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如何正確理解佛教中的「慢」?

時間 2021-06-01 21:22:12

1樓:普波居士

慢指學佛人的驕慢之心。看了你的說明,覺得你沒有真實的看到一些修行人那種驕慢樣子。那種表現著實障礙道心,令修行止於自滿。所以說貪嗔痴慢疑,這五毒心不消除,很難圓滿道業。

這是實打實的實修,不僅是嘴上說說的。

2樓:趙俊

慢的根本就是有為的慾望。當乙個人對你很慢的時候,就是在滿足自己的有為慾望罷了。

如果你仔細觀察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就是在為了滿足這個有為心。無論是努力攝取財富,美女,賭博。或者享受參禪,宗教等等活動的清靜或者感恩。其實就是在滿足每個人的有為慾望罷了。

這個在心理學上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然從第一層次的基本生存需求來講也是有為心的一種生理體現,而第五層次的自我實現則更體現了眾生乃至這個宇宙世界的有為特質。

我們每個人呈現給自己的這個宇宙世界包括我們自己,就是這個宇宙本體(如來藏)有為而成的。

而有為的我們就是在實現這個宇宙的有為展現。我們其實就是在無意識的完成宇宙本元給我們設定的命令而已,古代叫這個為命運。也只有回歸本元的聖人,才真正知道我們自身以及這個宇宙的命運是如何的,也才能真正掌握這些聖人自己的命運。

所以慢的根本就是有為心,包括嫉妒心,淫慾心,等等這些都是有為心的有情展現。

3樓:吾明

其實大多人不知道慢有幾種,更不可能把它解釋清楚。慢有七種:慢、過慢、慢過慢、高慢、我慢、卑慢、增上慢。

如果連這七個慢都沒聽說,如何解釋,一般人都有幾種慢、不是一種慢,當然我慢是與生俱來的,這個慢即時證到阿羅漢果位也斷不了。其它的幾個慢如果能受到大善知識教導及攝受容易觀察到及伏除。現在關鍵是沒有多少人能了知以上幾種慢的內涵,我當初讀到這七種慢的內容、過後也就當知識學了一下沒有什麼受用,所謂受用就是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能在實際生活中實用或改正。

不是知識是自受用及他受用。這中間需要有正知正見後去觀行、遇緣後馬上能體驗到自己當下的狀態。從而慢慢改正自己的身口意行,這就是修行,當然了不是那麼容易修地、這是每個眾生的習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當初認為改變這個習氣應該好改,所謂環境改變乙個人,但不是那回事,真的難改、有了正知正見也難改。

因為不是你意識能作主的,意識雖然反覆思維認清了這個不如法需要改正,但″我"還是我行我素不聽意識的,安慣性去做。所以難改正自己惡習。不過能如此法相應、過後慢慢去修正,總有一世能修好這個法門。

阿彌陀佛!

4樓:Kevin

「慢」心所的相等四法如下:

特相:驕傲。(unnatilakkhano)

作用:抬高自己。(sampaggaharaso)

現起:自負,自以為是。(ketukamyatàpaccupatthàno)

近因:邪見不相應貪根心。(ditthivippayuttalobha- padatthàno) (Vm.483; Dhs.A.400)

「慢」是一種微細的自我或主體意識嘛?

」慢「是以「邪見」為基礎的,即以自我為主體去與別人比較,而產生」驕傲「的特相。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意味著「卑慢」和「自卑」是兩個割裂的心理事件,「卑慢」僅僅是「我不及」的自我評估與衡量,「自卑」是對「我不及」這一事件而生起的失落、沮喪、抑鬱的嗔恚情緒?

同意這個分析。」卑慢「是知道自己不及、或某些方面不及,但是依然對自己的狀態感到驕傲,比如」你這個方面是不錯,但是你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還能。。。「。

」自卑「是嗔,是不接受自己、排斥自己、嗔恨自己的狀態。

項羽在窮途末路之際,發出兩次感慨,「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天欲亡我,我何渡為」

項羽這個是「卑慢」,因為在承認失敗之時他還是充滿了驕傲。

5樓:閒人

應邀佛教中的我慢表現為:

持戒為勝他人故而持戒,精進為勝他人故而精進,禪定為勝他人故而禪定,......。

這些人一般把「受戒」「三皈依」「三寶」掛在嘴邊,以此作為衡量他人的標準來彰顯自己的出眾,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道行深」的搞幾句自己都不能明悟的禪語,好像很玄很高深。語言中經常會有:「說了你不懂」「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你連皈依都沒有,受戒也沒有,就不配談佛法,......。

常常會以佛法指責別人:你不持戒,你不恭敬三寶......。

其實這些大我慢言語和行為只會增加自己的愚痴,只會增加邪知邪見,斷自己的慧命,走向魔道。是很危險的。《知乎》上大有人在。

無我慢的表現:

不為持戒故持戒,不為勝他人故而持戒,於戒無持無犯。

不為勝他人故而精進,禪定......。時刻明白所有佛法和世間法都是空性,不可得。那麼有什得意或不得意的?

所以無我慢或我慢很薄的人最起碼是明心見性(開智慧型)或悟入空性的人。

6樓:南飛的雁兒

「我慢」許多佛經裡共認最根深蒂固、糾結纏縛的一種煩惱。

此最深層的煩惱~「我慢」在此並非「驕傲」的意思,而是觸境時心立即在境界中盤據,產生「自我」的認知,以及要膨脹自我、延續自我、滿足自我的反射需求,稱之為「慢」。

佛經裡更細微的解釋,如《中部第一經》用乙個非常特殊的詞彙「ma??ati」(「慢之想」)。這是心觸境之後,瞬間與境界產生關係,包括要依附、抓取境界,從中汲取快樂,認同境界為自我或自我的一部分。

當心與境界產生這些動作時叫做「ma??ati」,跟「我慢」(māna)在字根、意思上都是類同的,可說是同義字。

換句話說,「我慢」就是觸境時,因為「無明」的力量,心會慣性地立刻在境界之中架構起「自我定位」、「自我位格」的引擎。

很多經典談到「我慢」的問題,提到因為觸及根深蒂固的自我感,可說是有情眾生最強烈、最深層的煩惱反應,如果沒有非常紮實的安樂感與平捨心,以及能夠安身立命的定境,很容易遇到許多障礙很多經典談到「我慢」的問題,提到因為觸及根深蒂固的自我感,可說是有情眾生最強烈、最深層的煩惱反應,如果沒有非常紮實的安樂感與平捨心,以及能夠安身立命的定境,很容易遇到許多障礙。許多經典都提到,要先學習出離世間貪憂、粗糙的心行和不善巧的活動方式,讓心進入到脫離飢渴狀態、容易跟善法相應的狀況,再來修斷除我慢。

不管我們的基礎做到多好,接下來要做的其中乙個方式,是去觀察「自我感產生的過程」。好比說,去看到心在觸境的當下所生的「受」,即愉快舒適、不愉快不舒適或中性的經驗。

心因為生受而產生反應,其慣性就是對於舒適的會抓取;對不舒適的會排斥;對中性的會漠視或無動於衷。

當心與境界產生拉、推、抓、漠視的同時,伴隨著記憶的活動。所以在推、拉等動作的同時,也可能在盼望著,如何讓眼前的舒服感能儲存更久,以便未來還能複製這樣的經驗;面對不舒適、不愉快的經驗,則在邊推邊躲藏、抵抗的同時,也伴隨著記憶的活動,生起如何在未來避開,讓自我不要再承受同樣的不舒服。伴隨記憶的同時,心就會認同想象出來的「核心」,有個承受者、囤積者這樣的認知。

所以,針對我慢其中的乙個修行方法,就是觸境時要能夠具體地觀察到:自我感是如何因為「受」促發心跟境界的推、拉等動作,並對以上活動產生迷想而呈現出來。因為每乙個自我感的產生,都需要有對新的境界、新的受的憧憬,新的心行的推、拉、抓取等活動才能產生。

縝密地去看所有的自我感都是架構法(透過內心活動而架塑、建構、參與其中),都是透過這些活動和現象所產生的。去看:自我感必須建立在飢渴、著迷之上─對於「受」的飢渴、著迷於推拉的動作看似可以操控「受」。

看到任何不同情境產生的自我感,都有「必須要使力才能夠維持」的特質。不管眼前經驗到的自我感跟哪種自我觀念有關,例如「我是乙個修行人,已修到某個地步,禪坐如何、如何;想到禪坐作得不好就覺得很慚愧、很丟臉;坐得很好就覺得自己很好…」。像這種經驗的回想牽扯到「我慢」、「自我感」,要看到維持這種自我感是必須要用力的。

若能留意:任何的形成、自我位格、自我定位、在情境中定義「我是誰」、「我是什麼」、「我能做什麼」…,這些都是透過用力、心行,透過對事物、境界的反應、詮釋、思想、抓取、控制才能暫時延續。這樣觀察才能夠對自我感產生厭離心,這是非常關鍵的點。

佛經教導我們:面對自我感和我慢,必須像面對生病、面對癌細胞一樣,看作是「刺」~如芒在背。任何經驗的發生,只要有自我感產生,就像心被刺扎到,必須把它看作是敵人。

一般人看到自我感,心馬上就依附過去,認為「我在其中、這是我安全的家、是我習慣的地方」。但是佛經教我們,要把「自我感」看成是「他」,是「我」的相反、是別人的、是外國的、不是本土的。

一般人對很多事物的執著是因為「熟悉感」。同樣地,對很多「自我」的執著也是來自熟悉。我們覺得只有在心凝結了,以某種具體熟悉的方式呈現出來,才是我應該的生存方式,習慣用那種方式呈現於時空之中。

我們不了解,不透過這樣的方式呈現並非斷滅,所以對「涅盤」隱隱約約有害怕感,不曉得「涅盤」不是虛無、死亡狀態,而是徹底自由的狀態。那樣的自由不需要揹著自我感的包袱;不需要隨著自我感而生生死死;不需要不斷地再形成和維護某種行為模式。從這樣的角度來認識涅盤,心就不會因為對涅盤的陌生感而主動去攀附自我感。

上述所講的,是直接針對自我感產生厭離心。

佛經除了針對自我感的修行方法之外,還有另一條不太一樣的道路,就是去看:所有內心會拿來依附的狀況、因緣;會拿來堆砌自我感的積木、成分,也就是直接去看「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法」。去看任何在覺知中發生的經驗,看到我們習慣依附架構起自我感的這些東西,沒有乙個值得當作自我,沒有乙個安全的點可以棲身。

所以,這個方法是針對架構自我感的原料而產生厭離心。當你做到心對所有發生覺知的事物都不再攀附,並對它產生厭離心時,心就會沒有選擇地傾向自由、沒有選擇地往出世間的道路前進。

如果是一位認真的修行者,原始佛經中的多種方法都可以去實驗。也就是說,面對根深蒂固最深層的煩惱,可以多管齊下來對治它。「我慢」是如此深層的煩惱,會以多種不同的樣貌呈現來欺騙心,在任何心會依附的地方,必須非常誠實、認真、謹慎小心,把它攤開在太陽底下。

修行中大部分的階段是「以慢制慢」─先建立愈來愈善巧的自我感,取代相對不善巧的自我感,最終再超越包括善巧的自我感。佛陀的教法從來就不是直接去觀照無常無我的!舉例說,禪定的修學,常須要依靠「慢」。

禪定的一部分,是學習能更技巧地控制身心狀態。而「慢」的一種重要的呈現,就是對控制的欲求。我們需要這種欲求,才能有學習禪定的初始動機和延續力。

到我們乙個程度熟練「控制」的技巧時,才有能力看到微細處,原來沒有能絕對掌握的控制(即「非我」;如:不管多麼熟練某種禪定狀態,該狀態無法長時間全無變動) 。過程中,「非我想」是次第地針對要捨離的狀態和動作 (如:

要超越初禪、導向二禪時,要對初禪的狀態和形成該狀態的動作採取「非我想」) ,而不是毫無分別地直觀一切無我。

毫無分別地直觀一切無我,就無法採用佛陀「以慢制慢」的修行策略(見增支部 4.159) 。佛陀說,要對「出離樂」、禪那等等的次地法產生「信念」、「意欲」、「踴躍」」、「堅固」,才有成就這些境界的機會(如增支部 5.

200經)。禪那沒有成就的人,就在講禪那是無常無我的、別執著它,那就永遠沒有成就禪那的機會!而沒有禪那的基礎,就沒有出世間的聖果(增支部 9.

36經等)。只有到某些特殊(往往是最終)的修行階段中,才要採取「所有活動都不值得當成我」、「形成任何種的自我都有壓迫感」的作意 (「一切法非我」、「離慢知見清淨」)。

如何正確理解「房住不炒」?

小粽子 中中國人對於房子的執著就注定了中國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堅決落實房住不炒政策中國的未來才有希望。房地產市場的投機炒作行為嚴重傷害中國的實體經濟,大量的資本流入房地產,無人發展實體經濟,中國的製造業將會嚴重萎縮,而依靠虛擬經濟支撐的高樓大廈終將是空中樓閣,終有一天會泡沫刺破,造成經濟危機。房地產...

如何正確理解 我是很喜歡可愛的女生 但是不喜歡她這種型別的

就是不喜歡,找的藉口罷了,可能他真的喜歡可愛的女生,可就是對你沒感覺,這就像你定好的擇偶標準但是當你的那個人真正來的時候什麼條條框框都不算數了 可愛是沒有乙個標準定義的。別人誇你好看可能就是好看,可愛可以是跟好看毫無關聯的。可愛的是你的行為,你的談吐,你的某個小瞬間,某個眼神,某個吐舌頭。不會覺得只...

如何正確理解群論中的同態基本定理?

尤拉 其實老直觀了,其結論的直觀性下面的回答一抓一大把,這裡說一下證明思路有多自然 直白 現在,你有乙個同態 G H,它要是個雙射,也就是個同構那是最好。但萬一它不單不滿咋辦?創造唄!我們知道,乙個同態是單的充要條件是ker 萬一ker 有多個元素咋辦?管他,直接重新構造乙個群,把ker 當么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