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宗是怎麼修行的?

時間 2021-05-30 05:21:34

1樓:阿彌陀佛萬世回眸

先整體學唯識的理論,讓自己對佛法公升起堅定的信心然後實修:

用第六識破第七識

即用意識破我執

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根據百法明門論,你可以準確的知道自己現在修行到了什麼程度,面臨什麼問題

2樓:諸有情A

學習唯識的人,只要將其【所學的任何法門及正在修行的任何法門】用(所學的)唯識教理對應解釋通了就可以了,這樣的話,其所修的任何法門就都是唯識宗的修行法門了,且此修行可自動正確無偏、善巧無誤了。

3樓:UNDEFINED

在你做任何事情的時候

在你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

知道自己所想是在說服自己

請問原始佛教中觀緣起法才是主要修行辦法,而修禪定是輔助的對嗎?

4樓:

以下觀點只用作交流,參考。有錯誤之處還請指正。

關於修行,我比較認可 @王路 老師的乙個比喻,他說修行其實跟健身差不多。

我最近在健身,對比感受頗多。

健身最終的目的是獲得良好的身材,你得知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我默默地看著圓滾滾的肚子,心想說這個肚子裡存在著八塊腹肌呢。所以,需要做有氧運動燃燒脂肪消耗卡路里,什麼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都不敢吃,要將肥肉減下去,再做各種仰臥起坐,吃蛋白粉,讓腹肌變大。

然後就練成了。這個過程是此消彼長的。

修行的最終目的是破我執,我覺得唯識就像是讓你認識身體的各個肌肉,接下來就知道怎麼練習了。譬如告訴你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東西都跟肥肉一樣,黏在一起。所以要持戒,止觀,打坐,無論用怎麼樣的招式方法,讓這些肥肉一樣的東西減下去,接下來,再想辦法吃些補品,譬如念念咒語,讓意識中沒有被汙染的最純正的阿賴耶識展現出來,然後就練成了。

哇哈哈哈。

5樓:june

《俱舍論》卷四:「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為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

唯識宗的修行,就是在日常中認識心意識,認識到世界與心是一體的。有個很好的法門是泰國的隆波帕默尊者奉行的,叫觀心法門,內涵是傳統四念處修行,非常古老和質樸,適合現代都市人入門修行,推薦乙個。

6樓:護法居士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

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7樓:

先說結論:

法相宗的戒學一一四重戒

法相宗的定學一一五重唯識觀

法相宗的慧學一一三慧: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

詳細論述:

首先宣告,我沒有修過唯識(法相)宗,這裡是純搬運工,但我覺得吳信如先生講得結構工整、次第清楚。

via 吳信如先生《中國佛教各宗大義》 第二講唯識(法相)宗 (85-133頁)

這裡摘其他答主沒回答過的:

二、唯識宗的綱要——三學(戒定慧)

三、唯識論——唯識宗的基本教義與修行

(五)五重唯識觀——唯識宗的修行

歷史部分和基本教義部分,太長了,就不摘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買書看。

二、唯識宗的綱要——三學(戒定慧)

唯識宗的綱要一一一三學(戒定慧)唯識論學是很精深的,為了便於大家對唯識論修學,我先提個綱,人家在聽的時候,或以後如果有人願意修學唯識宗,就可依這個大綱。

講了佛教的第二個根本教義在於三學,戒學、定學、慧學。無論哪個宗派他都要有他的戒學、定學、慧學。唯識宗也是一樣的。

學唯識論、學唯識宗也是一樣的,第一步要持戒,第二步要修定。第三步要證慧。那麼唯識(法相宗),這個宗派他的戒學是什麼,定學是什麼,慧學是什麼?

這個要掌握。這是個綱,有了這個綱,你修學上才能有實際的把握。

(一)唯識宗的持戒

彌勒菩薩在「瑜伽那」講堂講《瑜伽師地論》專門講了菩薩定,在這個菩薩定裡面就講了菩薩戒。後來學唯識宗的人就把《瑜伽師地論》裡頭講的菩薩戒作為菩薩戒的戒本,也叫瑜伽戒本。這個本.就是講學法相宗的、學唯識宗的人首先第一步要持這個戒,由這個戒才能生定,才能證慧。

我今天不是專門講戒律,瑜伽戒的條文很多,但我們就講四條,這是學唯識學、學瑜伽學,一定要遵守的,這樣你才能學有成就。哪四條呢?法相宗,唯識宗的四條戒,叫「瑜伽四重戒」,瑜伽的四條重戒。

第一條戒:「自嘆己德,毀疵他人。」這一條是不允許的,自己稱讚自己的功德,自己誇自己如問了不起,毀疵他人,誹謗他人,輕視他人,看不起他人。

這是法相宗第一條重戒。戒文很多,這一條是重戒,學法相宗、學瑜伽宗就一定要遵守這條戒。

第二條戒:「惜財不施,吝法不說。」這是第二條重戒。

愛惜自己的財產而不布施,自己有財產,捨不得布施人家,這個不行;吝法不說,自己曉得這個法門,不對人家宣傳,不對人家說,吝法,把法作為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專利,不向人家說,法相宗認為是重戒。這條戒就是破我,自己的物質財產要捨得,自己的精神財產也要捨得,你精神上的財產一樣要布施給人家。

第三條戒:「惱害不解,諫謝不受。」惱害不解,就是不能把煩惱解除.老是煩惱自己,不能夠修行,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煩惱,不解脫出來,這個是不行的。

諫謝不受,就是你有過錯了,人家規勸你,勸你改過,你不接受,就是你不接受別人對你的批評意見。正確意見你不接受。這是第三條重戒。

第四條戒:「謗菩薩藏,信相似法。」這是一條大戒,一條重戒。

你誹謗菩薩藏,什麼是菩薩就是菩薩的法門.菩薩的經典。你相信「相似法」,就是貌似之法,似是而非,你相信這個,比如我們現在講唯識,心理學也講意識這些,你把現在心理學講的,或者乙個什麼學說,你把那個學說當做是唯識的學說,這就是相似法,你信相似法,這不行的。當並不是說大家不可以搞科學做學問,但相似法是不究竟的。

這四條戒是法相宗的重戒,這是唯識宗的戒學。學唯識宗,學這一法門,首先受這四條戒。

(二)唯識宗的修定與證慧

第二,這個宗派的定學。比如小乘.我們曉得,修五停心觀、修四念住,修阿羅漢果,這是它的修法。那麼唯識宗修什麼呢?

修「五重唯識觀」,這是行門。五重唯識觀的修法現在已經不全了,但可以講講它的大要,還是有法可依的。

五重唯識觀這裡我先不具體講了,但大家要曉得法相宗的戒學一一四重戒,法相宗的定字一一五重唯識觀,法相宗的慧學一一就是三慧,哪三慧呢?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聞、思、修啊。

聞:就是聽經、聽法、聽傳,所成慧;思:就是自己的意業,意識,動腦筋想,所成的慧;修:

指實踐,就是自己的修行所成的慧。修,這裡著重是講六度。法相宗的行門,也是修六度。

順便說一下,所有的小乘都修四諦,小乘的宗派,無論成實宗也好,俱舍宗也好,還是印度的二十個部派也好,他都是四諦。而大乘呢,無論印度的中觀見、唯識見也好,還是中國的法相宗、法性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乃至包括密宗,他們的行門都離不開六度。大乘的菩薩是修六度。

我們常常講佛教三乘人,對不對,緣覺乘就修十二因緣,聲聞乘呢就修四諦.而菩薩乘呢就修六度。至於密宗裡頭,由果位上來修,是另外的法門,但他也離不開與六度因地的結合。

法相宗講的三慧,他比別的宗派不同一點,別的宗派對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不大那麼提倡,但是法相宗就主張就像我們這樣地聽、這樣地想,為什麼?因為這個識,八識的識啊,它就熏習,習氣慢慢地薰啊,熏熏,它就成種子,這個種子它就可以變現行。所以你聽得多了,可以成種子。

你想得多了,可以成種子。所以法相宗根據他自己的唯識學說,主張聞可以成慧,思可以成慧。因此,他這個慧學就比較當我們現在知識分子的機,因為知識分子搞學術、搞思想,靠動腦筋,所以當這個機。

所以為什麼從清末到現在,對於佛教這些宗派,如果是搞學術研究的都喜歡搞法相(唯識)宗,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提了個綱,具體的「五重唯識觀」怎麼修,「三慧」,怎麼證,待我們講了法相宗的其他內容就可以清楚了。提這麼個綱,學法相宗離不開三學,如果你聽得再多,學得再多.但你不能結合修「五重唯識觀」,不能結合證「三慧」那就是空談了。

三、唯識論——唯識宗的基本教義與修行

(五)五重唯識觀——唯識宗的修行

下面我就想講一講「五重唯識觀」一一法相宗的修行。這是法相宗的定功。

講了這麼多的唯識理論,那怎麼搞呢?我們只說乙個大概了。修「五重唯識觀",首先要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我們前面講業力修行的時候講的持息、觀息,就是「六妙門」,你有了「六妙門」的基礎了,就可以「唯識觀」了,而且修「唯識觀」並不是很難。

所以「六妙門」通小乘大乘,是如來禪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你修別的禪定再來修「唯識觀"也可以,但是比較捷徑而且合乎正道的還是「六妙門」好。

好,在「六妙門」的基礎上,我們來修「五重唯識觀",一重一重的。

第一重唯識觀,叫什麼呢,叫做「遣虛存實觀」。就是第一步把遍計所執的去掉。

我們整個萬事萬物在法相上歸結起來呢,不外乎是三種情況:遍計所執的、依他起的、圓成實的,也就是分別性的、因緣起的、真實性的。所以第一步就是把虛妄的遍計所執的,空的假的,把它遣掉,凡是遍計所執都甩掉。

儲存什麼呢,儲存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這是第一重觀法「遣虛存實觀"。

第二重觀法,叫「舍濫留純觀」

我們不是剩下來乙個依他起、乙個圓成實嗎,我們就從這個依他起裡頭來加以辨別。這個依他起裡頭,我們講了,主觀上有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這個四分裡頭、相分比較粗,見分比較細一點,自證分跟證自證分又更細一點。所以在第二重觀法裡,我們在依他起裡頭,在唯識的四分裡頭,把相分去掉。因為現象是濫的,萬事萬物紛紜雜亂嘛,我們把相分一一所看的物件給捨掉,留下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叫「舍濫留純觀」。

心:見分;境:相分。把心所對的境(相分)捨掉,把心(見分)留下。這是第二重觀法。

第三重觀法,「舍末歸本觀」。

因為我們留下來的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裡頭又有本有末,見分是末,自證分和證自證分是本。打個比方,剛才說的那個貨物、夥計和老闆,夥計比那個貨物重要,老闆比夥計重要。因為這些貨物跟夥計都屬於老闆。

那麼,也就是可以把見分歸到自證分裡頭去,這叫舍末歸本,這是第三重觀法。

第四重,是「隱劣顯勝觀」。

好,經過舍末歸本,見分已經歸到自證分裡頭去了。剩下自證分跟證自證分又來比較,那個自證分又是劣,而這個證自證分又更本體一些。也就是這個老闆怕老婆(眾笑),老闆掌櫃,但老闆娘掌鑰匙,老闆娘管著老闆。

這樣就把自證分這個識給掉,而把證自證分給突出來。這就是隱劣顯勝。

我們前面不是講了五位百法嗎,法相宗把萬事萬物歸為一百個法,一百個法又歸為五位,這裡你看,五位裡的色法在第二相分裡就排除了,心不相應行法在第三重舍末歸本的時候排除了,還剩八識心王和51個心所有法。那麼在這裡,第四重唯識觀,隱劣顯勝法裡頭,又把51個心所有法隱去,突出八識心王。由萬相到百法,由百法到五位,一層一層排除,最後就剩下心王,這是第四重。

第五重,「遣相證性觀」。

這個心王、心所都是法的相,要把相遣除,要證得它的性。這個相是依他起,而這個性才是圓成實。到了這第五步的時候,所有的相都遣完了,沒有了,剩下來的呢,是圓成實,就是性。

這個性就是「一實相印」,就是佛教講的般若。

法相宗就是由萬事萬物的本身,一層一層排除,來得這個般若的性。他不像禪宗一超直入,法相宗因為繁瑣,由一百個法,一層層剝,「五重唯識觀」是剝五層。

我講,「五重唯識觀」最重要的基礎在第一重——「遣虛存實觀」。就是那個遍計所執你要遣掉。雖然你還不能一下子證得圓成實性,但你還有個依他起,你還好實事求是一些,這個遍計所執求不了是,事不實。

依他起有虛有實,有真有假,這裡頭你還好去分析、辨別。所以第一重首先把遍計所執的純主觀一一無根據的那種思想方法.把它丟掉,來遣虛存實。

那怎麼個觀法呢?就是你碰到任伺事物,比如說對這個茶杯,它不過是四大之一聚,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的。這是就物質來講。

再比如你碰到兩個人吵架,你就看到這件事情是因緣而生每件事情你都這麼觀一下,這個方法不會產生什麼毛病,又不執著,久而久之,你就會遣虛存實,就是你的遍計所執的那種主觀上的武斷,就慢慢磨掉了。這是個很簡單的方法,碰到事情你就這樣想一下。

問題是,唉呀,到時候我又不記得了(眾笑)。不記得了就是不習慣嘛。

唉!這個習慣很要緊,為什麼很要緊呢?熏習呀!法相宗就是要講熏習,就是要你習慣!為什麼要習慣?種子啊!久而久之你那個熏習成種子!

所以第一方法是存實觀,第二個方法就是:養或好習慣。哎,你做人就要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就是你的善種子,經常熏習它。

念佛的人念阿彌陀佛,念念,就念到往生去了,他就是念佛種子啊,念念熏習呀。其它法門也是一樣的,要養成好習慣。

所以,法相宗我講了那麼多,「五重唯識觀」分得那麼細,就一句話:養成好習慣。這就是真正法相宗的修行方法、唯識宗的修行方法。

這樣做,你的識就變!你不信嗎,你要是堅持不下來了,你就是沒有堅持好習慣,你還是被那個業種子牽著。所以你還是得堅持下來,不然的話那個業種子牽你呀!

你還是要警惕自己才可以。

我前兩天講業力論,告拆了大家持息法,就是告訴大家:人活一口氣嘛。要做人就要呼吸嘛.你要有好的呼吸,養好身體。

我講的四諦,知苦、斷集、修道、證滅。修道證滅,最重要的修道就是修八正道。八正道最主導的乙個,就是正知見了。

所以我們學小乘的方法,兩條:一條,好好呼吸:一條,正知見。這就是我們業力的修法。

好,我們講唯識宗,講了那麼半天,就是請大家養成好習慣,這就是修你的唯識。好.我今天就講到這裡。(熱烈掌聲)

佛教十宗的修行方法,修行中人,修行目的有何不同?

目的肯定都是成佛 如果不同的話就不是乙個教派的了,還有在十宗之中只有淨密律算是有實修上的不同,其他宗派大都是在所依經典上的差異,而且他們並不是平行出現,比如俱舍宗後來就被吸收到了唯識宗,而禪宗後來注重般若思想,則三論宗的典籍也會被參考 sheet13 最好修學那一宗聖嚴法師著述http www.di...

心經中的心指什麼?是指唯識宗的第八識嗎?

華藏淨流 我覺得是指心的本體,因為通篇都在說無根,無塵,無十八界,無十二緣起的生滅,無四聖諦,無智無得亦無所得,菩薩依此心無掛礙,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此得無上菩提。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心指的是不生滅的心體,即使法性,真如,實際,而不是識。唯實宗的八識是生滅緣起如...

佛一定識字是上座部佛教和唯識宗的共識嗎?

佛陀會不會識字,這個不重要。關鍵佛陀所講的法,宣說的八正道能指導我們滅苦,這是最重要的。佛陀那個時期教導都是口口相傳的。佛陀入滅是西元前500年左右,阿育王時期是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多年出現。而印度到了阿育王時期才有文字記載,直到公元後200年印度才湧現各派文字記載。 齊天大聖 是,因為佛是福慧兩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