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爾的「先驗自我」和笛卡爾的「我思」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時間 2021-05-14 15:45:30

1樓:小說讀者

我對胡塞爾的先驗自我,不熟,但我建議不要把胡塞爾和笛卡爾聯絡起來,雖然胡本人喜歡拉笛卡爾,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哲學家,胡塞爾基本就是反科學的,如果我們說笛卡爾是科學的。

2樓:楊思基

大文章,估計可寫成巨著,西方哲學的巨擎們總是能搞出叫人想要頭撞南牆的問題。

搞簡單點,我也只能搞些簡單的玩意:

哲學的宗旨不外乎就是要搞清楚、搞明白世界,追求確定性、確然性。

笛卡爾提出乙個『我思』作為一種明見、確定,藉以在大可懷疑的世界上立住腳跟,胡塞爾很同意這個做派、或這個路子,但也有諸多的不滿意,其區別我也賴得絮叨,隨便查查都有。胡塞爾就提出了他認為更全面、更哈皮的『先驗自我』。

看其兩人的關鍵、核心之處,不管是『思』還是『先驗』,說的都是知、知覺,但其主體卻都是『我』,這是兩人的共同混賬之處:是因知而立我?還是因我而有知?

兩人在字面上都在和稀泥,但從兩人都以『我』作為主體而成為給世界立法的中心看來,『我』是主詞、主體、主宰,而『思』、『先驗』等等明證『我』之確立的感知過程卻是個用後即拋的拐棍。

因此兩人展望世界的圖景都是這樣的:

這個客觀的世界,……是從我自身中,從作為先驗自我、作為只有借助先驗現象學的懸擱才會呈現出來的自我的這個我中,獲得它每次對我所具有的全部意義及其存在效果的。

或:不僅這個世界的自然存在,而且整個客觀世界的意義,都是因為有了自我才有效。自我是一切意義的賦予者,世界從而成為我的世界。

究查他們的差異和共同之處很有趣,也很煩心,而我更感興趣的是給他們兜底、給他們搽屁股:

『我』是基於一系列的感知、知覺而確立的乙個範圍、範疇,『我』就是某種感知形態,知即主詞、主體、本體、先驗之處,而』我『只是知的產物,先有知、後有』我『。

知,故我在,故世界在。或:知,故世界在,故我在。

我與世界都是在知中顯現、見證的,知是最基本的確定性。

康德是怎樣反駁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

哲學為何p開頭 1 純粹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理性反駁理性 rationalism 主義?2 上帝反駁說,愛上帝的不是人,而是心有理性才能愛上帝。 Asylum 說些可能算是題外話的東西。這個問題另外一位答主已經說清楚了,但是今天我們已經不再從形上學上去研究這些是非對錯。...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用佛教術語說就是「常思想蘊是真我」嗎?

河流裡有水,河裡有河。參考羅素集合論悖論。河流裡有水。流水本身就是河流,不存在額外的河。河流裡有水。河這個名字是令我們知道某流淌的水流,流水則是我們所知的意義。河流裡有水。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流水是各種原因與條件組成的,是無常的,變異成水蒸氣或者流向大海的。而 河 僅僅是名字,不參與變異...

休謨懷疑主義和笛卡爾普遍懷疑的區別是什麼?

楊思基 抱歉,這樣的具體知識題我做不了 也賴得做,估計網上材料多的是。但我對哲學裡的 懷疑 話題有興趣 懷疑或懷疑一切是可以的,也有人提出過 懷疑一切 的口號,但 懷疑 狀態本身是靠什麼確立的 是如何逃脫被懷疑的?或這麼設問 憑什麼說世界上有 懷疑 這個事情存在的?比如你說你在懷疑什麼什麼,你這是憑...