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在你心中佔據著怎樣的地位?

時間 2021-05-06 14:31:41

1樓:忘憂草

男人的四大名著:三國水滸西遊金瓶。女人的四大名著:三國水滸西遊紅樓。紅樓太陰柔,是女性的視角看世界,金瓶是男人的視角看世界。

2樓:

四大名著沒讀過的是西遊,不做評價。

對於紅樓,初讀就是喜歡咬文嚼字的研究金陵十二釵的判詞,想分析她們的命運。

再讀就完全陷入寶黛之間的愛情,至今都覺得這是讀過的最感人的愛情,曹公真的是男人麼,能將乙個女人陷入戀愛的各種糾結各種多疑任性都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至今都喜歡黛玉多過寶釵,覺得黛玉的代入感很強烈,能感受到這個人的想法和喜怒哀樂,又為她的愛情觀折服,真真是世間少有的奇女子。對比現今影視劇隨處可見的山盟海誓,寶玉對黛玉的那句「你放心」才真是感人至深,從此後,黛玉就真的是放心了,所謂相知相惜,大抵如此。

現在再讀紅樓,關注的是裡面的人情世故,權力更迭,陷入其中都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好似讀完《百年孤獨》後的那種感覺,似乎無能為力。之前如此,現在不也是如此麼,誰說我們不是生活在紅樓之中呢。

水滸和三國讀的次數差不多,小的時候更喜歡三國,現在更喜歡水滸。水滸被金聖嘆稱為才子書,表面上看去水滸的人物很簡單,很單純,可是裡面有了宋江這個經典人物的塑造,就覺得水滸不是那麼簡單的,從他步步為營經營自己的名聲,到處心積慮的除掉晁蓋,到最後投降朝廷,其實水滸的暗黑氣質不亞於三國,不過宋江也很無奈,試想,不投降朝廷,梁山的路也不好走。水滸真正喜歡的人物是魯智深,擁有大智慧型,總給人一種溫暖的氣質,令人佩服。

小時候讀三國,覺得曹操很厲害,現在讀三國,覺得劉備才是人生贏家,現在這個社會陰謀論盛行,總說劉備腹黑假仁假義,可是越讀,越會覺得劉備品質是高尚的,至少在曹操和孫權之上,我們不懂,但諸葛亮、關羽、張飛又不是傻子,劉備這個人,真的能做到以德服人,即使是人到中年,都有著雄心壯志,白手起家,真真了不起,對比曹操孫權,劉備簡直就是屌絲逆襲的典範。

四大名著都是常讀常新的好書,如果你現在讀不進去,說明還沒到讀懂的那個年紀,終有一天會讀的淚流滿面。

如何看待 如何評價《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中的神話成分?

雲淵sytswei 三國 的神話不多,沒有什麼玉帝降旨玄女授書,有的是自學成才的張角三兄弟,有諸葛亮借東風,有關羽追魂呂蒙,有左慈有於吉等江湖術士。三國裡的神話多是人為,凡人修道作祟,凡人死後封神。大有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之感。三國時代之人,信鬼神而不信命。到了水滸,好了,開篇就是洪太尉誤走妖魔,...

給《三體》時間,會不會成為和《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同等級並列第五大名著?

CeLeSTe 首先說觀點,一定不會。持同樣觀點的答主都在說四大名著的特點有何不同,要想成為第五大名著需要怎樣的素質才可以云云,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時代不同了。lets face it,四大名著的文學性藝術性良莠不齊,它們只是在它們的時代以及後期仍然古舊的時代在中國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深刻影響了...

看《三國演義》討厭劉備,看《水滸傳》討厭宋江,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已登出 你覺得他們高高在上,給你一種壓力感,是因為你並不了解他們。劉備,相當接地氣,乙個草根英雄,非常貼近生活的真實,做人要學劉備,不要學曹操。仁義這兩個字或許對你來說太遙遠了,太模糊了,而我卻覺得它們很親近,因為這是根植在中中國人心中的傳統價值觀。 東北的九月 說起劉備原來我也不喜歡。不過,在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