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京劇的新流派就沒有產生了呢?

時間 2021-05-30 14:51:08

1樓:星期五

以前流派是觀眾賦予的,現在呢,誰還敢出頭創新乙個新流派,磚家團隊都不同意。現在就是觀眾認可你是乙個新流派了,演員都不敢說自己是乙個新流派,郭德綱咋挨懟的你們又不是不知道,要不是郭德綱腰桿子硬。。。。。。唉。。。。

2樓:紹簠

流派形成的標準主要有1、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2、一定數量的代表劇目。3、一定數量的徒弟、學生後輩傳人。4、在人民群眾當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1、時代背景是主要原因,梅蘭芳、馬連良那個時代,是百花齊放,競爭相當激烈的時代,在那種群雄競技的時代,才可能出流派。這個有牽扯到很多,當時的社會制度、文化氛圍、經濟狀況都是其因素。而現在的大環境已經十分不同了。

2、演員個人素養問題,看看梅大師、程祖、周信芳等等宗師級人物,各個都是全能型選手,文武昆亂不擋,會的戲連演一年甚至都不會重樣。可是現在的演員素質,大家有目共睹,傳統沒幾齣,新戲沒市場。流派要形成需要鮮明的藝術特色,梅尚程荀、馬譚楊奚……哪乙個不是特色鮮明,而現在的大部分演員都是一條流水線出來的。

3、創作體系問題,人才缺口大,梅蘭芳有齊如山,程硯秋有羅癭公,建國後又有田漢、汪曾祺等等,這些劇作人才,既有傳統文化滋養,又有外來先進文化教育,自身的劇作水平、文化涵養是很高的,而現在不是說沒有這樣的人物,而是這些人不懂戲曲,而是把話劇的東西套上去了。乙個流派的形成需要有相當數量的代表劇目,梅派、程派、楊派、葉派,劇目多得舉不完,而現在呢?只會那幾齣。

4、今日戲迷不是往日戲迷,這當然是指部分,而且無法避免,因為時代在進步,戲迷群體的結構內涵都在發生變化,不知何時飯圈文化滲入,這極不利於流派的形成。我始終覺得戲迷的標準和粉絲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我記得有味大佬說過「我捧你!但你可別把我當外行!

」還有天津戲迷就是戲迷的典範呀!粉絲是一種單向的崇拜、戲迷或者票友是一種雙向的交流。

為什麼在京劇興旺的年代裡,觀眾對京劇的感受力那麼好?

譚劍 京劇動作節奏感強,唱腔有韻味,原生的唱跳一體,還能表達故事情節,資訊要素多得不要不要的。只不過現在的資訊記錄和傳播手段太多了,看戲還需要理解和想象,文臣什麼臉 武將什麼臉,穿的什麼衣,走的什麼步,哪有直觀直接看電影電視好,馬是真的,槍是真的,山是真的。那時候懂戲看戲就跟現在看好萊塢大片一樣。武...

為什麼黑非洲沒有產生偉大的文明

日月007 勉強來說,算是有一點文明吧,參見 href https http www.紀錄片.PBS.非洲偉大文明 已登出 有乙個原因是 非洲太熱了無法儲存紙張 你會發現非洲並沒有自己的語言他們說的都是英語法語有一些也是聯合國幫他們造的 因為非洲炎熱潮濕原始的書寫工具根本無法儲存也就無法傳承知識試想...

為什麼現在沒有人稱呼京劇演員為戲子?

阿朱 過去對戲曲工作人員有偏見,認為是下九流,戲子是輕蔑叫法。建國後上公升為藝術家,可是呢。倒了文革這批人還是死傷慘重,其實從來就沒改變過。 South l 你到底對京劇有什麼誤解?戲子在古代稱優伶 俳優,以聲色娛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而京劇屬於文化藝術行業,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