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標日很多單詞未使用對應漢字替代?

時間 2021-05-06 23:17:12

1樓:湯荷蘭Dave

首先,あなた這一寫法在近年來日本社會不太常用貴方、像你列舉的わたし也是,雖然私也很常用,但日本年輕人浮躁了之後都不大喜歡寫這種幾筆假名就能搞定的漢字了。

總之,就是貼合日常(雖然說標日有些對話在口語裡很奇怪,過於正式)的寫法。

再者,沒記錯的話キム應該是南韓人的姓,パク也是。前者是金、後者是樸。

可能他們知道韓語漢字寫出來就是金字吧,我用日語鍵盤打出來也是「金」字。拙見。

2樓:

因為漢字難啊,你看n5、n4的試題都是以假名為主,考察漢字的題目只有少數。

而且剛開始學基本上是乙個假名對應乙個漢字,很少會出現同音的情況。到了後面同音的情況多了,才會開始使用漢字。

3樓:胖丁

瀉藥關於題主說的盡量用漢字代替假名很正常。個人覺得這是中中國人初學日語的一大通病:只要能有漢字的就絕不寫假名。

如果是常用詞當然是寫漢字,畢竟全假名會很小學生。但是日本人很多時候是看習慣的。

比如【だれ】,更多的時候還是假名比較常見,我覺得和書寫速度有很大關係。【誰】這個字的漢字顯然比假名複雜得多,寫起來肯定還是假名更加方便。

當然如果是非常非常正式的場合,一些工作上的書面語,還是會寫漢字不會用假名。比如【貴方】 更多是在正式的書面語的場合裡出現。

4樓:Shieh

不僅標日,連新編日語1、2很多都是假名標註。

為什麼呢?

私以為,

前期多使用假名符合日語語言學習習慣。先記熟假名,對假名拼寫及讀音不斷練習。我周圍的情況是,給漢字標假名容易,給假名寫出漢字比較難。

這樣安排,還可以起到降低中國人學日語對漢字的依賴的效果。

後期,日語課文裡假名比較少,除了特別難寫的漢字,比如陰鬱、躊躇,多數有漢字的詞字,還是用漢字的情況比較多。

可以想象一下歐美人學習日語的場景。

5樓:shinjiru

這其實不止乙個問題了,是多個問題……乙個乙個說吧。

「私」可以讀作わたし,也可讀作わたくし,二者的正式程度是不同的,這是它不寫作「私」的乙個原因,我認為也是主要原因。

「あなた」,平常很少有人寫作漢字,所以單詞表也這麼寫。就好像那些副詞很少寫作漢字,乙個道理。

「誰」這個確實應當寫出它的漢字,這個是標日的問題。

キム其實相當於外來詞了,這種套不進漢字音讀體系的,吳音漢音唐音現代音慣用音都不是(雖說按歷史假名遣確實是漢音沒錯),那麼將它看做和來自英語、荷蘭語、葡萄牙語等的外來詞一樣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了,所以不用它的漢字。說到這裡,我想摻點私貨,個人覺得中日韓三中國人的名字都是用漢字表記,那到了其他國家隨當地唸法不也挺好嗎。既然人家日本人到了中國介紹自己也照搬普通話發音,那金姓韓中國人在日本自稱きん就好了嘛。

キム是南韓姓氏所以有對應漢字,這很自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漢字太難寫一般用片假名去寫,比如表示「玫瑰」的單詞「バラ」,漢字寫作「薔薇」(熟字訓),確實比較難寫,所以用片假名。再者就是為了實現一些修辭效果或者表示強調,特地將平常寫成漢字或平假名的寫成片假名。

題主提到「盡量用漢字代替假名」,這個怎麼說呢,一般都會追求漢字與平片假名達成一定比例,看起來比較美觀也易於閱讀,一味追求漢字多或漢字少都是不妥的。並且在日本,年輕人更不習慣用漢字和漢源詞;年長者更習慣用漢字,不習慣過多的外來詞。題主如果以後和同齡日本人打交道,動不動寫很多漢字,人家會覺得這很ky。

最後還得說一下,標日或許適合領人入門,但真的不適合長期學習,還是推薦新編日語或綜合日語。

如果一天背一課新標日的單詞,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記得牢固

個志 結論 用Anki卡組背日語單詞確實能達到高效不易忘的效果,親測有效!我製作的卡組是這樣滴 在Anki軟體上使用 卡片會遮住日文,顯示中文。像背英語單詞那樣回憶後,點出日文。這是我用marginnote3製作的卡組,完全按照 標準日本語 教材上單詞表的乙個個單詞來製作。兩個卡組分別為 標日初 標...

為什麼很多OIer ACMer不使用vector而使用陣列?

慢。類似的問題還有 為什麼不用set map替代平衡樹 申請新空間的速度真是感人。類似的習慣還有 寫線段樹之類的時候,先建乙個記憶體池,新建節點的時候直接從裡面取,不要申請新的單元 vector最大特性就是動態長度,也就是自動擴容。用不上這個特性的話可以直接退化為new個陣列。至於為什麼用陣列不用n...

為什麼Malab使用迴圈要慢很多?

starseeker 很重要的乙個原因是y的長度沒有固定,每次matlab需要重新給他分配記憶體導致了速度很慢。我舉乙個例子 x rand 10000000,1 tic for i 1 length x y i exp x i end toc Elapsed time is 2.831120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