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中,用禮來約束下人,而對上人的約束僅僅是正己的仁,有沒有像禮一樣的體系來約束上層?

時間 2021-05-29 23:47:15

1樓:徐曉軼

題主的問題混淆了幾個問題:

1、夫子的仁是儒學的核心,是發自人內心的善,當然這個善比較脆弱,有時抵不過威逼利誘,所以要學習、要反省,反覆告誡儒門後進要做君子,要君子終日乾乾,也就是要警惕自己內心的野獸;

2、儒門的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追求大同的手段是仁政,核心是教化,所謂庶之、富之、教之,其實就是想給民眾自己在心理都和君子一樣也加上一把鎖,關住那食人的慾望;

3、但內心的自我約束有時太過軟弱,所以還必須借助外在的力量,在夫子那個時代,夫子限於時代眼光與歷史經驗的不足,選擇了禮,但禮是周初貴族之間比較溫和的統治手段,無法應對複雜與激烈的鬥爭形式,所以後世要雜以法家手段,但必須牢記,手段只是手段,如果丟掉了仁的核心,那就和法家無異了,那就成了偽君子了。

題主看到了儒學器用的不足,其實這很好,在當下這個錯綜複雜的時代,沒有什麼萬能的法門,儒學就只來保守住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守住中中國人的文明底線,激勵中中國人積極進取、堅韌不拔就足夠了。器用方面有法律、政治等等。

儒門君子當懷悲天憫人之仁以勇猛精進之態度行義,但天下大同任重而道遠,你幹完了,那後世人幹什麼呢?所以,放棄開萬世之太平的夢想,踏實進取,做好當下的任務。

2樓:Jerry Feng

1,孔子的禮不是用來約束人,而是用來造就人的。題主的問題存有預設,是知乎很多提問者的通病。 2,禮其實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無所謂「約束」。

如果一定要說約束,也是為了降低社會執行的摩擦和成本,是無分別的「約束」。3,好好讀《論語》,你就會明白,孔子是孔子,儒家是儒家。

3樓:趙宜君

孔子思想對過去可能有積極意義,但對當今可能是一種累贅和負擔,讓孩子們快快樂樂成長吧!簡單就好,別搞的那麼複雜,讓孩子純潔成長!也讓孔老爺在地下安息了!

4樓:蔡子瑞

首先有個兩個問題必須給出界定:1,儒家思想本來就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作用不在於約束上層,而是幫助上層實現對人民的約束。 2,儒家思想對中國大環境的生活觀念有影響,上層同樣置身於其中,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算是對上層的一種約束。

前朝,統治階層以儒家忠孝思想來教化人,使民眾的「忠君」成為一種道德自覺,以刑為輔。儒家堅持民本思想。孔子的政治主張是君主制,他認為忠君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君要對民施仁政,要愛民,與民同樂,以民為本。

並認為要做到仁,最重要是忠和孝,所以歷代皇帝無不倡導「孝治天下」。通俗的解釋就是,皇上要自己先忠孝,百姓才能相信你仁。 所以在儒家的思想中,「仁」「忠」「孝」,三位一體,這本身就是個道德體系,即使皇帝也身處其中,受到制約,只是沒有刑法而已。

孔子的治學思想有哪些?

阿西吧 有教無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大huge大Giant儒 有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庸 說,賤民也可以成為君子的,只...

孔子克己復禮的願望實現了嗎?

維修工人李 中國古代的歷史,就是儒法鬥爭的歷史,就是進步的法家路線和保守的儒家路線的鬥爭。克己復禮,復的是什麼禮?當然是周禮。孔丘自己說過 周鑑於二代,吾從周 雖萬世可知也 可見,孔丘的政治理想就是在 禮崩樂壞 封建制逐漸取代奴隸制 的時代,將上層建築倒退回奴隸社會的西周去。在諸多國家中,只有秦國拒...

為什麼那麼多人推崇孔子?我們的思想超越孔子了嗎?

某某 這事兒跟思想有關係嗎?為什麼推崇?很簡單 恰飯唄!連女德班都能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蠱惑人心,孔子能跑的了?我們的思想超越孔子了嗎?親!這邊建議您多多了解下馬列主義,還有教員的所有著作,還有什麼叫做科學發展觀。不要站在後來者的視角故意去貶低孔子,在那個時代他也是有貢獻的,有時候想想像這種歷史人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