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怎麼修行的,如何入門,修行次第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6-01 21:11:51

1樓:炏淼垚羊

從你的題目就看出來,你關注的是修行的方式,沒考慮到所謂方式是為了目的服務的。

道家修行佛家修行的目的,是了生死,度蒼生。你知道考慮過儒家的目的麼?聖賢所講的,不都是仁義之心麼?

因此,所謂儒家的修行,是你了悟仁義,修自己的道德品質,再去關懷天下的過程。由此,你才會發覺,與其去了解修行的方式,不如跟聖賢一樣,三省吾身。多問自己幾個問題,自己為什麼取去學,學到了什麼,這才是正確的。

2樓:靈異檔案員王曇

說個很有趣的儒家小流派。

儒家一向對鬼神之事談的不多,但有些儒家流派,在跟上古修煉家有了交流後,發展出了一些奇葩的思想。

他們認為人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在人間做出功業、勤修道德、傳播正能量。

這樣死了之後,功業有人繼承,貢獻有人銘記,言論有人傳播。

因此就能化為神明,從而能繼續參悟經典,教化百姓。

他們這思路也對,因為如果真能做到這些,死後至少能做個陰司之神,維護世間秩序,教化眾生是沒毛病的。

3樓:天山遁

我自己的體會就是兩個字:慎獨。

慎獨是《中庸》徹始終的心法,也是《大學》誠意篇的方法。

不管是陽明的「致良知」還是朱子的「存天理」,都是以慎獨貫穿始終的。

慎獨到了一定時候,心就正了,就漸漸感覺到清明的心境,但還只是摸著儒家的門。

用陽明的話說「私慾格去一層又見一層,格盡了自有端拱時」。

方法就是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看哪些從德性出發,哪些從物慾出發。

克唸作聖。

至於為什麼要慎獨,就是立志的問題了。

大程子說「學者被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

4樓:塵風與吾

談到修行,個人以為修即修正,行就是行為,修行就是修正行為。儒學修行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依憑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不知這個解釋是否模糊,能不能幫到你?

5樓:非非

看了看題,準備說一說的時候,突然注意到題主註明是修行法門和方式。那麼請問題主,在你眼中,怎樣才算修行?修行的目的又是什麼?

如果不把這兩個問題弄清楚那修行起來可就困難啦。你是否認為只有那種坐著打坐觀想或者念誦咒語,修習各種神通等等各種神秘的行為才叫修行?認為只有這些一眼就能看出來「啊,這是在修行」的行為才叫修行,而其餘看起來很正常的就不是?

呵呵,您說的也不能算錯,至少對了一半。可如果是這樣,那這「修行」也未免太狹隘了吧。那些看起來就在修行的行為算不算修行?

當然算(只要咱們排除少數「演員」),可那些看起來凡夫也能做到的「普通行為」就一定不是修行嗎?這就未必了。真正修行入了門的人自己都可以為自己創造一些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對於會修行、有智慧型的人來說,行走坐臥都在修行。而且這些修行方法都還不錯,對於境界智慧型甚至神通提公升都很有幫助。在凡夫看來可能他就是在普通的走路,可實際上人家是在淨化氣脈。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故在此不一一舉例。 修行的關鍵在內不在外。

那麼言歸正傳,儒家的怎麼修行呢?其實很簡單,就在日常的灑掃應對中。儒家把修行的秘密全部藏在了日常的灑掃應對中,但是千萬別因此而小看儒家,這正是儒家的高明之處。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嘛。孔子高明的地方之一就在於他知道如果修行法門過於神奇,講神通、打坐一類極易使人執著神通,輕視智慧型,捨本逐末,得不償失。

他老人家可不希望他的徒子徒孫們鬧出買櫝還珠的笑話來。況且,了解修行的人都知道在修行中的各種境界、幻象都容易使人著迷。一但被其迷住也就完蛋了。

孔子很有遠見,為了讓自己的徒子徒孫們修行不出差錯,所以將這些神神怪怪的路都給封死了,只留下一條最簡單最樸實無華的修行路。孔子知道那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當你走到修行的終點之後,不需要他言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雖然路很簡單,但可通大道。

千萬不要認為越高階的方法越複雜,大道至簡。方法都在經典中。

至於修行次第,儒家沒有具體的修行次第,你想怎麼修都行,因為只有那一條道,絕對不會走錯路,因為沒有岔道,其他有風險的路都被孔聖人封死了。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概不能算作修行次第,因為佛家修行其實就是先把自己修好,修成佛菩薩了就到終點了,接下來隨你去渡人就可以了。

然而這些渡人之前的,儒家用乙個修身就全部概括了。所以恐怕不能算作修行次第。

6樓:徐曉軼

儒學不需要修行。

儒學是一種情感,對親朋的關愛,對家國的關切,對中華文明的讚嘆與欣賞,對此土此民的不捨,有此情感就會生發出仁,有仁就有責,對家國有責,你自生激勵奮發之志,自有對自己的期許和自我約束與規範。然後志於學,君子可期。

7樓:靖昆

儒家不是一種宗教

儒家不是一種宗教

儒家不是一種宗教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儒家學說發展了兩千多年,有時會表現出一些宗教的特徵,但他並不是一種宗教。所謂的「三教合一」的說法,更多指的是三種學說的相互滲透,而不能理解為儒家和佛道一樣都是宗教。

8樓:

儒家以入世為主,很少談及修行。從諸聖賢的的著述中可以得窺一二。

孟子曾說自己善養浩然之氣,別人問他怎麼回事,他說: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

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捨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勿忘勿助四字,正是打坐的要領,又稱有意無意、似守非守、以暇以整、不即不離。這點說來輕鬆,做起來很微妙。一般人不是雜念紛紛,神思散亂,就是用意過度導致氣堵發痛。

宋代大儒邵雍有的《觀物吟》中有這麼一段,被稱為《月窟天根詩》:

耳目聰明男子身,鴻鈞賦予不為貧。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

幹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

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這裡需要大量易學和修道的基礎知識,懶得詳解,直接貼一篇黃元吉的講解:黃元吉解邵子——月窟天根詩

王陽明的心學也可以看到很多修行的影子。

系統的儒家修行方法,尚未得睹,還請大方指教。

普通人修行,該如何入門?

妙法蓮華 楞嚴經 裡文殊菩薩講,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歸元就是成佛,唯有開悟一門,此外修無量法門,不過是權宜方便。所以迷與悟,只在一念之間。覺醒這世界不過是場遊戲,現在你扮演什麼樣角色比如張三的女兒,李四的媽媽等等,其實並不是你,或者這只是這一世的你,你其實誰都不是,並沒有乙個所謂的你在遊戲裡,你...

如何是真正的修行?

何鳳英 認修行學佛是為了證神通變化,得到神通就成就解脫了。要明白,神通與成就解脫完全是兩回事,無論有多大的神通,也不屬於成就解脫的本質,因此,按照佛陀的教戒修正自己的行為,圓滿福慧,證空性真如,生死自由,才是修行的目的。 動態文化傳播者 逆境中有迷茫也有混沌。重新審視自己的思維中的缺點並修改。修行的...

如果你是修行人士,平時都是怎麼修行的呢?

燃燈道人 卡比 此事極其難說。我有個朋友他說他犯了色戒,想要修行,問我怎麼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不知道他要達到什麼目的,或者,究竟有沒有這個目的?他是要從犯戒,修到不犯戒嗎?我不知道怎麼修行他,就把他放了。 心就是真實的自己 準確說是有人找會那啥的害死我然後她自己下地獄了。我都不知道是不是修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