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覺得哪些知識不知道是非藝術生的遺憾?

時間 2021-05-06 06:44:41

1樓:

有很多人自覺搞看不懂藝術,甚至產生排斥心理。

拜託,作為藝術家也搞不懂。

搞不懂才有的玩,而那些自以為懂的人大多在騙錢乎悠。

2樓:使用者88062645

我對藝術的認識可能粗淺,我覺得藝術跳出現實的桎梏,重塑人們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突破人被機器化體制化,通過事物共通人的感受感覺。

一幅畫一段旋律一段文字乙個設計就可以讓人浮想聯翩,得到別人所感所想,或把感覺傳遞給別人。

欣賞時我不光是我,是作者,是你是他是人類。光是這一點就足夠了。在接觸藝術之前我完完全全對藝術誤解,以對藝術的誤解度終生是很遺憾的吧。

3樓:沉緣

我曾是播音生,讀稿件的時候去感受,讓自己沉浸在裡面,場景會浮現在眼前,情感會攀上心頭。這種感覺很舒服,因為那一段時間你不再只是你,你能感受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平常人可能也有,看一些深刻的書和電影,聽和唱一些有共鳴的歌,或多或少能身臨其境,但機會始終沒有學這個專業的來得多。

4樓:

挑戰自己。

本人高三去學編導,拿了中戲證以後貧血住院。

本科畢業進了電信,半年帶下來受不了就辭職。

現在在一家私募FA做。

學藝術真的會讓你有勇氣去挑戰自己。

5樓:Paul比

知識體系是表層,這不重要。而知識所透露出的思維方式則是底層,我覺得這個底層才是最重要的,也是非藝術生比較容易缺失的。

藝術生往往需要具備這些思維:

嚴謹客觀的觀察、比較把客觀瑣碎的事物歸納總結成整體從整體到區域性的審察方式對自然界中美的感知能力向美的行動習慣

這樣的思維在藝術生中一般體現得明顯一些。

6樓:狙擊王烏索普

很簡單,常見的詞:色彩。畫多了色彩作業,就會懂得,有些色彩,有些色調能出現在生活中真的是極其珍貴的。

比如放學回家路上的樹林,可能正常人覺得沒什麼,但在我看來,這樹林的綠色層次極其豐富,有暖有冷,有純有灰,有的純綠色就好像新買的顏料一樣乾淨。再比如回北京路上常經過的河流,每次回北京都是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太陽是紅紅的,照在河上真的好美。

7樓:你是我驕傲

這樣的提問還有很多很多。所以這是什麼鬼問題???

8樓:姜林

當我踏入了藝術(繪畫藝術)這個大門的時候,我覺得視覺的存在從來都沒有如此客觀過,顏色不再是感覺不再只是一種意向,而是一種客觀的存在,線條也不只是線條,一切物體都在盡力的向你表達,世界又變得陌生了起來。我想這就是我學了藝術以後最大的收穫了。

9樓:

人間無捷徑,萬事皆辛苦。

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是需要勇氣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是至理名言,現在沒什麼人信了,還覺得藝術生是在走捷徑。

藝術生的基數確實水軍多,但是越往上越難走。

說說考央美附中的時候吧,先說一下前提,美院附中比現在的美院難考一些,因為壓力太大了,考不上的人如果沒有復讀而是回到普高繼續當普通藝術生那無疑是精神上巨大的打擊,可能直接導致夢想降維,我至今沒有遇到過任何乙個當年沒考上附中也沒有上國藝(國際藝術高中)等任何乙個說得上名字的藝術高中的孩子,三年或四年後能重振旗鼓考上一流藝術院校的,因為準備附中考試必然會耽誤文化成績,考不上附中也考不上好的普高,除了天生一副學霸腦的人,錯失了附中往往會落入比不考附中更糟糕的境地,文化課一塌糊塗不說,美術教育也離附中的教育漸行漸遠,可見考附中這個選擇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戰了。

反過來說假設考上了附中,到畢業時,就算你幾乎是混日子,這四年也會受環境影響深厚,藝術審美及手頭功夫與附中學生稱之的江湖考生完全不在乙個等級(這也是為什麼北京電影學院尤其偏愛央美附中的畢業生)。除了每年四十個保送美院的名額,包括北影中戲傳媒清美國美等夢想中的學校基本也就一腳踏進門了,在圈內工作的時候,一說你是央美附中的,先甭管大學是哪兒的,人家第乙個就先給你打上手頭功夫過硬的烙印,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當時我決定考美院附中的時候是十四歲,屁都不懂的年紀,乙個人從家鄉的城市來到北京這邊的集訓畫室,第一天晚上就發高燒,因為來北京這事家裡除了我媽全都不同意,本來是好好乙個重點初中的優等生,零基礎,就剩下幾個月時間備考,萬一考不上可能就真的毀了。

當時壓力有多大,到畫室第一次考試,整個畫室倒數第一,畫得爛到無以復加,說是不會畫畫也不為過。

諸位可能不知道,按央美附中每年錄取的情況來看,在擴招以前是每年招生160人,百分之七十都是復讀生,這是什麼概念,往屆基本能考上的都是復讀生,復讀一年到三年不等,從十四五歲考到十八歲,為什麼復讀前面說了,這就是個沒有回頭路的選擇,有點兒心氣兒的,都不可能考一年就放棄,除非家裡實在支援不住復讀一年二十萬起的費用,而且一旦考上了九十北京戶口參加高考,對於河南山東江蘇以及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基本算是一步登天了。

我那年,應屆生,年紀小,畫得爛,這個資料一看見,就知道涼一半了,因為那些應屆中榜的孩子裡,除了從小畫到大的和天賦卓群的,還有畫家子弟,美院子弟,我算個屁啊。

那時候發燒還沒好就跑到畫室開始畫,一天都不耽誤,晚上下課了,還要坐在教室裡臨摹,臨摹附中五十年那個紅皮書,覺得留校作品那麼好,那簡直是放在神壇上畫作,都是十七八歲的孩子,怎麼人家就長著如此靈巧的手。

真的不是勤奮,我是個多怠惰的人我自己心裡清楚,一是喜歡畫畫,二是我不敢睡覺,我怕睡過去什麼都沒進步一天就結束了。

衣服永遠是髒的,多愛乾淨乙個孩子,天天髒兮兮地掉著鉛渣。褲子上全都是洗不掉的丙烯顏料,最喜歡的褲子也在所難免。

睡不飽,早上起來困得驢踢了一樣,右手中指因為架鉛筆骨頭都變形了,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到現在經常也摸著鉛筆壓的凹陷,想起來那時候事,那個凹陷剛好可以卡住所有筆,我媽讓我做家務,我就跟她抬槓,說「我這是拿畫筆的手」。像素描排線讓小拇指指甲蓋被磨禿了一大塊,現在也都長回來了。

那時候大家都拼命,後來考大學的時候,因為一心想要上電影學院做電影,只去高考集訓的畫室裡遛了一圈,那場面的慘烈程度,遠不及考附中的畫室,那群初中生十四五歲的孩子,不像高考畫室裡的老油子,更多的是誠摯的眼神,堅定的信念,貨真價實的努力。你隨便在一堆畫材一堆廢畫裡能扒出乙個在補覺的初中生,宿舍裡一群第一次出遠門的孩子,衣服都不會洗,永遠散發惡臭,地上都是沾了頭髮和泥水的鉛筆和可塑橡皮,這是附中的集訓。

當時壓力太大了,知道自己不行,但不願意承認,每天硬著頭皮去上課,硬著頭皮讓老師幫我看畫幫我改,老師也大都年輕,什麼話都講得出,有一次壓力大得厲害,站在畫材店的貨架前面痛哭失聲,剛好遇到了乙個很喜歡的老師,當時她是央美在讀,長得像桂綸鎂,白淨纖瘦,漂亮得發光,人美畫好性格甜,她上來問我怎麼了,我不敢說我畫的不好,就算畫成屎噶蹦我都不願意這麼說自己的畫,於是彆彆扭扭地回答:我跟我媽媽吵架了。

(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特別喜歡比我大七到十歲的那種大姐姐,大哥哥,嚴重影響了本人的戀愛觀)

元旦的時候剛好下大雪,畫室放假一天,我乙個人去世貿天階,雪地靴深一腳淺一腳踩進雪裡,等走完那條路,臉蛋已經哭花了。

回去就接著畫,什麼都不能阻攔我。

那時候特別喜歡畫室旁邊一家重慶人開的店賣的火鍋面,特特便宜,五塊錢乙份,還有街邊的杭州燒賣,可能畫室的飯也是真的不好吃,所以吃那些就算是開小灶了,覺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後來我媽來接我,我介紹給她吃,她險些沒抽我。)

那時候去商場是乙個星期去一趟,一次一上午,我太喜歡吃點心了,但是蛋糕泡芙又放不久,沒時間買,畢竟過著早起畫虎午休畫畫晚休畫畫睡前畫畫的日子,所以就買稻香村的點心,一次買一百多塊錢的,畫得好吃一塊獎勵自己,畫得不好吃一塊慰勞自己,半夜餓了吃一塊接著畫。

我特別擅長調劑自己的情緒,哭可以幫我宣洩,大多數時候是精神飽滿地畫畫,充滿希望地畫畫,絕望頹唐總是轉瞬即逝。

那時候還上小課,一對一或者一對三,不過我上小課都會想方設法一對一,指名特別喜歡的老師,也算是把那會兒中意的老師都「嫖」了乙個遍。

結局就是我考上了,有一點點天賦吧,加上真的是運氣好,天生運氣好,做事順意,後來就度過了人生最快樂的四年高中生活(央美附中四年制),輕輕鬆鬆考上了理想的大學,現在在也算半隻腳入了行。

說了這麼多,我還記得央美附中剛發榜,回到老家的初中復學,等待九月份美院附中開學,私立學校多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富二代,表達羨慕欽佩的人也有,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關係很好的男孩,私下偷偷問我:上這麼好的學校,你爹媽給你墊了多少錢啊?

10樓:AsA

1,外行人的誇獎無足輕重,不要因此任自己飄忽。

2,真正的藝術永遠有紮實的研究與邏輯,以此作為判斷基準。

3,在汲取知識時務必把自己的文化,教育,甚至觀念擺在一邊。

4,完成作品的一階段後切斷與其的情感聯絡,盡量客觀的審視才有自我提公升的可能。

5,學院的價值在於教育質量,不在於同學間的認同感。

11樓:丹丹是個小心肝

如果是碎片知識點那太多了,罄竹難書。

比如,有人說我像梵谷,因為對方只知道梵谷是畫畫的,我少年時代醉心埃貢·席勒,目前喜歡保羅·克利。

又或者,畫家都是死後成名這種嚴重以偏概全的問題。。。。

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作為乙個生命體,對自我直覺力的呵護和儲存,對社會認知的獨特視角以幫助自己,不會那麼容易跑偏。

還有,2b鉛筆不止用來塗答題卡。

12樓:

我所在的地方是個還沒發展起來的小縣城。

學校不在發展區雖然在乙個縣內但是教育資源和水平遠遠不如正在發展的那一塊。

我們英語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我認真教你們一堂課是拿多少多少工資帶著你們混過三年一節課還是那麼多工資我管你們幹什麼呢。

畢竟是縣城周圍會有很多農村很多農村的考上來中途也會輟學要麼就被分到差班過日子。

我是本地人中學在發展區的初中考差了來到這個高中高一第乙個同桌退學回家結婚開始我就被他們震撼了【。】雖然各有各的生活但她才十六歲就注定人生走向了啊...

知道這個之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真的就有人願意這麼留在乙個小地方渾渾噩噩過完一生嗎。

成為藝術生後覺得自己離大學並不遠,而那些非藝體生的同學甚至這輩子不會有這種想法直接被學校這個通往大學的途徑給半路殺死了。

最替他們遺憾的就是沒嘗試過的生活。

真的是小地方人的發言...寫生去乙個市級地方都覺得人家那邊可真好更想努力逃出這裡了。

有點偏題但我覺得這也是知識吧..

認真說的話就是眼界不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小喜歡美術的原因也被老師說過是有天賦的人成為藝術生之後能看到很多畫面外的東西但不好的一點就是說出來沒人能理解。

文科生覺得哪些知識不知道是理科生的遺憾?

魚昆 語言與現實之間存在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對任意語言來說都是如此,包括數學 物理學的語言。這並不是因為理論的不完善,甚至不是培根所指出的基於假象的不完整歸納,而是一種更加本質的缺陷。 我給CHINA OPEN出過一道辯題 科學是不是這個世界的最優解。我依然認為這個問題需要成為文科和理工科教育的基礎...

理科生覺得哪些知識不知道是理科生的遺憾?

涼冰冰 對於歷史和地理還是有所涉獵。了解歷史是因為喜歡聽歷史故事,比如百家講壇之類,而且作為一名閱讀癖晚期患者,會經常讀一些不屬於自己專業的書,比如史書 喜歡比較調皮的表達方式,對一板一眼講歷史和文言文無愛 哲學 喜歡腦洞比較大的作者 或者心理學書籍。了解地理是因為去過比較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因為經常...

有哪些不得不知道的健康知識?

With you 一 每日宜早臥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二 加強鍛鍊。每天起床後堅持到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早鍛鍊,持之以恆可精神飽滿 神清氣爽。三 早餐要攝取較多的熱量養成每天早餐攝取大部分熱量食物的習慣,以便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四 平衡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滿足春季因人體代謝旺盛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