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杜甫的詩?

時間 2021-05-06 09:21:46

1樓:

本人無法作出深刻評價。曾經整理過唐詩優秀作品,說一些對唐代幾位詩人的感受吧。

杜甫是詩人中的詩人,讓你覺得,格律詩就該以杜甫的為範本。杜甫傳詩量很大,但事實上,頂級作品並不多。

李白,頂級作品相當多,但卻沒有一首「奪冠作品」。

五絕,比不了柳宗元的《江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七絕,是他最拿手的,卻比不了張繼的《楓橋夜泊》

五律,比不了王維。

七律,比不了杜甫的《登高》

長詩,比不了白居易。

王維,不見得有多少頂級作品,卻有相當多的頂級金句。你所鍾愛的唐詩名句裡,王維的一定佔比最大。

還有一位被我們嚴重忽視的優秀詩人,劉長卿,給予他的關注太少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少。

2樓:

集大成者,繼往開來

博大精深,千變萬化

——有詩國孔子,秦皇之美譽。其對後世詩壇的強大的統治力和影響力,自然受到一些反抗者的爭議。

3樓:查漁兒

中秋時想到杜子陵詩中的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感覺老杜的悲傷。

而: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則是老杜的悲痛。

關於另一首:同學少年不相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更是老杜的絕望。

老杜是乙個看透人情涼薄,對人生近乎沒有太大希望的人。胸中才氣洶湧,卻被現實所縛,變成刻骨銘心的五言七律。一生中幾乎沒有很快樂的詩,這也許是悲劇的力量,從來比喜劇更有份量和力道。

4樓:大叔好物說878

不要這樣問問題,說了對你也沒什麼用。

想知道,就去看杜甫的詩。自己自然就有自己的評價。

杜甫的詩,總體來說,贊的多,批評的少。這也符合老杜詩的真實情況,確實沒什麼好批評的。

幾個批評的意見,聲音除了王夫之畢竟尖銳,其他都不痛不癢。

自己有觀點了,有認知能力了,才能對別人的話做出評判,但是有觀點有認知,也不需要別人來說了。

顯然你不具備。

另外,我估計你也沒讀過杜甫幾首詩。你問這個問題,對你來說,真的有意義嗎?

為什麼說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而杜甫被稱為詩聖?

萬有引力 首先在於它具有史的認識價值。常被提到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在杜詩中都有反映。他的詩,提供了史的事實,可以證史或補史。例如 三吏 三別 反映的就是安史之亂初期九節度使兵敗鄴城沿途徵兵的歷史事實。其次,杜詩不僅記錄了這場戰爭中的許多重要事件,寫了百姓在這場戰亂中所遭受的苦難,而且以深廣生動 血肉...

杜甫寫過《暮年》這首詩嗎?

南嶼 杜甫沒有寫過 暮年 這首詩。寫過 歲暮 歲暮 是唐代詩人杜甫作於唐廣德元年 763年 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通過描寫邊境戰爭,時局艱難,朝廷卻無人請纓抗敵,而自己漂泊異鄉,孤獨寂寞 表達了詩人對朝廷裡懦弱無能的大臣們的譴責 抒發了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全詩語言簡潔,感情真摯。歲暮歲暮遠為客,邊隅...

杜甫的詩更接近於唐詩還是宋詩?

驚鴻照影 寫宋詩的那一幫子人要是看到了這個問題,怕不是會壓不住棺材板對著杜工部的墓磕三個響頭 x 沒有我抖個機靈,認真點說,杜甫是唐詩。樓上說宋詩法杜甫的,我覺得都有些問題。畢竟學界公認宋詩重義理,好詩要比唐代少很多。宋是詞天下。杜甫一不說教,二不寫詞,跟宋詩還是不太相干的。杜工部的詩,沉鬱頓挫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