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是什麼意思,怎樣用現代社會價值觀來理解這句話呢?

時間 2021-05-31 01:14:15

1樓:老夫子

一般說的大隱小隱包含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積極意義,而白居易的中隱思想卻有著隨波逐流、得過且過的消極成分。且看他的《中隱》詩句:不勞心與力,又免飢與寒。

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等等。

2樓:星星點點

看回答都不滿意,談談自己的想法。

兩個要點,「隱世」和「入世」本身就是矛盾而不可協調的。這句話就是在說胡話,完全從入世的立場出發,消解了隱世的含義,完全的暴論。

這句話反映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潮,和它所產生的雜糅謬論。

3樓:Un A

人際關係越密集,利益網路越複雜,風氣和自己的性格與觀念衝突越大的環境,對人的考驗越大,對人的綜合素質的要求越高。其極端的反面,就是讓你處在乙個和平穩定的社會,還給你一大筆錢,給你高度的自由感,應付這種環境對人的素質的要求低到幾乎沒要求。

為什麼總說修行要盡量避開喧囂,甚至要出家,一大原因就是外部刺激小,更容易成功。然而在世俗生活甚至是在複雜的職場官場商業領域中也想保持長久的相對平靜,難度便高得多,若同時還要考慮節操,那就更難了。不說多麼複雜的職場官場,就說普通人的生活。

你能否在從事一項活動時讓其良性發展、繼續發展?你能否在從事一項活動時,還能兼顧其他活動,即不滯於某一活動,當其他活動需要你時你可以從原活動中果斷抽身進入到下乙個活動?你能否意識到當前活動對於將來其他活動的意義(這也就是遠見)?

你可否保持人格的一貫性,使得任何時期的自己都被自己承認(這也就是不後悔)?其實生活是可以很難的,是可以處處都是修行的。

儒家的「禮」在現在看來可能過於繁瑣冗餘迂腐了,但其表明的持久含義其實是,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合適的應對方式。這些場景可以有他人的參與,也可以沒有,所以,無論是面對別人,還是面對自己,都可以有合適的處理方式。生活中是不是有各種不一樣的場景出現?

你顯然不能去作相同的處理。

思考如何合理應對不同的人和事,可以且容易演變為一種「執」。社會上處處都是說話做事讓你覺得沒禮貌較冒失不考慮他人的人,但是這些人給你的感覺往往是快樂隨性沒煩惱,原因就在於這些人的反應全是當機而發,而且不記事,從來不多想什麼,人家的觀念裡沒有「如何合理地應對不同的人和事」,有的是樸素的「想那麼多幹什麼」「無聊」。原則上,「合理應對不同的人和事」也有不「執」的版本,原理和前面的類似,也是當機而發,也是應後即忘,心無阻滯,這就是類似於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

之前談中國哲學裡的「性」字時,我曾說我有時會把其理解為「已具備條件」。若做乙個不一定合適的借用,那麼上述的那種沒什麼煩惱的隨性的人,他們便已經具備了那種支援他們沒煩惱不多想的「性」,而且自然而然就充分實現了這種「性」,而對於這種「性」不充分或暫被遮蔽的人,就要修行了。用一句網路黑話來講,就是你欲到達的終點是人家的起點。

4樓:

tui,

何為隱規避躲藏

人的天性趨利避害

何為隱士身為弱者無力或不知如何反抗,選擇隱如今隱士還要被人分個三六九等,有人想當隱士,還要被人說「tui,不是大隱」

伴君如伴虎,正面對困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現在你選擇大隱隱於朝,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自己,但你對得起「隱」字麼

5樓:蘇三州

回答不少了,意思大概都說清楚了,不過看了好多回答,心裡總是不太舒服,忍不住自己寫起來。

第一,這個整個說的不應該是道家人物,而是儒家人物。我理解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

真正的道家人物大多數時候其實只是希望自己能成仙得道,不管在山林,在朝廷,還是就在一般的集市,他的目的一直沒變,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其實也是不在意的。

而儒家人物卻不一樣,從學習開始就是本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目的去的。

而有所成的人,總希望自己能得到皇帝老爺的賞識,進而能當官,把自己的治國抱負施展出來,能這樣當然更好了。

但是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英明神武的皇帝老爺畢竟還是算稀有的,大多數時候都是皇帝平庸,用人自然也談不上多好,那對儒家人來說得怎樣呢?

最好的選擇就是在皇帝老爺眼皮底下當官,一方面能保住官位,另一方面多多少少能施展下自己的抱負,但這種情況要求這個人不要太鶴立獨行,否則木秀於林,只有讓狂風吹折了,這時候這樣的人物雖然在朝為官,某種程度也算把自己隱藏起來了。

第二種選擇就是雖然沒當大官,但是當個縣令啥的,能保一方百姓平安,而且對上還能霍霍得差不多,那這就算中隱了。

剩下第三種大概就是把儒家的浩然正氣修得登堂入室的人了,這種人當縣令,固然能保一方平安,但是對上大多數時候能搞得四面楚歌,沒法混下去的,就只能當個小老百姓了,在山林也好,在市集也好,也就是等著某天皇帝老爺能發現這個滿身浩然正氣的大儒。

第二,說說怎樣用現代社會價值觀來解釋。

拋開,算了,這個不說了。

6樓:任根生

西晉詩人王康琚有一首代表作,叫《反招隱詩》,開頭兩句是:「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這應當是題主所說這句話的最初說法,跟我們平常講的「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幾乎相同。

到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作了一首詩,叫《中隱》,開頭幾句是這樣的: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朝市,指朝廷和市集,也可指朝廷、名利場、塵世。《史記》有「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說法。丘樊,指鄉村,亦指隱居之處。

《論語》中,孔子(名丘)的學生樊遲曾向他請教耕種之事,後人遂以「丘樊」借指鄉村。

白居易說,大隱之人享受功名利祿,卻不免於在塵世囂喧中枉道徇物;小隱之人固然可以潔身自好,卻又難免太寂寞蕭條。不如折中一下,當個留司官(太子賓客)的閒職,既能避免風塵奔波和朝堂紛爭之苦,又能享受遊山玩水、詩酒聲色的閒情逸致,何樂而不為?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當由白居易的詩句演變而來。

現代人應當怎麼來看待這句話?

首先要明白,什麼叫隱士?隱士,意指隱居不仕之士。你得有文化,有本事,而又視名利如浮雲,不屑於跟世人一道蠅營狗苟,這才有資格稱隱士,而不是隨便什麼人住在山里不出來,就叫隱士。

最典型的隱士是莊子,人家請他去當宰相,他都不樂意,而寧願安貧樂道,逍遙遊世。

其次,人們選擇當隱士,大多是因為世道昏暗,而做出的明哲保身之舉,像魏晉南北朝時候的隱士就特別多。《論語》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說明隱士階層的出現,具有非常悠久的傳統,所以孔子才對這種事做出規律性的總結。《論語》中就有乙個叫接輿的隱士,不同意孔子在亂世中奔波弘道的行為,孔子想要下車跟他說句話,他卻避之唯恐不及,這是標準的隱士風格。

隱士對當政者採取的是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一般而言,人們對隱士是尊敬的,即使是君主,也不例外,所以這種做法通常並沒有問題。比如莊子不肯為楚相,人家楚王也沒有難為他。

但是,這得分物件,如果遇到姜子牙、朱元璋這樣的主兒,要是仍然這樣非暴力不合作,就可能有性命之憂。馮夢龍《智囊》就記載了一則姜子牙殺隱士的故事:

太公望封於齊。齊有華士者,義不臣天子,不友諸侯,人稱其賢。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誅之。

周公曰:「此人齊之高士,奈何誅之?」太公曰:

「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望猶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棄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為教首,使一國效之,望誰與為君乎?

」姜子牙助周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為齊國始祖,可是偏偏遇到了華士這位一根筋、不買賬的人,召之再三竟然都不聽,一點不給面子,完全不把國君放在眼裡,如何能忍?為了杜絕其他人效仿,因此就將他殺了,殺一儆百。所以啊,任何時候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所謂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如果不管不顧,一條道走到黑,是要遇到危險的。

本來做隱士就是為了明哲保身,結果卻因此而丟了命,何苦來哉!

最後,如前所述,本著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原則,今時今日的人們,是不需要當隱士的,而是有多大本事,就應當使出多大本事,也好不枉此生。但隱士的精神,也仍然對我們有啟示,就是人要低調,才好安生。有些人賺了點錢,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誰都瞧不上眼,走路都恨不得橫著走,這樣的人遲早要倒霉的,還是悶聲發大財比較靠譜。

隱士一般都是道家人物。因為道家以無為本,最好讓人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於是就把自己給「隱「起來了。

7樓:星竹

小隱隱於野,就是關我鳥事,我自個逍遙,從此消沉或不聞世事

中隱隱於市,雖無力改變,但努力提高自己,讓自己擁有資本,至少可以自保;

大隱隱於朝,就是韜光養晦,積蓄力量,一發擊之而必中。

8樓:影子susu

隱,無論是大隱小隱都是因為與他人的生活、思想不同。身處市中,對有的時候隱於野,就我而言可能是因為內心的逃避,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想要找個沒人的地方隱居。而我,僅僅生活在學校裡,面對的也只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卻生出這種逃避的心裡,只能說我的精神境界還是太小了,而身處更加複雜的環境中(隱於朝)面對爾虞我詐,一群想把你拉下水的人,還能如隱於野中的人一樣內心平靜,才是真正令人敬佩。

9樓:唐城

前提是對社會不滿的人,有改造社會的願望,如果直接表達會被乾掉,所以選擇一種方式隱藏自己改造社會的本意,假其他方式來達到目的,用通俗的表達就是:

1、小隱隱於野,就是在螢幕後面吐吐槽,用言語表達一下自己的願望,多數知乎上的人就是這類;

2、中隱隱於市,就是假裝是個生意人,進入商界做一番事業,通過經濟手段來改造社會,像馬雲、任正非屬於此類;

3、大隱隱於朝,就是假裝對現有體制的認同,進入政界,獲得權利後直接通過政治手段改造社會,像戈巴契夫就是此類;

10樓:吳Worn

隱,我理解為藏;藏,我理解為堅持;堅持,我理解為明白。應該明白什麼時候堅持,什麼時候隨波逐流,理解而靈活運用,然後開始發現這兩點之間的漏洞——稱王稱霸

11樓:布朗尼的核桃仁

真正的寧靜是發自內心,與環境無關。

「心靜自然涼」、「閱讀於鬧市」、「眾人皆醉我獨醒」這些大家很熟悉的句子都是在強調內心的作用。

一般人內心的寧靜需要借助外部條件,比如旅行、遠足、獨處,我認為這基本等同於「小隱隱於野」。

還有一些內心強大點的人基本可以做到在日常保持平靜心態,不焦躁不浮躁,這算是「中隱隱於市」。

我認為經歷過波瀾起伏成敗興衰而後能看透勝敗,有了物質滿足的人才有「隱於朝」的條件,但卻不一定能夠做到。人需要先滿足溫飽,還會有更高的追求,這個參考「馬斯洛理論"即可。

「隱於朝」可以說是人精神追求的乙個最高表現形式。至於能不能在滿足了物質和一般層次的精神需求之後,還能在已有的生活狀態下做到內心的淡然、不爭,這就要看個人修煉的程度了~

估計我還很長一段時間只能保持在「隱於市」的層次......

什麼是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 隱是一種修身養性,如果定慧不夠時,可以讓自己處在乙個相對比較清靜的環境裡去修 如果定慧達一定程度了,那身心皆不受外物影響,八風吹不動了,反而會以自身修養來影響更多人 飛泥 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大中小是心境,可以指面對自己煩惱的開放,認識和對治程度,不是環境。...

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大家覺得大隱與小隱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神秘人物 大隱比小隱更難修,但是如果修成了境界肯定也更高。大隱在市中,在世俗裡我們有群體關係,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接觸人,生活中碰到的矛盾與五花八門的干擾也相當多,所以在世俗中人就更難把握內心。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古人修行要避世,要歸隱山林,因為只有自己乙個人,或者帶個童子,在深山老林中他沒有群體關係,也遠...

渴望大隱隱於市是不是一種大齡女子的孤僻心理?

MangoYu 16歲的時候就對這句話報有無限的嚮往了。倒是現在越來越往大齡靠的時候,越覺得這些格言座右銘之類的東西很是虛妄。隱於不隱,又豈是你今天決定吃牛肉那樣的簡單易執行呢。何況現代人即使沒有思考過要不要隱,其性情也是不輕易暴露在外人面前的。說起來,人人都隱於市了。 大隱隱於市就是說有絕世才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