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在把平權和女權混為一談?

時間 2021-05-06 00:28:12

1樓:菠蘿小子

正好看了一場2020新國辯的複賽,辯題和此話題有點關係(只是有點關係,並不相同)。

其實都有道理吧

先明確,最終目標是平權/人權。

那平權的一方自然能立住,那是最終目標嘛。

女權方:當下的現狀是女性受到壓迫,這是有各種資料可以作證的(出生、就業、讀書)。那自然就是政策和資源要向女性傾斜。

平權方:女性得回本應得的,這是平權,不用女權。

女權方:人們並不知道,女性本應得的是多少。矯枉難以剛剛好正,那就只好過正再往回。所以現階段就是要女權。

平權方:縱向切分加劇矛盾。底層的男性怎麼辦?而且放進社會的性別議題已經不是二元性別的事情了,強調男女會忽視性少數群體。

女權方:在BLM運動的時候喊ALM就是在攪混水,導致話題失焦。

其實都還可以再攻擊和再回應。重點還是關注內涵而非名稱吧。如果你說的女權是那種女性至上的女權,那也沒什麼好談的,唾棄唄。

2樓:

其實這主要是概念不對等的問題

在我們大多數的語境中女權指的是女權活動是為了爭取女性權益的行為屬於動詞

而男權則往往指代的是男性權益是名詞

在明確了這一前提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來看下所謂的「男權社會」問題

事實上男權社會並不只是靠一代人或近幾代人就能形成而是全人類進化過程中可謂必經的乙個過程

早在人類還處於原始時代由於男性的力量性普遍高於女性更容易完成捕獵和守衛行動因而更能夠讓種族完成延續

那麼既然男性的力量優勢不明顯同樣的工作男女都能做也結果差距不大那憑什麼在最終的利益分配上不是能者多勞而是男女有別呢?

3樓:318號公路

田園女權是女權的對立面!

田園女權是女權的對立面!

田園女權是女權的對立面!

女權,追求的是男女平權,解放女性思想,拒絕社會對女性的歧視

父權(也稱男權)是指要求男性主導社會,男性處於支配地位

雖然女權叫女權,但追求的是平權,是平權的一方面,一部分,和平權沒有衝突的地方

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我想表達的是:我們不僅追求女性的社會權益(如自由生育權,女性參政權,拒絕性別歧視等),也在追求社會對女性的尊重,女性自身思想的解放。

我同樣反感婚姻中男性買房,支付彩禮,男性支出大於女性支出等行為,我們的對立面試父權制和中華田園女權,真正理想的愛情和婚姻是《致橡樹》中相互尊重,平等恩愛的形象,以樹的姿態站在他的身邊,而不是攀附他的小花

下面是一些關於女權的題外話

而女權與田園女權的區別也在於她們的需求,以及她們是基於什麼提出的需求,田園女權的要求非常苛刻和不近常理,追求的並不是平權,而是女性為主體的不平等社會,這是基於自己的私慾而提出的要求

女權的要求是社會平等,包括

女性與男性平等權利

不弱化歧視女性,不物化女性

對待女士要有與男士相同的尊重

使女性承擔與男性相等的社會責任(甚至對女性的「憐惜」如女士優先等條例都會引起女性的反感,這本質上是對女性的弱化)

其實女權主義者大多會為男性鳴不平,因為女權主義者認為男性不應該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和家庭責任。女性應該與男性共同承擔社會責任,她不是你身後的人,而是與你肩並肩的同伴。

4樓:加拿大哲學系瘋子

我在加拿大學哲學,我來談談。

先說答案:不要天真地以為「平權」就一定先進,一定正確。一切只是人性的無解和資本的運作而已。「混為一談」去目的是幫助資本增值!

細節如下:https://

zhuanlan /p/77296206

5樓:

因為真正的女性權益本就是平權。

只不過有些人信了田園女權那一套……可見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不是人人都有。

至於為什麼……

因為當初是女性想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是建立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基礎上。女性提高了地位,其實也就是和男性平等了而已。

女權講的是自由,講的是給女性各種各樣的機會。同時講的也是讓男性能從那些被賦予的「責任」中解脫出來。

女性不應該只能相夫教子,她們同樣可以專注事業。與此同時男性不應該只能頂天立地養家餬口,他們也有權利做家庭煮夫。

這才是女權。只不過最早提出這一思想的人可能是女性罷了。

6樓:大大

真正的女權主義其實就是平權,因為最初是由女性提出追求平等權利這一主張,且支持者以女性為主體,所以叫做女權。

同時,女權主義在追求權利平等的同時也認同義務平等,你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弱小殘缺而在各方面得到特殊照顧,但這種照顧絕不應該源於你女性的身份。

以上,是我最開始了解到的女權主義,在我看來,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是值得被尊重的人,她們懂得權利與義務平等的道理,也願意接受隨著權利一塊到來的義務。

但很可惜的是,總有那麼些人,她們或許是被女權二字的字面意思所誤導,又或許是出於私慾的追求,直接把女權主義宣揚為女尊,只一昧的要求權利,卻從不履行義務,成功的敗壞了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們的名聲。

7樓:

因為田園女權把女權名聲搞臭了

現在自稱女權的,一百個裡面能有五六個正常的,不雙標的,不仇男的,真正支援性別平等的就很不錯了,大部分都是一群看起來不怎麼正常的生物,國內的一口乙個屌癌,國外的直接裸奔

既然名聲臭了,那自然要再找一塊好看的遮羞布了,於是她們就開始來汙染平權兩個字了,一邊發表著仇男言論,一邊宣告女權即平權

8樓:龍忠威

多去看幾本書就行了,這都是很專業的問題。專業的人士說出了專業的話,但普通人以為這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然後就開始胡思亂想了,自大的人還隨意曲解進行傳播,然後以訛傳訛。

9樓:light

女權是平權,是因為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就是在追求平權。

為什麼覺得女權不是平權,是因為拿男權當平權的人覺得自己不能再趾高氣昂,又蠢又壞地抹黑罷了。

10樓:Leen

女權的起源就是婦女解放運動,外文叫woman's rights。就是主張讓女性跟男性一樣擁有同等的社會權利。

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女性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法律地位,都比不上男性。在這種背景下,女權運動確實可以說是平權運動。

時至今日,詞還是那個詞,解釋這個詞的人和利用這個詞的人可就不同了。至於有沒有妖魔化和片面解讀就要放到具體的場景中了。

11樓:達拉崩吧

已經有人迫不及待地拋開一切偽裝了。

追求利益

某些人都承認了

還有什麼可說的

她們的意思就是

以為自己可以和男性一戰了

女性選擇不要臉

想過沒有

男性不要臉的時候有多恐怖

她們沒有想過

分分鐘打殘她們

她們還活著是因為男性還很克制

然而她們以為這是自己強大了。。。。

她們就跟棒子一樣

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12樓:凌晨一點

根源在於:

現代社會,男人掌控的社會資源遠大於女人。這導致了男權在不受法律和道德的偏袒的情況下依然大於女權。

於是,加強女權就是向平權靠攏,加強男權卻會使差距變大。

「婦女能頂半邊天」是乙個很樸質的想法,就是女性也參加勞動,然後獲得和男性一樣多的領導席位,科學家席位,企業家席位等等具有真正資源分配的權力,從根本上改變「男強女弱」。但是這條路是很難的。。

13樓:混沌

我覺得男女不可能平等,總不能男人懷五個月孩子,女人懷五個月吧。而且女人懷孕生孩子事業會受到影響,男人不會。所以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有一定的道理。

當然現在不可能女人在家照顧一家老小完全不掙錢,這樣也不好。我覺得女孩子最好有乙個穩定有編制的工作,能同時兼顧家庭才好。在外有工作,在家帶孩子照顧老公老人洗衣做飯做家務,讓另一半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掙錢就行。

14樓:我要起飛

什麼是平權?就是權利平等,注意平權這個詞和平等不同,平權支持者只想要權利,義務不談。

當下田園女權也是只強調提高女性權利,閉口不談義務。

這兩個會混淆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15樓:「已登出」

作為乙個女性,我也很懵逼。

平權就好好叫平權,為什麼要弄出來乙個新詞呢?所以我一般不會跟別人說我是女權主義者,一般都說自己是平權主義者。

16樓:飛飛飛

樓主啊,大家都很忙的,哪有時間來論證平權和女權。不要說外人,想必你們內部也有某些人對於兩者區別也很模糊吧,因此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們平權主義者和女權主義者進行一場大辯論(純理性,純理論),這樣外人和內部的某人都會有很清晰的認識。即使你們平權主義者不願和外人衝突,至少在內部進行思辨運動,這樣外人就會有清晰的認識,思辨運動辦的好,還會增加外人的好感,可能就會有不少人加入你們平權的行列來。

以上的方法都比你在網路上哭著說自己的平權主義者來的有用一萬倍

17樓:

男權女權是翻譯的問題,父權主義被翻譯成了男權主義,女性主義被翻譯成了女權主義,然後長時間使用約定俗成。

跟女性主義對應的男性主義是真正的平權,男性主義反對父權制對男性的壓迫,反對對男性的刻板印象,提倡性別平等,提倡性取向性別認同自由。

但是男性主義會被田園右們扣上女權的帽子,於是無論男女,平權就只剩下女權了。

18樓:猴子抱走雞

首先我們對乙個問題達成共識,正確的女權應該是追求女性應有的權利,而不會要求特權。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女性都被歧視或者隱性歧視(比如覺得女孩子學習好是因為心靜,男孩子只要肯安心學習就一定學好,到時候女生就考不過男生了),甚至於在現在這種隱性歧視也並沒有完全消失,而且很多人歧視而不自知。女性渴望被完全平等的看待,於是追求女性權利。

男性也並不是完全的獲得了所有權利,但是很多情況下相比女性還是有一些優勢的(有許多資料表明女性在很難晉公升到高階的崗位,因為有一種偏見是覺得女性過於感性無法做到理性工作)。當然,不是說男性不會被歧視或者隱性歧視,只是相對來說,同樣一件事社會對男女的容忍度其實並不相同。

至於將男權和父權混同,其實和大家把女權把女權和田園女權混同的原因差不多,我就不贅述了。

總之,如果是在現在的社會背景條件下,大家混同女權與平權,其實更多的是為了通過追求女性權利來消除不平等,從而達到平權。如果真的是女性權利大於男性權利,你猜現在追求男性權利會不會被賦予追求平等的地位呢?

19樓:Choccy

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平等的權力對應平等的義務。

女性追求平等的權力沒有錯,這個時代也需要女性追求自己的權力,但是追求權力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只要求權力而不願承擔義務是一種暴力。

某些國某些顏色、信仰的政治正確問題也是一樣。

20樓:四葉囈語

個人不太認同任何女權的說法

女權是為女性徵求權益,有管中窺豹之感

綜合審視男權女權,平權主義才是好的

但男女有別,不能完全平權

動態平衡才是才是極好的

當然,動態平衡是指

權利與能力對等,能力與責任對等

為什麼現代人那麼喜歡把生意和人情混為一談呢?

Medesoid 抖個機靈 因為在轉型期,像以前只談人情辦不成事兒了,還得談生意。市場經濟會不會讓人情變得淡泊?為什麼越是大城市,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冷暖越淡薄? 沐子塗 寧可涇渭分明,也要少欠人情債。不要一時貪圖小便宜,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合作夥伴可以有,但面對別人刻意的接近只能做好防備。就憑我們這...

為什麼會有人把家養貓狗和虐待動物混為一談?

風言風語 為了故意混淆概念,為虐待動物開脫。這些人說人飼養動物就是虐待,不管目的是作為寵物還是生產肉製品。一邊內心目的惡毒,一邊又用極端聖母思路,給我看笑了。理由無非是 這些動物為了人的私慾而活,從出生就被決定命運,太慘了,這就是虐待 人類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自己是不是被更高等智慧型的生物操控飼養,...

手辦和盲盒可以混為一談麼?

丸子早上好 手辦和盲盒不能混為一談。儘管手辦與盲盒有眾多相似之處,廠商 使用者重疊度較高,但兩種商品的商業模式並不相同 手辦專注於核心使用者,而盲盒使用者層級更泛。手辦是深度粉絲會購買的商品,粉絲在對 IP產生強烈的情感聯結後,虛擬的形象無法滿足會尋求實物支撐,手辦力求栩栩如生,溢價較高。盲盒是更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