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日本人是讀三國演義讀的最透的人對嗎?

時間 2021-06-02 01:56:07

1樓:空kong

不是,我也不明白你這觀點是怎麼得出來的,首先日本人讀的三國和我們的三國演義不同,是被改寫過的,其次中國從三國演義出來後就沒斷過對它的研究,農民起義軍的兵書是三國演義,愛新覺羅家族在入關前就把三國演義定為家族軍事啟蒙讀物,而且你所謂的日本人讀的最透,這個最透的定義是什麼?是理解最深?日本人有利用三國演義作為軍事教材打仗麼?

還是說劇情解讀最深?我不是日本人不好評判,但可以從一些側面了解,三國無雙我玩過,從三國無雙8中我覺得,日本人對三國可能也有很多「民間屎學家」的「腦補瞎猜考古法」式的理解,比如說曹操是故意輸掉赤壁之戰,于禁投降是為了消耗掉關羽的軍糧之類的,雖然是光榮一家的瞎扯,但能看到很多和國內某些人的理論如出一轍(比如靠鎮魂街翻身的於禁,中國人不一直有一些人用各種方式來為其辯護)

還有就是,日本人可能沒我們想象的,或者說希望的那樣,喜歡三國,外網有人問過日本人為什麼喜歡三國,很多人的回答是只是喜歡光榮的遊戲,不喜歡書。

2樓:Rune

他們讀三國志多

高中還要學出師表

有個老哥跟我說他讀過《史記》(應該是那種精選本吧)不過完整的中國歷史好像又沒像我們那樣完整的學,古代挑幾個有代表性的,然後講近代史。

3樓:「已登出」

不敢說非常透徹,但絕對是很透徹。2023年的東映三國志,人家做的非常好,加上橫山菁兒的配樂,現在來看也是一部經典之作。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死後人頭送到魏國,對老態龍鍾的曹操和張遼的刻畫,十分動容。

這部動畫有兩個很有名的配樂《英雄的黎明》橫山菁兒,《風姿花傳》谷村新司。

中國的三國演義動畫是2023年的,也很經典配樂也不錯,不過...一言難盡啊,這麼好的動畫反響平平。

1991到2009整整18年,這是相差了幾代人呀!

另外,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真三國無雙系列的遊戲,真的是首屈一指!雖然真三八有點爛,但是這麼比起中國遊戲、三國亞文化啥的,小日本的確比咱們強很多。

不是人家做的有多好,是咱們太爛!國產遊戲動漫本來就一言難盡,三國題材的優秀作品更是少的可憐。動漫這幾年或許有起色了,不過遊戲......

只能說,在三國文化的傳播上,日本人已經反哺中國了。真三系列就是例子。

4樓:天邊有個阿拉什

我覺得看光榮三國系列近幾代的變化

日本人好像讀的越來越偏了。

在人物塑造上越來越有向日式rpg和gal轉化的趨勢了。

很不歷史,很不權謀,過於強調人物的內心動機,蜀漢全是「大義」,曹魏就是「霸道」,東吳就是什麼「器量」,「夢想」之類的,人物被完全的扁平化,極端化。

複雜的歷史人物被塑造成乙個個動漫主角。

大概這就是日本的風格吧。

順便一提,三國志在日本就是三國演義的意思。

因為三國演義的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咱們把他簡稱為三國演義,而思路清奇的日本人簡稱成了三國志。

所以光榮的三國系列,包括三國志和三國無雙,無論劇本還是劇情都是立足於三國演義的。

5樓:「已登出」

不是這個問題。

日本人研究《三國演義》研究得好,乙個原因,是因為現在,國內已經見不著很多《三國演義》的古本了,而這些古本在國外有

比如很出名的葉逢春刊本《三國志傳》(此本為《演義》第二大版本系統《志傳》系統的今存最早底本)就是在西班牙國內最先發現的,但是卻是日本人最先發表對此本的研究成果的,而且也是日本人最早在中國國內向中中國人影印發行此本的,在此之前,國內已經找不到此本的蹤跡。

再比如很出名的寶翰樓評本《三國演義》,現在就放在日本國內,而日本人偏偏不肯拿出來,國內的學者想一窺究竟都沒辦法,只能讓日本人獨佔著這一塊,讓他們去研究,而且他們居然還不急著對外宣布研究的成果,也就是說在他們發表研究成果之前,國內對這個版本的《三國演義》的認知幾乎為零,人家可不就遙遙領先了麼。

古本流失,個中原因有很多:一、以前國外的收藏家從中國買回去的;二、戰爭時期侵略者從中國掠奪走的;三、中中國人帶到海外去的

只不過後來種種原因,作為發源地的中國,很多書籍連國內都找不到了,想研究也沒法研究。

6樓:夜明ke

日本人是外中國人裡邊研究最透測的國家,他們對中國古代十分痴迷!

但是這畢竟是中中國人的書,還是中中國人研究的更加透測。

日本人對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都很透,很多人比中中國人懂得都多,學歷史的同學會知道,做歷史題時,經常會出現

日本專家「....」

日本某「......」

對中國歷史的研究評價十分廣闊。畢竟中日一衣帶水,文化相近。而且日本人的學習精神不容忽視。

7樓:Firimar

語言經過翻譯,無論翻譯的多好,或多或少都會改變原有的意味。

何況兩國文化不盡相同,書中所傳達的內涵作為外中國人也不一定能完全接受理解。

所以這種話聽聽就算了,就像說什麼中華文化在台灣一樣可笑。

8樓:蘭尼斯特家的龍

我覺得日本人絕對沒有中中國人了解得透徹。因為日本只是學到了三國演義的謀略,學會了詭詐。但沒有學會演義中的戰略。

為什麼曹操劉備孫權能夠三分天下?除了軍事實力還有對法理制高點的爭奪。這從本質上說就是盡可能多的團結更多的人加入己方。

但日本人不管是秀吉征伐朝鮮還是明治維新後侵略中國從來就沒有花心思爭取過被占領地區的支援,從來都是征服者和強盜。

所以,假如日本真的比中中國人更透徹的理解三國演義,那麼日本侵略大陸絕對會成功

讀了三國志,還有必要讀三國演義嗎?

燈塔 基於,歷史無真相,讀什麼都一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融匯能力。是糾結於歷史真假的,都是庸才。格局太小,走進死胡同。讀歷史,是開拓視野,是開展視角。這樣才能拓展格局。你是看歷史的乙個點呢?還是看歷史的乙個面呢?還是以點蓋面呢?每個人的感官不同,智商不同。而造就的洞察力不同。能看歷史,看出...

三國演義為什麼適合青少年讀?

斷續寒砧斷續風 簡單說幾句,三國演義裡所宣導的主流都是正能量,教人向善的。弘揚了劉皇叔的寬仁大度,愛民如子。針砭了曹孟德的陰險狠毒,假仁假義。青少年在閱讀這本名著中,也會有很多的收穫 我覺得每個時間段都可以讀,但是青年人讀一讀是最好的。以往總聽人說,人在青少年時讀的書會影響人的一生,會塑造人的價值觀...

當你讀《三國志》的時候,哪個與《三國演義》有出入的情節最讓你震驚或意外?

雪裡行歌 意外,但也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此處應 歐亨利 演義裡姜維策反鍾會,因為鍾會行事遲疑而敗露,因此喊出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然後自刎。史書裡事情敗露,鍾會問姜維外面好像有人作亂該怎麼辦,姜維就說了一句 但當擊之耳 然後率領鍾會左右 我認為這裡指左右侍從 戰,手刃五六人,然後被殺。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