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中庸之道」的說法是孔子思想嗎?

時間 2021-06-01 02:23:08

1樓:痴燕客

中,週以察物曰中。不管歷史上各路名家怎麼解釋,中庸之道其實就是古代先賢認識到的乙個樸素道理:身體力行。用現代話說就是理論聯絡實際

2樓:宛若新衣

先寫一點。

當然了,首先《四書章句集注》只能借鑑。在訓詁態度上,朱熹是很沒原則的。如果把朱熹的訓詁奉為圭臬就emmmm了。

《中庸》一文,與其說是對孔子的「道」、對儒家之道、君子、聖人之道的總結,不如說是昇華

中庸裡面,蘊含了儒家嘗試用聖人之道解釋「天地萬物之道」(世界觀),譬如: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注:這一句十分十分重要。道出了格物致知的本質。未完

3樓:大huge大Giant儒

肯定是啊。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君子要好好的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如果你窮,你就應該窮一輩子,別想著發財,這樣子,你就是君子了。比如說秦國百姓,要什麼軍功爵,那是會失去當 「君子」的機會的,所以可以得出結論「秦國沒有君子」。

在上位的人,想了想,我還是更願意欺凌下位的人,不當君子了,過得更好,反正我的爵位是世襲的,又不會丟掉。

我知道當代的儒生要取笑我的智商了。

4樓:Constantine

題主你對「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有所誤解。

為什麼《中庸》開篇講道,然後就講中和?那道和「中和」有什麼關係呢?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生萬物,各有性質不同,將這些性質統合起來的就是道,學習道就是教(育)。是不是非常唯物呢?所謂道,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就是事物的性質和規律,這一點在中國古代的很多文獻裡都能得到佐證。

給「道」下了定義,馬上就開始講「中」,《中庸》的作者是跟喜怒哀樂這些情感過不去嗎?不是的,而是這些情緒如果不「中節」,就會妨礙人近道,說通俗點就是妨礙人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孔子評價《詩》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實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樂也罷哀也罷都有個限度,不妨礙人理智地處理事情。這就叫中節。

再看看朱熹對這一句話作的註解:」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

「,為什麼朱熹不說」其未發,性也「,而說」其未發,則性也「?就是因為這個」則「字,是遵循的意思,喜怒哀樂這些」情「,未發的時候,就能」則性「,聯絡《中庸》前文對於」性「的定義,那不就是」遵循事物的性質「的意思麼?然後朱熹又說:

」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也就是說,什麼叫」中節「,就是情緒走得正,不乖戾,(不乖戾就不會被情緒所左右),這就叫」和「。」和「在古文中,往往是」和諧「、」諧調「的意思,而在此處,確然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人的行為符合事物的規律,就叫和。

搞清楚了這句話的意思,你是不是覺得《中庸》說得非常對呢?乙個人就算對於規律有再深刻的認識,被情緒一激,也容易做出糊塗事來。管理好情緒,才能好好向道。

這個意思同樣能從《中庸》和《論語》的原文中得到佐證: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假若」中「是沒有喜怒哀樂的意思,那麼,為什麼孔子不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卻要多說一句」得一善「呢?

明顯的,顏回並不是拳拳服膺於「喜怒哀樂未發」,而是拳拳服膺於「善」,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得「善」、行「善」。而結合前文,中庸明顯的並沒有強烈的道德意味,「善」在很多時候,就是「好」的意思。顏回所得到的,不是道德上的善,而是他知道了怎麼做合適。

與廣為宣傳的儒家「守舊」不同,《中庸》是提倡與時俱進的。「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遵守事物的規律,避免情緒化影響理智判斷,與時俱進——題主你品出點什麼味道來了沒?

這才是《中庸》被稱作「儒家心法」的原因

5樓:鯤鯤

其實孔子最後可能還是更認同中庸。孔子從禮樂始,進於仁,最後歸於中庸。

中庸不同於現在流行的認識,不是折衷主義。中庸已經是在論述最根本的生命意識了。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幾句話已經是對根本性的生命意識的闡發了。因此中庸是超越於仁的,孔子思想中仁是很關鍵重要的概念,但恐怕仁並不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按照我的理解,君子應禮樂隨身,不離於仁,但這只是對君子的要求,如果要求更深入的思考和提公升,那就必然是中庸。

我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個比方主要是為了理解,我並不認為兩者有共同之處。比如儒家的禮樂就好比佛家的戒律,儒家的仁就好比佛家的慈悲,這些都很重要,但佛家最終極的追求恐怕不是慈悲而是解脫;同理,儒家的終極追求可能不是仁而是中庸。

追求中庸之道並不是要無視禮樂,也不是說可以不仁。而是說中庸屬於超越性的,根本性層面的追求,而禮樂,仁還是現實性的成分更多。在追求中庸的過程中方法是什麼,是至誠。

唯有至誠能達致中庸。我目前能理解的是以至誠達中庸,中庸之道沒那麼簡單,只有認真生活和思考,才有可能真正明白。

我對中庸的認識也只能到這一步了,有了對中庸的大概了解對《論語》的有些篇章也才能讀的通。《論語》固然主要圍繞禮樂和仁,但其中流露出的一些思想用禮樂和仁是解釋不通的,用中庸就好理解了。

孔子晚年可能已經歸於中庸了,中庸是對生命意識的根本性超越性的思考與闡發,但由於文字的原因,後世對於中庸的解釋都不太通,我目前能理解的是中庸是一種通過至誠的方法達到的狀態,這種狀態超越了仁,當然更不是不仁,是生命,是人生本應有的合於道的狀態,是不能從生命中剝離出來的真實的應有的東西。

6樓:小錦蓮蓮

有人說中是太極的化形,一陰一陽謂之道。

喜怒哀樂對應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我不覺得朱熹解讀如何如何,我只覺得你的解讀帶有太過濃郁的個人情感色彩,沒有去想別人為什麼這麼說,反而咬文嚼字遷移作者原意。

7樓:

是,那中庸之道其實本來就是那孔子的思想呀!啊!. 。

這是因為那中庸之道其實本來就只是那孔老夫子先生他老人家思想中的那兩大核心之一――周禮的形式外在化而已,僅此而已罷了呀!啊!. 。

8樓:晦明

亞里斯多德也說過。詳見《尼各馬可倫理學》。所以,我的意見是,「中庸之道」是天地間本來就存在的,誰都可以發現。只不過你先發現就你先命名而已。

上面的回答是針對主問題而答。下面針對題主的附註做一些簡略補充。

不必糾結「中庸」是「道」還是「德」,重要的是把握「過和不及的中間態」。

有句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就是「養兵千日」;「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用兵一時」。

喜怒哀樂都屬乎「氣」,修養時為「中」氣,發作時為「和」氣。

誠實面對自己,多做情緒方面的「自覺」「自省」功夫。就是這樣。共勉。

如何解釋儒家的「中庸之道」?

李澤志 無為 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當做的便去做,不當做的便不去做。中庸 也並不是只取中間,而是不偏倚不執著。無為 和 中庸 的關係就如同 形而上 和 形而下 的關係一樣。知至則意誠 了解了這一點,就能明白 知行合一 無為 其實也就是 中庸 了。 周佑衽 此中庸非彼中庸。中庸是告訴你,水滿則溢,月盈...

老子的守中與儒家的中庸之道一樣嗎?

清白 不一樣。道德經 第五章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裡的 守中 其實是無為。老子認為天地之間事物的運動變化自有其規律,不能人為的去擾亂它。老子見風箱中空而鼓動必有反力,愈鼓動而風愈大 當時人是不知道空氣的存在的 天地之間也一虛空,愈鼓動而愈亂,所以不如守中不...

孔子的有教無類,在當時是很先進的說法嗎?

有教無類講的是不論學生的出身,孔子都教,打破出身論,自然是很激進的說法。當然了,孔子的有教無類不是說什麼人都教,腦子愚鈍不開竅的,孔子也看不上 元本初 嗯。開創了私學的先潮。在西周時期,只有貴族才能受教育,原因有很多,比如教材短缺,經驗積累少,行業分工不明顯,社會階級的分化等等。但貴族壟斷教育也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