種生」。

我們對於「死亡」這件事情必然存在或理性、或感性的認知,然後形成一種對於生死的看法,這種看法不論怎麼樣,在你開始思考問題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的,所謂的保持客觀立場只是主觀上的可以形成共識而已(事實上也不一定客觀),就像人們解釋和解答問題必然會往他能夠理解的方式上解釋……

簡單說,我們遇到親人的逝去,我們可以相信「人死如燈滅」,也可以認為「他去往了另乙個世界」(不論叫做淨土、天堂、地獄或者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心中)這些都算是理解,即便是我們的情感也是一種參雜在理解中的附贈品。但是前提卻要我們拋卻所有對生死的理解,那必然要拋卻我們的情感、理性邏輯,如果拋卻那麼我們去理解生死必然是麻木的、無意義的。不然的話就是在玩文字遊戲了。

加繆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乙個,那就是自殺。個人認為是在指出所有的生死觀只是價值問題,即活著為什麼有價值。題主提出這樣的假設首先就自相矛盾了,相當於說「我們先不談生死有什麼價值,但是死亡也是有價值的」。

然後我在這簡單介紹三種基本囊括所有自殺的死亡形式來反面回答這一問題。

虛無抑鬱型自殺,其實就是一種極度麻木虛無的感受,需要一定的痛苦才能證明自己存在。本質是價值感缺失,導致自殺。

價值性自殺,出於某種比死亡更有價值的價值觀的自殺,孟子的義利觀、部分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出於自我歸咎的內疚感會有輕生想法、出於文學美感的自殺等等,都是具備乙個比或者更有價值的價值觀選擇的自殺。

衝動性自殺出於某些具體情境下,主觀感受認為死亡是當時唯一的選擇,而做出的衝動選擇,前兩者都可能是誘因,比如因為深感民族大意慷慨赴死,當時很上頭,真正上頭的死了(但是有一部分上頭後反悔了沒死成)然後之前有聽到說某家長把孩子手機丟下樓去,孩子跟著跳下的慘劇也是這種原因。

死亡是不是另一種生,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死了一切會結束,懦弱者選擇它,是逃避,我唾棄他沒有活著的勇氣。慷慨者選擇它,是為了一種崇高的價值觀,我不一定做得到,我傾佩他。衝動者選擇它,我不認為這是好的解決方式,如果他真的想清楚了,我不會干涉他,但是出於道德觀念,我們需要勸解這類人。

虛無者選擇它,也許出於痛苦也許是無聊也許是看穿本質後的理性選擇,說不上逃避還是衝動,我預設他。但是活著擁有一切,我們見證的死亡都是為了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巨集大與美好,我們為親人的死亡從內心感到真正的悲傷,也是為了努力鐫刻下他們的面容,把他們那份活下去。別去過分關注那些有的沒的,好好體會生活也許是一種更可取的生活……

5樓:渺小如微塵

死亡就是身體壞了,靈魂需要尋找新的住處。但當靈魂一旦被迫離開身體,就變得迷迷糊糊,只能按照生前他作的最多,最習慣的作為去尋找新住處。

如何理解周國平老師說 差不多可以把對死亡的體悟看做衡量乙個人的哲學悟性的標誌?

周國平這個人真的非常討厭,我看了幾頁他的 人生因孤獨而豐盈 第一感覺就是他這個人非常喜歡居高臨下地教別人做事,我並不認為這個人有哲學悟性,因為他在書裡的好些個觀點都站不住腳並且非常淺顯,他喜歡他的小孩,於是站在乙個過來人的角度寫道 當你們有了孩子才知道這其中的喜悅 他怎麼就那麼確信讀者是他口中的年輕...

狗是如何理解死亡的?

御機嫌如何 雖然過去很多年了,我還是記得很清楚。在這之前幾天它總是無精打采的,我放學回到家它也不跟以前一樣蹭蹭跑過來,就是慢慢悠悠的走過來,看看是我又自己找地方趴著。那天早上我聽到外面有奇怪的聲音,描述不出來,從來沒有聽到過。出去一看是它叫的,它抬起頭回過身子看我一眼,想搖尾巴又搖不動的樣子,然後就...

動物是怎樣理解死亡的?

汙師 冷血動物面對死亡 飢渴的2只螃蟹,他們真的有 食同類 的一面 他們會用那力大無比的小鉗子,把對方給拆了蓋!挖出能吃的一切 最後只剩下殼 自從這之後,才看見原來這麼冷血的動物,也有 對生存 的強烈慾望,並且殘忍的殺害同胞,只為生存!然後徹底明白,人類雖然溫飽一些,但對於 更好生活 的一切資源,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